走向復元之路─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14,2014走向復元之路
走向復元之路
風信子協會從93年起,在新竹縣新埔鎮的一個小山丘上與精神疾病朋友一起栽種有機蔬菜,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選擇以工作作為一種生命的實踐─「帶病生活、帶病勞動」,共構一個講求【關係】而非【服務弱勢】的協會。「深深相信」精神疾病朋友蘊含的勇氣與能力是我們彼此協同行動的基礎,透過勞動與創作讓一般大眾能有機會靠近與理解精神疾病朋友特殊的強韌生命。
和精神疾病者的關係,不同於一般的精神安置機構,這裡沒有那麼明顯的“專業人員v.s.個案”的位階差異。我們透過文化、藝術、種植,重新認識建構社會一般大眾對精神疾病者的認知,開創「平等、包容、多元」的空間,打破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1996)給社會心理、精神復健的定義為:「社會心理復健是一個促進個人盡可能在社區獨立生活的過程,它涉及增進個人的能力與改變其環境,使有精神疾病者能夠創造更好的生活;社會心理復健的目標在達到個人與社會的最佳功能,並且減少失能、障礙與壓力影響個人的選擇,以使其能成功地生活於社區。」(Anthony et al.,2002,p.102)。
復元的概念於1990 年在美國開始提出,並且蓬勃發展。根據Anthony et al. (2002)的定義,復元乃指個人在:「一個改變態度、價值、感受、目標、技巧、或角色的過程,無論疾病所造成的限制是否存在,個人能夠超越疾病,過著滿足、有希望、又有貢獻的生活」。復元非指涉及一個最後的結果,並不意味「治癒」,而是更深沉接受其限制,並且含有希望意義的灌注,個人知道即使受苦,內心仍有平安,並且理解痛苦將會引導他邁向新的未來。「復元」(Recovery) 是一個嶄新的精神康復概念,目標是促進精神病康復者的全人健康,達至超脫精神病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並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Davidson et al.(2006)提出「復元」與傳統的「康復」在定義上有許多不同之處:復元有幾個特點:
1.著重於能滿足全人生活
2.個人化的目標及過程:認識和建立自己獨有的特質、能力和興趣
3.復元者主導
4.著重復元者、家人和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
其目的是要讓生病者
1.獲得新的經驗和身分
2.接納自己並重新認識自己
3.克服逆境
而康復的概念:
1.著重維持或是提昇日常生活技能
2.符合社會定義:能自我照顧、經濟獨立、定時服藥
3.由專業人士主導
其目的:
1.回復原本狀態
2.消除病徵
因此我們深刻理解,「復元」是一個過程、它不是要求疾病者回復到他未生病前的樣子,而是一種重新面對生活方式、是一種態度、是面對每日挑戰的方法。協會期望在協助精神疾病者發展復元歷程的過程裡,慢慢的開始發展個人述說、人際關係、助人的能力,重新理解,勇敢面對往後的生活,並能因而改變自身與身處於中的社會環境。
現代化精神醫療專業上想要追求的是「知識,權力,專家位置」,而後現代精神醫學首要追求關注的是「意義,關係,價值」。 過去對於(加)精神疾病瘋狂( madness)的想法,都是獨自思考(monologue)沒有對話性(dialogue ),用「病人沒有病識感」這句話,就強烈的讓資源使用者感到無力( disempowering service user )。然而,後現代精神醫學在意的是要找出義意性( meaning),顯著性(significance ),價值性(value )。對於診斷變得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反而著重在探索的過程中,診斷變成只是一個過程,一個由專業人員和病人共同探討自我的過程、探討病症的過程。
主流的知識和精神復健對於精神疾病朋友而言有一定難以接近的程度,可能並不能有效的協助精神疾病朋友達到「復元」的目的。然而協會透過敘說團體,亦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敘說概念發展出協助精神疾病朋友實踐「復元」的行動,在這些過程與經驗中,從精神疾病朋友身上我們看見了”質”的改變,看見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在詮釋生命,有了不同的人生意義。協會也持續的幫助他們適應社區生活、立足社會、重新找到他們在生病後「復元」的動力及能量、獲得冒險的勇氣、重新給予生命新的價值與意義,並強化他們能為其他隱藏在社會不願走出的病友服務、提供互助的成長、走向復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