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耕‧食 共同體
報主: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創刊日期:2012-08-15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686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耕‧食 共同體報
人‧耕‧食 共同體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耕‧食 共同體
發報時間: 2013-11-04 16:00:00 / 報主: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本期目錄
農場夢之22   菜還用種嗎?
農場夢之23   對話──地瓜要怎麼種?
為老農立傳徵稿
我常常的享受各種美食,這是千千萬萬和我父親一樣辛勞的農民所生產出來的食物,希望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能記得這些農民的辛勞付出,及向天學習得的生命智慧,讓我們用文字、用影像等方式,來感謝他們的辛勞!來瞭解他們的生命也歡迎你(妳)一起來記錄!       

朝祥于山城發聲工作團隊   請將你的稿件寄到
guevara4900@gmail.com 在主旨上註明:為老農立傳
徵人耕食志工
徵求認同「扶助農民,消除盤剝」、「讓
消費者獲得合理價格」、「降低食物里
程,愛護地球」這三大理念的熱心人士
,加入我們的志工。

身為人耕食志工,我可以做什麼?

訂閱人耕食電子報;

將人耕食電子報與網站的文章,轉載
於你的FB、部落格,或者將網路文章
寄發給你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得知
相關訊息;

召集親朋友好友、厝邊隔壁擔任人耕
食直銷志工;

投稿人耕食電子報。

聯絡方式

fpccgoaway@gmail.com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農場夢之22   菜還用種嗎?

 文/施朝祥

 
  十月二十一日參加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舉辦的感恩活動。這個協會我比較喜歡稱為「部落廚房」,是從九二一大地震後就認識的朋友,也算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可以說是地震介紹的朋友,九二一大地震後,認識了很多因地震工作而認識的朋友,只不過還在努力找方向的人已不多了!
 
農場夢之22   菜還用種嗎?
  這場感恩活動中,最令人矚目的算是野菜介紹了。在餐點活動中,除了竹筒飯、小米醃豬肉等常見的食物外,最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野菜了──恰查某(鬼針草)、飛機草(昭和草)還有一道沒上桌的黑鬼仔菜(龍葵)。他們的幼苗、嫩葉都是一道可口的野菜,和茼蒿菜一樣有種特殊的氣味,入口味道微苦而後甘,很令人懷念的味道。
 
  這些野菜在市場中反而買不到,而且阿凱說:「小時候常看到的黑鬼仔菜,現在都不見了,好像是被農藥給毒死了。」
 
  我向建治抱怨說:「我把整園子的野菜耕除,然後再種上花椰菜、空心菜、包心菜……..那我在忙什麼呢?我就吃野菜、賣野菜就好啊!為什麼要這麼耗工地去耕作呢?」

  建治補句話:「對啊!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奇怪呢?」
 
  在市場中的菜看似豐富且多元,但其實有很多天地間自然生長的菜,我們已經不太食用了,這是為什麼呢?
 
 
農場夢之22   菜還用種嗎?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如果您支持我們的刊物,我們感謝也歡迎您定期小額捐款

戶名:台灣新社會協進會

郵政劃撥帳號:22464246 (或者您可選擇郵局帳戶定期自動小額捐款

 

農場夢之23   對話──地瓜要怎麼種?

    文/施朝祥

 
  在農場中的紅土,是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不知道要如何種植作物。
 
  許許多多的人給了不錯的意見,聽完這些建議後,發現是一場新的災難,本來單純只是不知要如何種植罷了,現在完全荒了手腳,更加茫然不知所措,茲錄幾則以供參考。
 
  甲農民說:「這地許久以來沒有耕作,因為地瓜是旱作,所以要先淹幾天的水,把旱作的害蟲都先淹死再種植才好。」
  乙農民說:「這地許久以來沒有耕作,所以不會有什麼害蟲,直接耕作就可以了。」
  丙說:「這水位高於田,用虹吸原理的連通管就可以把水引進田裏。」
  丁說:「依我和水打交通一輩子,用掉數十顆馬達的經驗,我拍胸脯打保證,這水你一定引不進田裏,一定要用抽水馬達才能,而且馬力要夠。」
  戊說:「你這地瓜這樣種不可以,來示範一次,看好,把一支條放下,用旁邊的土培土,再用腳大踏三下,這才會長得好。」
  己說:「這一次用三支條,太浪費了,而且依學理,這樣會搶土地中的肥份和陽光,這樣長得不好看,全陪拔起來重種才好。」
  庚說:「我小時候的經驗……」
 
  在這雜七雜八的意見中,種地瓜一事還是不斷地前進著,如果有一點理性的話,大概很難接受這樣的情境。
  
  在淹過水後的紅土,阿英姐開始種植地瓜,紅土的特性是不聚合,乾土時非常硬,但濕土則非常鬆軟,腳踩下去馬上陷入土中拔不出來,好不容易拔出來,整支腳都被紅土裹覆。阿英姐邊種邊呪罵,為什麼先淹灌呢?這樣要如何工作呢?
 
  那天種完後,阿英姐的腳極為酸疼,整夜睡不著,半夜又加了半顆藥才安然入眠。
 
  凡事無所謂的阿凱,主要負責水路,也種植地瓜。阿凱則無所謂,紅土不好工作,就種植慢一點,反正務農是要在身心娛悅的情況下種植就是了。
 
  隔日,老張也到農場種地瓜,老張考慮到水源不足一事,想起中國北方,把菜種在菜畦谷底,如此一來可以讓旁邊的土壟幫忙涵養水,於是把地瓜種在土畦的壟腰,為了防止腿陷入紅土中,用跪在壟頂的種植。
 
  在送阿英姐的回程路上,阿英姐說:「小時候在八里份幫姑姑種地瓜時,也是用老張的種法,那時八里份的山上沒有什麼土,也沒有水,所以就用直覆土,等地瓜長大一點,再覆上一層土,如此往覆直到地瓜採收。」
 
  阿凱則說:「小時候也都是這樣種植,可是如此種植的方法,非常耗工,現在工資貴,根本沒有人願意這樣種植,所以才會直接培土挖洞,再把地瓜種下去。」
 
  在同一塊地瓜園中,至少有六、七種種法,整片園子看起非常不整齊,有種在菜畦上的、有種在壟腰的、有種在壟底的、有種一支條的、有種多支條的,沒有一種數大就是美的美感,反正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對的,那也沒有什麼不好?
 
  氣概英雄的阿英姐說:「我倒要看看誰的好?」
 

 

  多元的對話與尊重,大概就從這地開始吧!
 
 
推薦訂閱
台灣光華電子報-社區重建,青梅產銷——2021擁抱小林新故鄉(2013/10/30)@【台灣光華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第79期】抵達不了的地方,就讓靈魂一起出走吧。@【黑潮電子報】
轉寄『菜還用種嗎?』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