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田 穀雨豆─美術館What?!─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25,2014【阿娟姊姊】清明時節雨紛紛
阿娟姊姊/文
歷經震醒生命的春雷喧囂,度過晝夜等長的春分…
當您一早感受到灰濛濛的天氣,決定帶傘上學時──「清明時節雨紛紛…」昨日老師的上課內容言猶在耳──是否對老祖宗精準的天氣預報佩服不已呢?不過可別用天氣當藉口,跟老師以「斷魂」的理由賴床呀!
每年的四月五日或四日為清明節,又稱民族掃墓節,前些天還聽著爸媽說過周末會帶著全家一起掃墓,於是在這個雨紛紛伴著東南風的日子裡,眺向遠方山頭,總令人惦記著那塊先人們沉睡的土地。究竟爸媽為什麼要我們祭祀祖先呢?
也許你從未見過那些人們,但這些爺爺的爸爸,或是爺爺的爺爺們可都是建立起我們家族的重要人物呢!也就是說,在春分後的十五天慎終追遠,緬懷先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也是最珍貴的習俗。
掃墓不僅是祭祀祖先,您也許會注意到,清明節時親友聚集,許多好久不見的叔叔阿姨們也都來了,還有剛上幼稚園的小堂妹,以及結了婚的大堂哥。大家分享著彼此的故事,藉著惦記同位長輩,繫緊彼此的羈絆。我們得好好維持這祖先努力打拼,得來不易的無價寶藏呢!當天就活潑一點,與大家問聲好吧!
清明節的前兩天則是寒食節,在此跟小朋友們說個歷史故事:
源自於兩千七百年前的同一天,當時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為逼介之推下山受封,竟下令放火燒山。而這位只為報國不求回報的忠臣便被燒死在山上。晉文公好生後悔,下令以後當天不許生火。這便是節日的由來。而寒食節最有名的料理,可不能不提潤餅,這是以麵粉做成薄皮,捲著新鮮的豆芽菜、紅蘿蔔、肉絲、筍絲、豆干絲等各種餡料,再灑上花生粉的一道冷食。看到這些美味的食材,肚子有沒有咕咕作響呢?
隨著清明的到來,信手拈來些春夏交接的信息:氣候逐漸回暖了,夏天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不妨趁著一些難得晴朗的日子,出門踏青吧。
【圖片來源: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1/03/31/qmjm20110331007.jpg】
【圖片說明: 阿娟姐姐自畫像】
大家好!我是新加入朱銘美術館的阿娟。一進入美術館立刻愛上這座藝術與山林交織的大作品。最喜歡畫畫、閱讀歷史以及各式各樣的中國文學,也希望在往後的日子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更多故事與心得!
【報主說說】清明田 穀雨豆
【照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conan1988/6799860718//作者:Amélie lai/日期:20140409】
珊迪姊姊/文
親愛的大家,前陣子是不是開開心心地放了三天連假呢?天氣好好,心情也好好! 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清明節不用掃墓呢?像珊迪姊姊,清明節那天一樣到美術館上班,居然沒有回家掃墓,是因為我不尊敬祖先嗎?還是我跟親戚朋友們的感情不好呢?其實都不是,當然,有些人是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回家掃墓,跟大家團聚在一起,但是珊迪姊姊因為是客家人的關係,習俗也不太一樣喔!
客家人稱掃墓為掛紙,這是因為漢人掃墓的習俗(包含閩南人與客家人),會在墓碑上壓上一張張長方形的墓紙,有修理和維護的意思。那麼,客家人不在清明節掃墓,是在什麼時候掃墓呢?台灣北部如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人通常在元宵節的隔天就開始掃墓,而南台灣如屏東一帶的客家人,則由春節到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之間任選一天來掃墓。客家人會選在春節前後掃墓的原因,是因為過去的客家人常常都必須到離家比較遠的地方工作,因為工作的關係,沒辦法常常回家,因此趁著春節放長假的機會,同時也到祖先的墓前,感謝祖先為我們留下這麼多資源!
由於文化的不同,發展出各式各樣不同的習俗,當中的差別其實都各有它的原因與由來,大家在掃墓的同時不妨多跟長輩聊聊天,也許會有許多意外的新發現喔!
