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113期】社工陪伴出庭,穩定他的心─現代婦女基金會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25,2017親愛的孩子,我們不說再見!
◎新竹地院家暴服務處社工專員 鄭友芳
那天,媽媽的社工阿姨帶著你走到我身邊,說你是媽媽受暴的唯一證人,法官因此傳訊你來開庭,但希望我再確認一下你適不適合入庭。
看著11歲的你,一臉稚氣卻強裝大人樣,說你知道今天是要來幫媽媽作證的,但卻否認曾目睹暴力的事,然而,和你聊著生活細節時,你又隱約透露曾身處暴力場景的訊息,面對著相互矛盾的內容,對照著你雙手不停搓著乒乓球的舉動,描述著想像中的開庭情形,有會罵人的法官,有生氣的爸爸,以及「開庭很可怕」的結論,我想你心裡應該有好多的衝突與為難,以及許多無法言說的不安與恐懼吧!我想著,這樣的你適合進法庭嗎?能做證嗎?證詞的真實性與效益有多少呢?
問你「想進法庭嗎?」,你拼命地搖著頭,求救似地直盯著我看,我在心底默默地嘆了口氣,請你稍等我一會兒,跟媽媽的社工阿姨討論後,轉身告訴你,我們會把你的想法轉達給法官,但不管入庭與否,我都會陪你面對,你同意這個決定,並認真地看著我手上的「法庭介紹工具書」,專心地聽我說著開庭的內容,但我發現你的雙手依然不停地搓著乒乓球…。
「法庭介紹工具書」利用可愛漫畫方式讓孩子了解在法庭上將會面對事項
結束開庭前準備的內容後,我們聊起了你喜歡的滑板,為了緩和你緊繃的情緒,帶著你到法院外的廣場玩起了滑板,你的開心全寫在臉上,興奮地跟我分享你學習滑板的歷程。氣氛正美好的時候,媽媽的社工阿姨出來說,法官知道你的為難,但還是需要你的幫忙,請我再跟你溝通一下;或許你猜到了,所以當我告訴你還是得進法庭時,你以一種豁出去的姿態對我說:「我們走吧!」
坐在法庭外,低聲跟你聊著,突然你看著我說:「我怕說了會被爸爸打」,我這才了解你一開始隱瞞目睹暴力的原因,我輕拍著你的背,對你說:「這樣吧!我們不需要說謊或隱滿,如果法官問到你沒辦法說的事,我們就問法官能不能不要回答?這樣好嗎?」,你點了點頭,我問你還有幾分害怕,你說已經從10分變成3分了,並給了我一個淺淺的微笑。
進到法庭,法官阿姨給了你好多的鼓勵、肯定與感謝,還親切地跟你聊起了卡通,我發現你神情放鬆了些,但話鋒轉到爸媽之間的事時,雖然你有問必答,可你的雙手又開始搓起了乒乓球,雙腳在桌下不停地擺動,整個人愈來愈往桌底下縮,我看到你變得好難過,努力忍著不讓眼淚奪眶,我伸手輕撫著你的背,低聲告訴你:「如果太困難就不要勉強」,你微微地點頭,卻仍勇敢地應訊,告訴法官:「希望爸爸不要再喝酒、不要再打媽媽、罵媽媽了」。
出了法庭,你告訴我,因為擔心媽媽、為了保護媽媽,你願意回答法官的任何問題,你已經不管爸爸知道後會不會打你罵你了。在說話的同時,你往外的腳步不曾停歇,我知道你不想在法庭多做停留,我告訴你,父母的事情就留給法官處理,媽媽的眼淚就交給社工阿姨,而你做完今天的事,就做回那個11歲的自己吧!你突然停下腳步,若有所思地跟我對望了幾秒,用力地點了點頭。
親愛的孩子,雖然只是短短地陪你一段,我卻清楚地看見目睹暴力對你的影響有多深,夾在父母之間對你造成的忠誠衝突有多大,開庭這件事對你來說有多困難;做為一個11歲的孩子,你所承擔的種種真的太沉重,跟你道別後,我在心裡為你祈禱:希望這一切快快過去,你的臉上能夠重拾11歲該有的笑容,更希望離開這裡後,我們……再也不見!
