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勇的六輕治理政見『兌現進度表』─自從六輕來了─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8,2024近期六輕新聞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26日電)雲林縣長李進勇今天指示成立談判小組,與六輕協商訂定「環境保護協議書」,共創官、民、企三贏。
李進勇表示,雲林的土地與人民要和企業建立友善關係,責成縣府秘書長成立談判小組,積極推動與台塑六輕協商訂定「環境保護協議書」,共創縣府、人民與企業三贏。(閱讀全文)
2014-12-27
〔記者鄭旭凱/麥寮報導〕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因血液中硫代二乙酸(TdGA)濃度較鄰近學校高,本學期遷往校本部就讀,近來學生及家長紛紛探詢,表示希望下學期返回分校就學;但縣府教育處坦言,學生暫時「回不去了」。
硫代二乙酸是第一級致癌物氯乙烯(VCM)在血液中的代謝物,八月間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報告指出,與台塑六輕距離最近的許厝分校,學童血液中的硫代二乙酸濃度較鄰近其他三校高,九月一日開學時,七十四名學童被迫遷到橋頭國小就讀。(閱讀全文)
李進勇的六輕治理政見兌現進度表
李進勇的六輕治理政見兌現進度表
分類
|
李進勇選前承諾之六輕治理政見
|
兌現時程
|
兌現進度
|
總體
原則
|
1. 推動制定中央及地方『石化產業專區特別法』,加重罰則。
|
?
|
0
|
2. 雲林縣任何的政治人物都必須和六輕『劃清界限』。
|
?
|
0
|
|
空污
治理
|
3. 以乾淨燃料替代高污染燃料,雲林縣內電業禁燒石油焦和煤。
|
?
|
0
|
4. 加嚴VOCs(揮發性有機物質)的管制標準。
|
?
|
0
|
|
工業
安全
與
勞動
安全
|
5. 要求六輕各廠內所有儲槽、生產管線及設備元件,全面公開檢查、汰舊換新。
|
?
|
0
|
6. 國家的特許,要有國家級的監測,做好國家級防災及監控相關工作,成立國家級石化監測及應變中心。
|
?
|
0
|
|
7. 要求雲林長庚紀念醫院補足「醫事人力」及「醫療設備」以達到400床的區域級醫院,設置「燒燙傷加護病房」。
|
?
|
0
|
|
8. 成立勞工安全檢查小組,未來要增聘勞動檢查員的數量和提升檢查的頻率,落實嚴密的勞動條件檢查機制。
|
?
|
0
|
|
9. 推動修訂勞基法第84條之1的規定,推動建立「積極輔導」為主的工時制度,推動職災保險應單獨立法。
|
?
|
0
|
|
用水
自給
|
10. 要求六輕投資海水淡化廠,以節省淡水使用,減輕地層下陷。
|
?
|
0
|
健康
保護
|
11. 對於醫療健康服務加碼,針對鄰近五鄉鎮:麥寮、台西、東勢、四湖、崙背,執行免費身體健康檢查及異常個案管理中心。
|
?
|
0
|
12. 要求台塑出資,由雲林縣政府邀集專家學者為五鄉鎮居民做透明的健康研究,作為縣府制訂公共衛生政策之依據。
|
?
|
0
|
|
環境
研究
|
13. 成立海洋生態研究中心,研究六輕污染影響,保護稀有海洋生物。
|
?
|
0
|
14. 要求中央環保署增加檢測項目,尤其是雲林沿海的特殊性,例如養殖方面之檢測。
|
?
|
0
|
台西村的故事--南風攝影展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103年12月26日起,將展覽『台西村的故事--南風攝影展』為期半年,邀請大家共襄盛舉,前往觀展!
科博館以客觀中立做為策展前題,然則,在資本與底層庶民以國家為中介,形成愈來愈大裂痕的當前,卻須重新翻轉科學在發展掛帥下的中立性立場,得以現身為全民對社會反思的博物館場域。這是這項稱作「南風攝影展」最值得被看到的價值。
這是民眾身體結合證言,走進博物館靜態展示場域的突破性嘗試。提醒我們,民眾參與的公共空間,是拆解精英政治刻意模糊化財團與政府勾連的主體場域。
(2014/12/28中國時報,閱讀全文)
從2014年12月26日起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的「南風攝影展」,展期長達半年之久。是以鐘聖雄及許震唐兩位攝影者,長期在彰化縣台西村從事紀實攝影工作為前導,融入差事劇團主導的「證言劇場」,以長達半年時間,在台西村的影像紀錄及農民戲劇工作坊互動過程,結合紀錄影像的播出,其過程與目的,皆在呈現一個在現代化浪潮下被推出發展軌道的濱海漁村,如何歷經生存的困境,又如何備受六輕帶來的水、土地、海洋及人的污染。最重要的,是在地居民如何以劇場的表現,素樸但真切地帶出在地人,對於鄉土的記憶,以及現實處境上的告白。因此,這是以民眾為主體所呈現的「報告攝影」、「證言劇場」與「紀錄影片」的展示。
(2014/12/28苦勞網,閱讀全文)
台西村的故事科博館推攝影展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指出,科博館的展示從科學與自然的角度出發,而「南風」特展所展現的是人與土地關懷,科博館提供公平、公正及公開的理性探討平台,呈現社會在時代變遷中受到的影響;面對環境變遷,「讓科學說話」,呈現萬事萬物互相影響,人類社會遵循的方向。
策展人、科博館副研究員黃旭表示,期待社會一同思考台灣農村的未來及當今社會農村人口外移、環境保護等現況。
(2014/12/28中央社報導,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