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嬉遊文字
報主:嬉遊文字
創刊日期:2003-08-08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29
官網:
http://blog.udn.com/yuling.maggie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嬉遊文字報
嬉遊文字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嬉遊文字
發報時間: 2009-08-31 11:00:00 / 報主:嬉遊文字
[公益聯播]用「愛」點亮「礙」的成長能量~「十方」需要您伸出愛的雙手,扶持慢飛天使
本期目錄
對被害者又有什麽助益?
對被害者又有什麽助益?
對被害者又有什麽助益?

作者:絲帕克 Muriel Spark
譯者:宋偉航
出版社:校園書房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ISBN:9789861981284

一本以西元一九七四年一樁殺妻未遂案為源本,衍生而成的推理(?)小說。

兇手為一伯爵,積欠大批賭債的他,不但打輸了兒女的監護權官司、連帶的也無法賣屋償債,於是動念殺妻,卻誤殺了保母,妻子雖身受重傷,可是保住了一條命,對伯爵的犯行指證歷歷,讓他伯爵只得仰賴朋友金援,就此亡命天涯。

直到西元一九九九年,他被正式宣告死亡,但屍體從未尋獲,期間眾說紛紜,表示他曾現身世界各地。

然而伯爵真的死了嗎?

又如何躲過警方的通緝?

身為伯爵朋友為何罔顧律法,斗膽伸手相助?

對被害者又有什麽助益?

圖說|殺人疑兇:福星魯坎

距兇殺案發生二十五年之後,有兩位宣稱自己是伯爵的男子,先後找上同一位心理醫生作諮商,而且同樣以醫生過去曾經以「聖痕使徒」(”stigmatic”語出”stigmama”意指耶穌基督釘上十字架時,手足及肋骨旁的傷口。凡人身上若出現類似基督聖痕的傷口,就稱作”stigmatic”)詐騙取財罪行,要脅她不得報警。

醫生該怎麼辦?難道眼睜睜看著殺人兇手繼續逍遙法外?

一旦報警,萬一連自己也成了階下囚,那也未免太可笑!

況且,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如果不是書末另闢的〈解說〉章節,我完全沒從宗教角度看待這個故事,然而透過〈解說〉,得以窺見故事的另一層面意涵,因而顯得更有豐盈。

純讀者觀點,我對疑兇福星魯坎一席話印象深刻──

福星魯坎相信萬般皆是命。像他命中注定要當伯爵。他的妻子命中注定該死。他的「需要」,決定了命運。他「需要」妻子住的那一棟房子出售的錢,他「需要」妻子死掉;這便是命運。

能夠這樣將殺人合理化、並且如此「理直氣壯」實在教我無比驚駭!

想來自己一直困惑的,關於人為何動念想要殺人?以及怎麼可能殺得下手?這兩個疑問,因為福星這一邏輯,兒有了些許頓悟。

對被害者又有什麽助益?

圖說|作者:絲帕克 Muriel Spark

人世間是否所有的事情只要能夠說服自己,也就能夠安然的生存?

我的確曾經這麼認為,或者我一直這麼認為,但我有自己的底線,那是關於是非對錯的界線。

除此之外,我有點不明白,為何這兩位宣稱自己是殺人兇手的男子,為何需要心理醫生?如果自認為殺妻、誤殺保姆,不過是命中注定發生的一切,那麼想要對心理醫生說些什麽?

既不用告解也沒有心解需解。

難道只是想恐嚇心理醫生?想找個同伴,一個同樣畏罪潛逃的人?

我喜歡故事的終局。是一個溫馨的推理小說,以真實社會新聞為基調,巧妙融合宗教信仰的內涵,讓人對聖經寓意有不同面相的體悟。

「脫罪」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一種是律法的、一種是道德良知的。

幸運的那類,不但成功逃脫律法懲戒,連自己的良心、世俗的斐短流長、道德批判都不受影響,置身事外,那樣的豁達是一種純真的殘暴,因為他真的不認為那是一種罪。

稍微不幸的則是,既然已經接受律法的懲戒,也就算彌補了過錯,因此可以就此既往不咎;這也算合理,畢竟他為自己罪(錯)付出代價,只是被害者為何受懲罰?

我認為最合理也最應該的就是不但受罰且服刑期滿出獄之後,依然深受良心譴責,這比較合乎公理正義,只是這樣對被害者又有什麽助益?

我看到一本書的文案——

要殺人,至少得對其他人有熱情,能被捲入他們的風暴之中,甚至對他們所象徵的事物著迷。殺人必須有關係上的變質、有過度的反應,以及與他人的過度混淆。在這種混淆下,另一人不再是原來的他,而是能夠以犧牲者來對待的物體。

哇。另一種「合理化」的殺人。 這更容易「脫罪」吧。如果殺人犯已然這樣看待自己。

延伸閱讀| http://blog.roodo.com/wastedyears/archives/9724495.html

備註:我覺得連結的這篇讀後心得,寫得真是太棒了。任何人讀過,都會迫不期待想要閱讀《脫罪》這本小說。無論如何,請點選閱讀,寫得比我精彩太多太多。

圖片出處|http://www.usatoday.com/life/people/2006-04-15-muriel-spark_x.htm

 http://news.bbc.co.uk/onthisday/hi/dates/stories/june/19/newsid_2516000/2516103.stm

推薦訂閱
「她穿這樣,被侵犯是她的錯!」/代價(四)@【兩性戰國】
【讀本書】小聲說話|不討厭排斥不等同於愛@【嬉遊文字】
轉寄『【讀本書】絲帕克《脫罪》|惡人必有惡報?』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