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婦女基金會電子報93】男人有苦要說出─現代婦女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25,2017[現代啟示錄]男兒有淚不輕「談」?
本會台北與士林地院服務處今年辦理了一場很不同的的講座,主要針對婚姻暴力中的男性相對人來設計規劃,主要的內容有:從訴訟談壓力、從壓力談情緒管理、從情緒管理談妻子與小孩...等,企圖以連貫式的主題,有層次地與成員討論觀照自己的處境和關係。課程的概念採用認知行為模式,偏重於「改變行為」,並且使用動態活動(如:行為演練),探討自己與家人間的互動,讓男性成員能直接體驗與他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經驗,進而有所思考或察覺。
團體成員分享彼此的故事,吐漏自己的心內話
雖然參與的成員不多,但成員重複參與度極高,很像一個超小型團體,也讓他們擁有較完整的時間自我分享、訴苦。我記得有一位年紀約50歲的大哥說:「從胚胎開始,就如女性已受到歧視一樣,男性已經備受寵愛與期待。我的母親測出我是男的,充滿得意與驕傲,簡直是豪氣沖天,某些母親再提到『我兒子』的時候,語氣都高昂些,重男輕女的現象見怪不怪,我這樣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強勢性別,家人、社會對我們的規範比較鬆,我們單獨外出也比較沒有安全顧慮。但是責任,如:立業、成家變成我們的壓力與要求,情感表達是丟臉的,男人嘛,志在四方,又要成為家裡的依靠,當我以前是業務員年薪百萬常有的事,可想而知陪妻子、孩子的時間變得很少,但我所有的付出變成是應該;當經濟不景氣,我失業又負債約兩年時,一切變得不可寬恕,揶揄、戲謔或不屑充滿我的家庭生活,女人用嘴和用孩子逼得我陣陣內傷…」我問他,有沒有向妻子說過這些苦,他笑笑地說不知道為什麼跟妻子面對面時,就是沒話講,也講不出話。
社會給予的壓力與期盼,常常讓他們不知如何調解自己的苦
男性有傳統給的鼓舞,也有傳統給的壓力,而當人的情感不能表達時,人際關係會陷入封閉,即使在家裡也是一樣。看著這些固守著男性尊嚴、父親權威的爸爸們,縱然有妻兒子女,卻依然孤單寂寞。我在想如果一個男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學習不工作時怎麼樣生活,願意鬆手傳統這把雙面刃,培養一些傳統男人以往可能不屑的興趣,讓自己變得柔軟和彈性,並體認男女間角色的轉換已是趨勢,會不會讓這些男人們可以在彆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無論在課程中,或是在我的臨櫃工作裡,伴侶間都各自認為他們給予的比回收的多,女性相信自己付出很多,男性也覺得自己付出更多,事情上,他們都有付出,但是都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或是需要的回饋,情感無法傳達給對方,結果是讓兩人都精疲力竭。
每每結束男性講座時,我都有種矛盾的體會,一方面覺得傷害人的人同時也被傷害,另一方面又看見人們慣用一些方式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批評別人總是比較簡單,但自我反省卻很難,自覺更難。相對人使用了暴力,無論起因為何,「暴力」都是不被接受,但要怎麼減緩暴力出現或讓它消失呢?雖然這個答案還是不清楚,但這次由社工自己帶領的男性講座卻帶來了很特別的經驗,「婦女」基金會辦男性講座、家暴事件服務處與家暴相對人工作、女社工遇上男性相對人…,其中所要面對的性別議題、工作倫理、社工人身安全,這突破與創新,再再挑戰位於首都的兩院服務處,每個社工員也因此都有許多不同的感受與體會,而問她們是否還會繼續為男性相對人服務,大家都會微笑地說:是的!一定會繼續做下去!
[心情寫真]勇敢的小林爸爸
受訪那天,小林爸爸重感冒,不過他還是願意依約受訪,就怕耽誤了記者的截稿時間。
「我去找律師幫忙,結果他們用不可思議的語氣對我說:『你被打哦?!』」
「當我小一的女兒咩咩問我,為什麼他們都不理我們?我不曉得該怎麼回答,我總不能說,因為我是男性吧!」
小林爸爸說,他自己算是過來人,知道男性在求助過程中可能被嘲笑、被貼標籤,因為這個社會對男人本來就有刻版印象,可是他不能因為這樣就被打倒,為了女兒,他得要把自己的事情,好好地說給律師聽,他現在需要被幫忙,他想要和女兒過一個安全的新生活。
小林爸爸也說,男人對外說被太太打,多數人的反應通常是不可置信、且抱持懷疑的,因為男人的形象通常不是被女人毆打的角色;反過來說,要是男人對別人說自己有打太太,雖然會被別人規勸,卻很諷刺地,有種可被社會接受的感覺。
這就好像,女人對外說被老公打,多數人會去質疑這個女人的品性道德、懷疑她做了不好的事情,老公才會打她一樣。
社會對男女角色都有偏見啊!
聽了小林爸爸這麼說,實在很佩服他的勇敢,也對自己感到汗顏。勇敢的是,他知道這社會對男人被打的看法,卻仍然願意接受記者訪問,就為了說自己的故事來鼓勵其他男性被害人也要勇敢求助;汗顏的是,他在性別敏感度上,可能高於許多助人專業者,甚至是我這位工作超過六年的女性社工。
「或許現在我和女兒在這邊住,環境沒多好,但是至少我們兩個是安全的,有時候會帶女兒去奶奶和姑姑家聚聚,我也努力讓工作可以慢慢步上軌道,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愈來愈好。」
訪問結束了,不過,小林爸爸和女兒咩咩的生活故事將繼續下去,讓我們一起為勇敢的小林爸爸和女兒咩咩加油吧!
