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協會電子報第33期】家─地球公民協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15,2011家──紀念88水災
文/黃裕文(地球公民協會義工)
(黃裕文攝)
當河水奔騰
我們才想起安居的沃土
不是我們的家
順應水流動的意志
才是久遠的家
當樹木漂流
我們才想起豐收的竹簍
不是我們的家
尊敬樹扎根的天性
才是穩固的家
在家傾倒之前
在家沉沒之前
我們早就沒有家
斷了源失了根的生活
不是真正的家
完整閱讀
八八災後,失根漂流
曾文水庫上游暨越域引水草蘭洞口勘查記錄
文/王敏玲(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
協會執行長根政站在被土石、漂流木佔據、堆高的曾文溪河床上,一旁是只剩一截的電線桿。(王敏玲攝)
進入楠西鄉371路段後,我正要陶醉在那映入眼前的『鹿陶洋』地名之美,隨即一陣顛簸,四輪轉進狹窄的『水庫路』,也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實。瑞光熟練地操控著手排車,時而爬坡、時而下坡,接著是一大段連續彎路,車窗外,時而見到一片河床緩衝地,上頭有還未完工的河岸工程。
約莫在362路段前後,壯觀的惡地形泥岩山赫然聳立在右側,那沒有植被的冷峻山貌教人倒抽一口氣,此刻車內響起剛下片不久的《搶救地球》電影配樂,這一段盧貝松訴說著對大地面貌的驚與顫,氣氛詭譎懸疑,與窗外景象加乘,心跳加速。又是顛簸,我抓緊把手,撐過一段連續彎路,此時,瑞光要大伙兒往左方看,曾文大壩已進入眼簾。
此去,不斷可見到大小落石在路旁「歇息」,瑞光的車速稍緩,山坡上的次生林有不少蔴竹、山黃蔴,我們下車拍照,根政說放眼所見沒有一棵樹超過30歲。四輪再來到民族橋,熄火停車,這橋下完全不見水的芳蹤,河床上滿滿地堆疊著一顆顆硬沈沈的大石頭,石塊堆高處離橋面已不遠,再多,這橋身定是受不住的──我心想,是多少失根漂流的土壤、多少流離失所的土石和多大的力量,構築出這番驚人的景象!
8/13,我在林邊永樂村
文/陳楷元(地球公民協會義工)
協會義工臨別前與受災戶合影。(地球公民提供)
這時我正在翻閱報紙,隨手打開A版的「八八水災˙莫拉克颱風」的專輯報導,瞥見報上以斗大字體打出「災民爬回家,小林村剩泥巴」
我在心裡嘀咕著:「嗯,好像挺嚴重的。」
二十分鐘後,我們走出屏東火車站,搭上金山兄的高底盤休旅車。車子發動啟程,金山兄按下了播放鍵,原住民孩子的純樸童音便從音響中傳出。途中,金山兄談到一名台灣紫斑蝶協會的解說員,直到今天依然失蹤。
我在心裡喃喃道:「這次好像蠻嚴重的。」
經過四十分鐘,休旅車在新埤國小停下。我看見有六、七個和我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在忙進忙出,當地環保團體「藍色東港溪協會」的成員儷華說:「今天晚上,北部會有八十到九十位民間志工抵達。」,他們正急於打掃教室,幫志工們清出個落腳處。
儷華掛掉電話後,說:「我剛聯絡過永樂村的村長了,他們那兒需要人手。」金山兄的休旅車開過約腳踝高的殘留積水,我們在一間被當作臨時指揮所的廟前下車,廟的四周都還被積水圍繞著。廟的屋簷下,當地居民和警察或穿青蛙裝、或著雨鞋坐在平日聊天泡茶的椅子上稍作休息,每個人身上都沾滿未乾的淤泥和汙水,南台灣的毒辣日光當頭灑下。
「就跟報紙寫的一模一樣。」我想著。
●˙ 參與連署行動․●
溼地救人!建請將茄萣(竹滬)、永安濕地納入台江國家公園計畫民間發起連署行動
請支持【響應一週一蔬食,愛地球一生一世】連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