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政策要徹底理解,才能真正做出「認同」與否的判斷─內湖人─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5,2019觀念、政策要徹底理解,才能真正做出「認同」與否的判斷
每個觀念、政策、理念,背後都有其精神、道理。我們不管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會有很多不同型態的這類事理存在;這是企業、行業、社會,經由經驗累積而淬鍊出來的結晶,也是推動進步提升的主要軸線。
雖然這些觀念、政策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也會有些爭論;但是如果不先「接受」就反射性的排斥,就不會投入時間去理解,形成真正的「認知」,也不會經由實務的體會,而正確判斷是否「認同」。更不可能形成「因認同而持續投入」,而產生有效益有收穫的結果。
在實務上,我們會看到有些人因本能叛逆,而習慣性排斥反對。也有因不願改變,或是因為影響其既得利益;在沒有深入理解下,以「不認同」當藉口,來反對新觀念、新政策。
假如有深入理解體會而「不認同」,就會說出非常清晰且很具說服力的「不認同的道理」,而形成「建設性的討論」。而不是簡單的一句「不認同」,或者在内心上以「不認同」做為「不作為、做不好的理由」來自我開脱。
新的事物,假如能經由「接受、理解、認知、體會、認同、執行、產生結果、享受結果」等過程,才是促成進步提升的步驟。當然,也會因理解體會後確定「不認同」而排拒,這就是真正理性的「判斷與選擇」。
每個人面對各種觀念、政策、制度,進入「接受、理解、認知、體會、認同、執行、產生結果、享受結果」這樣過程的比例,以及經歷這樣過程的品質,有極大的差異。而這也是長期下來產生人的差異、能力差異、職位差異、成就差異、薪酬差異……的關鍵因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怎麼耕耘怎麼收獲。不辨内涵而反射性不認同,影響的只是個人;而好的觀念、政策依然協助那些肯認真理解的人,不斷提升進步。(本文摘自《觀念漫談》一書,分享與社區朋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