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腦力開發的「破」與「立」(2010/02/17)─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24腦力開發的「破」與「立」
文.陳歆怡 對父母而言,只要聽到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如何開發孩子的腦力等話題,恐怕都會心頭一凜,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錯過學習關鍵期」,只盼找對教法延請名師,讓心肝寶貝提早「開竅」。 先聽一個故事:一個媽媽在下班時刻的捷運上斥喝孩子:「我這麼辛苦賺錢,你不好好讀書,花了這麼多錢補習,怎麼還是補出這個爛分數?你實在笨得跟豬一樣!」 由於音量太大,同車乘客都好不尷尬,誰料孩子突然爆出一句:「如果我是豬,那你就是豬母!」哄堂大笑之際,(其實一點也不笨的)孩子趕緊逃到隔壁車廂,徒留母親在原地發楞。 這個真實故事引自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所長洪蘭在「學前教育」雜誌的專欄文章,意在提醒天下父母:「別小看你的孩子,關心與鼓勵,才是孩子最佳的腦力開發器。」 揠苗助長的新聞在台灣社會屢見不鮮,去年10月爆發的台南市「麥得國際心智研究機構」事件──家長花數十萬元送孩子到潛能開發營,結果竟然是用吞火、走碎玻璃等來「鍛鍊心智」──看似極端扭曲,其實只是「潛能開發」論述長期膨脹的冰山一角,也顯示一般大眾對潛能開發的認識有待加強。 大腦理論VS.潛能開發 為了辨別「潛能開發」論述的虛與實,不妨簡單回顧一下大腦/智力理論的發展歷程與兒童教育的關連。 一百多年前,心理學家提出了「智力商數」的概念與標準化的測試方式,以衡量人在其年齡階段的認知能力。 智力測驗的缺點,是忽略了每個人心智狀態的特性及學習策略的差異,直到1983年,哈佛大學教授豪爾.迦納提出了「多元智慧論」的教育理念,認為每個人都具有7種不同強度的智慧組合,包括語文的、邏輯/數學的、空間的、肢體/動覺的、音樂的、人際的及內省的智慧,所以教育者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出受教者的長處,「因材施教」。 近20年來,隨著神經科學的研究進展,先進國家紛紛推動心智與腦的教育研究計畫,並且把腦科學中,有關情緒、發展歷程、動機、荷爾蒙和行為之間的關係等新發現,融入在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上。 迷思與爭議 然而,即便多元智能觀念與神經科學的崛起,對兒童教育的影響已有幾十年歷史,直到目前為止,許多問題仍然常常在教育上引起爭議。其中最常見的包括: 1、「人腦」大部分都沒開發,放著不用太可惜了? 有些幼教業者宣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動用到10%的腦細胞,只有用對方法,才能讓大腦全部派上用場,這就是所謂的「潛能開發」。 對此,洪蘭反駁,「大腦所有部位都有用,且功能隨時調整,不會毫無功能,也就沒有多出來的腦可以再去開發。」不過,大腦的確是「用進廢退」,常用的區塊會增大,久不用的地方則會被別的區域挪用。 舉例而言,美國有個實驗,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來學雜技團的拋球,受試者先掃描一次大腦,再練習到能同時拋接3個球、並持續一分鐘不落地才停止,這時再掃描一次大腦,然後請受試者回去休息3個月不碰觸球,再回到實驗室來掃描一次大腦。 當實驗者把3張不同時期的大腦圖擺在一起,很明顯地看出,第2張圖的頂葉掌管空間運動的地方血流量增多、區域變大;3個月不練習,那個區塊又縮小。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1分天才,9分努力,成功的人不一定絕頂聰明,卻一定都是鍥而不捨、有毅力的人,」洪蘭指出。 2、幼兒3歲前是「學習關鍵期」,錯過了就來不及? 一世紀以前,神經科學的祖師爺雷蒙‧卡哈曾立下一個生物教條:「大腦的神經元,死了就不能再生。」時至今日,儘管科學早已證明這個教條是錯誤的──人腦神經元的確可以再生,人類到老都可以學習新事物,但仍有後繼者執著於探究大腦是否有學習的「關鍵期」?論述的依據是:由於嬰兒期腦細胞間的連結數量(突觸密度)會遽增,並於3歲達到高峰,因此推論這段「突觸新生歷程」或許正是學習的關鍵期。 基於上述,許多業者為了引發父母的焦慮感,故意喊出「3歲定終生」的口號,提供各類標榜提升幼兒智能的課程,讓深怕孩子會「輸在起跑點」的父母忙不迭地花大把鈔票將孩子送去。 對此,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助理教授李崗認為,標舉「3歲」只是噱頭,事實上,孩子的學習或許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重點,但過程是連貫的,而且「一直都很關鍵」──從出生後,所有的親子互動和周遭環境,所有「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相處,都會對孩子帶來長遠影響,但若因此認定「越早學習一定越好」,卻也是一種迷思。 錯誤的開發是一種破壞 很多父母為了要不要送孩子去才藝班而煩惱,李崗則以3個層面做提醒。 第一,父母要問自己的動機,「我送孩子去學,到底是要圓自己的夢,滿足自己的虛榮?還是真的要『開發』孩子的潛能?」 第二,孩子去學的動機又是什麼?他真的很有興趣?學得很快樂、很享受?還是他只是為了討你的歡心勉強去學? 第三,老師的上課方式如何?是鼓勵自由和創意的?還是訓練式的? 對於幼兒才藝班氾濫,李崗強調,人類的學習是從「統整」慢慢過渡到「分化」,例如四、五歲正是孩子感官快速發展的階段,但這時的學習應該以「綜合式」的基礎訓練為主,例如帶他玩可以邊唱邊跳邊做角色扮演的「唱遊」,讓他的聽覺、視覺、觸覺和肢體一起活動,同時探索自己和別人之間的關係,而不一定是乖乖坐在高椅上彈鋼琴,更不應強迫孩子「關閉」其他的感官,而讓他覺得枯躁難耐。 3、「潛能開發」很專業,因此應該由說得出一套理論的專業者提供? 這其實是關於潛能開發的最大迷思。不分國內外,越來越多教育專家提倡:良好的家庭生活與親子互動,才是促進孩子腦力發展的最佳途徑。 「從腦神經學的角度來看,記憶、創造力、理解力是同步發射的神經迴路,而到處跑、到處玩的經驗正能夠促進神經連接的密度。」洪蘭如是說:與其奔波補習、勞民傷財,不如放手讓孩子盡情嬉戲,探詢自己熱愛的活動,「孩子的天職就是玩耍,青春一定要留白!」 而現代家長與其迷失在琳瑯滿目的潛能開發產品及課程中,不如拿回時間與自主權,好好聽孩子說話,抱著孩子說故事,讓孩子在愛和關懷中長大,有了安全感和自信心,自然能放手去探索這個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0年02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