清明節過了,很快就來到二十四節氣中,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穀雨,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在每年的四月20日或21日。每年到這個時候,雨水明顯變多,而且這個時候,桃花正在開放,所以也有人稱這時候的雨為桃花雨或桃花泛,從穀雨這個時候開始,也是農夫們要開始忙碌的日子。
即將進入夏天,美術館也開始許許多多的活動,連草地都在5月開放,也要開始忙碌了!這次,還邀請到教育推廣部新來的姊姊-阿娟姊姊,為我們談談清明節與自我介紹,也邀請薄荷姊姊分享,熱騰騰剛剛加入美術館的第十屆兒童藝工培訓的課程,也藉此歡迎我們可愛的第十屆兒童小藝工。
【照片說明:第十屆兒童藝工與現職兒童藝工--賴儀旭、鄭宇宸,專注地完成各自的任務。】
參考資料: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清明節--掃墓/http://www.folk.org.tw/dictionary/page02.htm/20140410
【活動聊聊】加加減減談雕塑--食物也可以是雕塑?大家一起來參加『動物Party』吧!
薄荷姊姊/文
第十屆兒童藝工招募活動從二月中開始起跑,經過甄選會的活動,從金山、金美、中角、三和、大鵬和萬里國小選出25位對服務有熱情,想要更親近朱銘美術館的四、五年級的小朋友,來參加兒童藝工培訓課程。
3月15日開始的培訓課程,目的是要讓小朋友透過活潑、有趣的課程內容,了解小小年紀的自己可以從事哪些服務,也透過課程讓小朋友慢慢認識美術館,並以成為朱銘美術館的兒童藝工、以藝術服務社會為使命的目標前進。
今天要介紹的課程是由小孟老師撰寫的教案為基礎,她當時帶領小朋友了解基本的雕塑概念外,更顛覆了小朋友對雕塑材質認知,以吐司作為雕塑的材料,來製造了一場「用餐愉快」的課程。這次將小孟老師的教案稍稍轉化一下,帶領第十屆的培訓兒童藝工來參加一場「動物Party」!
雕塑雕塑,什麼是雕?什麼是塑?加加減減談雕塑到底要談什麼?跟數學有關係嗎?雕塑的材質只能是木頭、石頭、金屬嗎?還是雕塑可以有更多可能性?薄荷姊姊帶著大家一起看當代雕塑可以有什麼面貌。
首先請紫欣、宜惠上來,先請他們閉上眼睛,用手摸袋子裡物品,猜一猜裡面是什麼。他們閉著眼睛摸索後摸出了材質,發現原來裡面雖然都是狗狗,但是一個是紙做的,一個是絨毛玩偶。同樣都是要表現狗狗,一個以紙為表現的材質,一個則是絨毛,這是要讓小朋友知道要完成一個作品可以有多種可能的材質可以嘗試,不同的材質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圖片說明:請紫欣、宜惠上臺,閉著眼睛摸袋子裡的物品是什麼?】
今天的創作主題是「動物Party」,要請小朋友帶著動物一起來參加。請小朋友創作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創作完畢後要跟大家分享為什麼要帶這個動物來參加Party。我們以吐司當作雕塑的材質,加上甜蜜蜜的配料,運用雙手、叉子、刀子、牙籤等工具進行撕、捏、切等等「雕」的工作,再運用配料進行貼、堆、疊等等「塑」的技法,於是一場動物Party就要展開啦!
【圖片說明:第九屆小藝工郁卉來幫忙培訓課程,一起準備了許多豐富的雕塑材料】
在創作的過程中小朋友開始構思要如何形塑主體,並且透過這些材料發揮想像力製造出自己最喜愛的動物。
【圖片說明:大家都分享了他們的創作,看得出來他們做的是哪個動物嗎?】
這場課程下來,大家可以說是「邊吃邊做」,創作完也發現肚子吃得好撐啊!親愛的第十屆培訓兒童藝工,今天這堂課是不是顛覆了你們對雕塑的想像呢?發現雕塑可以變化無窮,所以請期待下次還會有更有趣的創作課程唷!
【圖片說明:子豪與佳琦上台分享自己的創作,中間的創作是珮容的獨眼龍,這堂課除了小藝工郁卉來幫忙,還有小小文青哲文的協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