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為何不間作?─自從六輕來了─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8,2024小農為何不間作?
#台灣農業
#農地農用
小農為何不間作?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就生物學、農業上,間作是很經常被討論到的,因為間作即是順應自然法則/規律的一種生物防治法,在自然界中,副熱帶氣候(以台灣平原為例)是極少會出現大面積單一物種的(植物),因任何大面積單一物種,或種植過於密集都容易產生病蟲害,不管是過往之蝗災,還是現在的稻熱病、蛾類幼蟲等蟲害,皆是出自此原理,這也是為何可以常見關於稻熱病肆虐的問題。
據我們田間訪談所知,許多小農皆知道間作有其好處,比方說:有效進行生物防治、涵養維護土壤、打造更符合地力規律的農田......等。但現實上採行間作的農民卻少之又少。農民們為何不願(或無法)間作?主要原因有二:
一、就需求面而言
原子化小農想種植何種作物,絕非完全隨心所欲,端看產地流通資本有無採購需求,通常盤商的收購分兩種,一種是整片田事先就包下來的契作方式,一種是農作物採收並經過初步處理後,再來察看品相、決定是否收購與收購價格。如果是事先契作,農民當然沒有條件可以間作,否則便是違約,如果採行後者,那麼另外一種間作的作物是否能銷售出去,又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對農民想維護生計來說,間作不可行。
二、就勞動面而言
間作相較於單一作物種植,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投入,因為畢竟作物至少要兩種以上,才能達到間作的生物防治效益,然而,平常小農光是要面對處理單一作物就已經面臨勞動力不足、機械化程度低的問題,所以單打獨鬥的小農,更無法負擔間作的複雜性,且台灣少有因應間作的機械,所以,間作對於原本勞動力就不足的小農,更是不可行。
職是,小農大多知道間作,但不願意也無條件為之,這也是間作常被倡議卻不普遍的原因。簡言之,間作之勞動時間、勞動負擔必大於單一種植,若前者之收益未多於後者,原子化小農怎可能間作?
唯有將原子化小農組織成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始能全面機械化,方有充足的動力與條件實施富有間作效果的農法,而更能友善農地環境,保障農產安全。
復興農業交工(放伴),突破台灣三農危機:
#募款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捐款帳號:
【戶名: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郵局代碼:700)
郵政劃撥帳號:2285-0313,郵局存簿帳號:0301056-0218270】
(因存簿無法顯示捐款者,匯款後懇請來電告知:劉小姐0928-900364,本會將會提供捐款收據,您可作為報稅時申報列舉捐贈扣除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