[安全報報]是社交禮儀還是性騷擾?
「阿桃,起來了,快去洗臉繼續唸書!」
小櫻好心把阿桃叫醒,督促她唸書的進度。兩人為了準備期末大考,努力在圖書館K書。阿桃從洗手間回來時,突然被一個外國人叫住,用一種怪怪的外國腔中文,請阿桃幫忙找一本中文書,阿桃聽到阿豆仔講中文覺得很好笑,於是熱心地帶著他順利找到那本書。
由於書放在書架的最高一層,阿桃努力踮著腳尖還是構不到,突然,這位外國人雙手環抱阿桃的腰,將她整個抱起,阿桃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嚇到身體僵硬,呼吸急促,腦海裡不斷冒出「這個人到底在幹什麼」的想法。
慌忙中阿桃從書架抽出那本書,自己的身體才被慢慢放到地面。不料,對方沒有收手的意思,繼續熊抱並親了阿桃的臉頰,在她耳邊輕聲說「謝謝妳」。「啊!」阿桃驚叫了一聲,當下不知該如何反應。「搞什麼啊!」阿桃努力掙開對方的手準備跑開,然而這位外國人卻不慌不忙地說這是國際間的答謝禮儀,要她別害怕。
阿桃半信半疑的走回自己座位,整個晚上心裡都感覺怪怪的,一方面覺得渾身不對勁,有一種被侵犯的感覺,但又疑惑自己是不是太小家子氣,居然為了「國際禮儀」耿耿於懷。這種感覺持續了一星期都沒有散去,讓阿桃終於決定要採取行動,為自己討個公道。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人們有著相異的社交方式,例如擁抱在西方社會是一個很普遍的社交禮儀;但在華人文化裡,握手或點頭才是常見、普遍被接受的打招呼方式。但不論是不是來自同一個國家,分享同一種文化,任何的社交禮儀是必須以尊重對方意願為前提才能展現的合宜行為,營造出讓人覺得舒適、受尊重的氛圍,進而拉進彼此的距離。沒有事先徵得對方同意,或未出於尊重的心態就進行肢體觸碰,特別是帶有與「性」或「性意涵」相關的肢體接觸,就會發生像案例裡阿桃所遭遇的狀況一樣,心理產生疑慮並有身體被侵犯的感覺。
案例中,該名外國人在未事先徵得同意,乘阿桃還來不及反應就將她環抱舉起,接著親吻阿桃的行為,乃是侵犯到當事人的身體自主權。性騷擾行為成立與否,除了必須就整體事件的客觀事實加以判斷之外,也相當重視被害人的主觀感受,當個人感覺到自己遭受與性或性別有關的人身侵犯時,即可能構成性騷擾。不管是什麼樣的異國文化或習慣,尊重每個人的身體界線是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應有的素養,我們鼓勵被害人在事件發生當下,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果感覺到不舒服,就勇敢地當場制止對方,無需懷疑自己是否不夠包容、不夠了解別國文化等。
那麼,要如何察覺日常生活互動中哪些行為是假社交禮儀之名,行性騷擾之實呢?有兩個基本的原則供參考:這些動作符不符合當下互動中必要的肢體碰觸?某些動作是否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或產生嫌惡的感覺?此外,及時反應不舒服的感受,除了可以減少再被騷擾或侵犯的機會,同時也可作為性騷擾事發後向警方報案的相關證據。
如果您對於性騷擾事件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本會承辦之台北市大直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聯絡,將有專業社工提供諮詢服務或安排免費法律諮詢。
洽詢電話:(02)2532-1213
Email: dazhi.women@msa.hinet.net
(同文刊登於網氏/罔市電子報)
[現代報馬仔]
狂賀本會榮獲教育部101年「社教公益獎」!
大手牽小手,幫助弱勢家庭幸福過年囉! 這一夜, 年終來臨,家家戶戶歡慶一年的結束,家人溫馨團聚、熱騰騰地圍爐、還有孩子們最愛的紅包…。 然而許多弱勢家庭,卻沒有這般喜悅,家暴的侵襲、單親的無助、經濟的匱乏,讓這些弱勢家庭無法享有平凡的團圓溫暖 因此,在農曆春節前,為了讓弱勢家庭有一頓溫馨的年夜飯,現代婦女基金會預計辦理三場圍爐活動,誠摯地邀請您成為弱勢家庭小朋友的紅包小福星&禮物小天使,期盼能帶給弱勢家庭一份溫暖、一點幸福! 本次活動需要急需募集這些弱勢家庭的圍爐餐費、賀年紅包及孩童心願禮物,邀請您與親友一同伸出援手,加入溫暖弱勢家庭的行列,一起溫暖弱勢家庭的心。 【參與對象】本會服務之雙重弱勢家庭,包括遭遇家庭暴力或單親,且經濟弱勢、社會支持不足的婦女及其子女。 ~您可以擔任~ 捐助弱勢家庭圍爐餐費 立即行動 ※活動網址:http://love.38.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