社工出庭陪同陪力
◎台中地院家暴服務處社工專員 謝明芳
「…我和他之間除了保護令,其實還有很多官司,但是,無論開過幾次庭,只要看到他,我就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沒有空氣一樣,心臟一直碰碰跳,無論出庭幾次,還是覺得非常恐懼…」
這一段話,是個不斷受到家庭暴力的外籍婦女說的,每一次開庭,她都會提早拜託服務處的社工陪同,在多次的開庭經驗下,鎮定的表現和對答如流的證據陳述,讓她嚴然像個少張執照的律師;只是每次開庭結束,她走下法庭發抖的腿還有濕透的雙手,才會稍稍透露她的恐懼。法庭對面是她最熟悉的陌生人,她面對的是不能掌握的;因為擔心害怕自己瓦解,所以能掌握的,是努力在法庭上武裝自在的模樣。
在陪同被害人出庭的過程之中,社工也許就像個舵,讓家暴被害人可以在情緒的風暴中穩住、再穩住。
現代婦女基金會駐臺中家暴服務處102年辦理3場「社工陪同出庭」培力訓練,活動中,邀請臺中家暴中心的社工夥伴們以及其他協助家暴受害者的單位,參與教育訓練活動,因為多年的法庭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陪伴的重要以及力量,雖然社工不是律師,但是有效的事前演練還有出庭陪伴,可以增加家暴被害人情緒的穩定,以及掌控自己的感覺,讓他們從司法的過程裡,重新整理經驗以及成長。
還有因為大部分的恐懼,其實都源自於陌生,陌生與不了解而產生壓力,法律的嚴謹造成了它與社會的距離,所以我們也希望把冷硬的法庭空間,還有生澀的法律用語,和難親近的開庭規則與程序,結合簡白的語言和圖片和影片,介紹給網絡的社工。
許多的家暴受害者,如果是單獨面對司法程序,可能在收到公文書的那刻開始,就腦袋充滿的眾多問號,更別提牽扯到書面審理、分庭應訊、以及款項討論等等的問題,就連出庭法官的用語,也會讓社工以及家暴受害者像是進入不同次元的世界,所以我們同時提供法庭訊問內容的講解。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以及協助家暴受害者復原是一個漫長且艱鉅的過程,其中需要大量的陪伴以及關懷,才能讓從暴力中生存下來「復元」的種子稍稍發芽,我們希望藉由這樣的教育訓練以及交流,收集不同網絡對法院系統的想像或是意見,也讓大家有更多的成長與體驗,同時也讓家暴服務處在法院的工作經驗,得以回饋網絡。
保護令圓桌會議面面觀
◎法院司法總督導 李姿佳
保護令已從民國88年開始實施,經過14個年頭,一年約有三萬多件的保護令聲請量;保護令的實施,除法律規定之外,仍需要靠各項制度配合,單單只有有法律是不夠的,因此基金會期待透過保護令總體檢來看實施現狀。今年年初開始,專家們在前置會議中針對目前保護令的現況提出議題,之後再邀請各領域進行焦點團體。焦點團體中邀請社政、警政、司法、律師等專業,進行意見交流,並彙整出四大議題。
議題一:保護令聲請與核發款項間的落差
議題二:保護令核發所需時間長
議題三:精神暴力聲請保護令的困難度
議題四:暫時監護權的取得困難
從司法院的數據,我們發現一年三萬多件保護令聲請量,核發暫時保護令的時間需要17個工作天,通常保護令需要41個工作天,這對於被害人來說無疑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在保護令的核發比例部份,暫時保護令由62.17%(97年)明顯遞增至73.31%(100年),通常保護令由57.7%降低至56.6%。
今年,我們在全台各地舉辦五場次的圓桌會議,針對上述四個議題進行座談,各領域夥伴共襄盛舉。透過案例及議題,不同專業、不同區域的夥伴有機會面對面,針對保護令聲請與核發款項間的落差、保護令核發時間長、精神暴力聲請困難及暫時監護權等,都是探討的重點。會中透過「世界咖啡館」的換桌討論方式,以桌長為首,夥伴們跑堂,透過每次由不同夥伴組成,讓大家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蒐集各議題的策略。
家暴網絡夥伴認真討論
當中有幾個比較重要的策略,其中之一是對法官的在職訓練,各網絡夥伴對法官有很大的期待,希望法官對家暴案件更有敏感度,這是各領域夥伴的期望。除此之外,也透過網絡的經驗整合,各網絡夥伴協助被害人聲請保護令證據整理可以更確實。
保護令制度實施確實也讓許多被害人可以遠離家庭暴力,但仍有許多議題存在,如保護令的核發率、保護令的核發時間等,這些都是對家暴被害人來說很重要的事情;特別如果相對人僅以「高壓控制」看不見的暴力對被害人,這樣無形的控制,更需要我們以更周全的制度及倡議,使這一群不被看見的被害人能獲得真正的保護。
保護令圓桌會議實施現況
弱勢家庭圍爐活動~媽媽,我們希望你也溫暖!
每每整理著孩子的心願禮時,心中總是出現一幅福畫面。
有可愛的小心願、也有難得的奢侈,更有許多我們感動的故事...
努力一手把新竹四兄妹拉拔長大的她,
把一切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們;
而孩子們都看在眼底記在心裡,
所以兄妹們決定,
要把自己難得的心願,許給了辛勞的媽媽,
一起集資為媽媽買件保暖外套
就是希望媽媽不要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