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書】《有時候很想要問為什麽》|只是有時候?─嬉遊文字─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26,2022原來生命中充滿疑問

書名|有時候很想要問為什麽 And Sometimes Why
作者|芮貝佳˙強森Rebecca Johnson
譯者|楊惠菁
出版|商周出版
ISBN 978-986-6369-79-7(平裝)

就這樣了嗎?確定沒有漏頁?這是翻至最後一頁書稿的想法。
為什麽?咦,我寫了什麽?為、什、麽?
應該自孩提時,我們就愛問為什麽吧。為什麽月亮是圓的?星星為什麽會發光?小孩怎麼來的?電視為什麽會發出聲音?(現在小孩還會問這些問題嗎?)
幸運的是,這些問題都還有答案可供解惑,漸漸地,年紀越長,疑問並沒有變得更少,答案卻很難尋獲。
為什麽書唸了,考試還是拿了低分?為什麽只有我的臉會長痘痘?為什麽他們身材高挑?為什麽同樣不美,每個人都愛她?
這些問題,有些還是可以找到原因,對症下藥。但就像數學一樣,弄懂了三角函數之後,就等著進入微積分殿堂,然後循序漸進……直到絞盡腦汁也無法解出前人遺留的數學公式(當然除非你擁有電影『心靈捕手』男主角的天賦)為止。
屬於人生的方程式,無解的成分居多。你愛的人不愛你,你不愛的人卻死心塌地;不過是個咳嗽,怎會檢查出肺癌?明明工作勤奮,升遷卻總是沒份?明明遵守交通號誌,卻還是被車撞?
這也是宗教、命理教人著迷的原因,當我們在既有的知識領域遍尋不著解答,只有往另一個空間、世界尋求另一個可能。

書裡的女孩因為車禍變成植物人,因而瓦解了父母和姊姊的生活。
父親對生命抱持樂觀的態度,甚至不理會醫師的忠告,自己透過閱讀、網路搜尋,希冀女兒可以重返生機?
母親選擇情感偏向父親但理智卻清楚知悉,醫師的確給出中肯而實際的建議。
姊姊無法忍受父母持續對立的態度、冷然的家庭氣氛也教她無力附和,於是決定休學跟著男友到阿拉斯加展開新生活……
當然還有擁有俊帥外表的男明星,對於自己美貌的不安,以及因為這場車禍所招致的池魚之殃因而改寫了他人生的另一個巔峰?
一場車禍事件,連帶讓波及的身邊人反覆的問為什麽,疑問來自如何避免車禍、為何車禍發生,以及車禍之後所衍生的種種問題。
一段生活的剪影,寫出了每個人生命中都曾有過的疑問,故事性不強,但卻十分生活化,有些冗長但還不至於瑣碎凌亂。
也許太生活了、也許沒有真的提供什麽解答、也許連車禍本身的前因後果都沒有具體言說,讓人覺得故事少了一些力道、少了一些撞擊人心的觸點,但卻具有撫慰作用。
原來生命中充滿疑問,每個人都遭逢不同層次、階段甚至多寡的難題。
原來每一個人都在摸索中匍匐前進,生命的進展,無關乎年歲的多寡,我們始終處於無知的狀態居多。能夠有這樣的體認,至少無助感會少一些、寂寥感也會消失一點。
【圖片出處】
http://www.flickr.com/photos/n_d_d/348615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