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嬉遊文字─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26,2022一張紙、一組字

接案工作斷續盤據我的職場生涯很長一段時間,卻從未想過要印製名片,此刻細想大抵與有回和一位同是接案的人碰面之後的後遺症。
不記得明確事件、發生地點,同會的又有什麽人,但其中一名女子,遞給我一張深藍色的名片,大剌剌地寫著一個職稱,我也不記得是什麽,但可以確認的是,名過其實,甚至在我心中顯得荒謬得可笑,也許是因此讓我對印製名片這件事情,潛意識地,敬而遠之。
也或者,是因為我從來都不覺得職稱的重要性,除非她真的能有實質上的幫助(如薪資的調整)或者有助於獲得更多面向的異業結合(妙吧,想的還是能夠更順利推展工作項目),否則她就只是一張紙、一組字。
但事實顯示,這是個錯誤,但真相應該趨近或者吻合自己的想法吧,但這世界是仰賴真實運作而非真相。
一如,自己對人脈的看法,只要你站在某一個位子上,擁有同等的權利,而且是實至名歸,那麼,即便你的人脈是一片空白,還是可以讓你大展身手。
重點是,你得有實力(不過,反言之,就算實力雄厚甚至無人能及,沒有合適的舞台伸展,也終究是一場空)。
但我還是印製了兩盒名片——因為另一場接案——透過印表機、用著市售的制式名片。很陽春、很跟不上潮流,但自己很喜歡;因為每張名片都有不同的小插畫,愛上那種小小驚喜的感覺。
因此當名片即將告罄,我懊惱著該怎麼處理,因為更新的筆記電腦的印表機接頭與舊式印表機(我購於民國九十年)無法相吻合,因此我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印表機可使用。
今年三、四月時曾計畫購買印表機,還打算同時有傳真功能,也詢問朋友合適的機種,卻因為一位無恥的前作者(一個佯稱要教大學生如何成功、以為自己無比帥氣、沒有創造力只有抄襲能力的人)積欠我稿酬而作罷。
這彷彿是一個惡兆,開始了我這一年處於稿費被積欠的命運、以及持續被誑的周折;或者要追溯更早之前,那個睜眼說瞎話指稱先前所談定的合作協議全屬我個人虛構、並且謊報薪資的前雇主?
我比較相信後者,因為這個偽作者,就是因為這份工作而結識。
原本只是想為這批殘餘名片拍張照當作紀念——因為不確定是否還可以如是印製名片,而且就算可行,也不可能找到相同插畫的制式名片(因為我已經先去書局、文具店大四翻找未果)——最後卻演變成這一長篇大論!
看來自己岔題的功力依然寶刀未老;看來期許自己「只單純論述一件事情」的努力依然沒有多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