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鼓舞,但不能誤導─內湖人─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5,2019人需要鼓舞,但不能誤導
人是需要鼓舞的!要給他信心、給他支持,促使他勇於嘗試、積極任事,才能達到更好的成效。所以,在學校老師會給學生鼓勵,到職場企業有激勵制度,主管日常會表揚與讚許部屬…在在都是在鼓舞。可以說,鼓舞是主管必要的認知與職責。
然而,我們會看到有些主管積極讚揚部屬,甚至把讚許當口頭禪,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也會讚許有加,讓部屬心情愉悦。日子一久,任何部屬都會了解,這類主管的讚許是廉價品,是沒有真心、沒有價值的口惠。尤其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只感覺非常虛偽、噁心!
相對的,這類「迷信鼓舞、誤用鼓舞」的主管,看到部屬做錯或沒做好的事情,往往只是笑而不語,不會積極指正,讓同仁分不出是非對錯、品質優劣。久而久之,部屬得不到正確的導引,誤將錯的以為是對的去執行。更甚者部屬長期只有讚賞沒有批評,自我感覺良好,而不自覺排斥他人指正。那麼,部門績效豈有改善提升的成效?
這類主管或許會用「應該給部屬尊嚴、面子」的說法,認為應避免在會議中直接挑明錯誤,而應在會後另行指正。但是,實務上除非是很嚴重的事情,否則主管不會勤於在會後溝通指導。主管認為我有個别指正呀!但它產生的現象就像是「大街罵人,小巷道歉」,誰知道?
更何況,當主管不在會議中指正錯誤時,其他與會人員並不知那是錯的,導致產生錯誤認知。或者大家都知道那是錯的,但主管怎會不知?從而認為主管縱容錯誤、不辨是非,而逐漸失去對主管的信任。久而久之,部門的氛圍就是没原則、没是非,是一個不值得待的部門。
所以,鼓舞很重要,但是不能没有是非。
鼓舞很重要,但是不能失掉指導、糾正的功能。
鼓舞很重要,但不要讓部屬淪為無法承受糾正的「草莓性格」。
物極必反,允執厥中,是中庸之道。都不鼓勵而只是一味要求,是不對的!但是,只是鼓舞而不給予部屬指正、要求,也是不對的!做為主管,如何拿捏得宜,是很重要的能力。
(本文取材自「聯強觀念短語」,分享與社區朋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