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山水心燈」台灣館(2010/05/12)─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24「山水心燈」台灣館
文.林欣靜 5年一度的世博會,素有「建築界的奧林匹克」之稱,因為在這場華麗盛會中,建築本身就是一種最有力的視覺語言,肩負著向參觀者傳達各國價值訴求的重要任務。 面對「史上規模最大」的上海世博,即使2008年全球甫遭逢險峻的金融危機,各國政府仍然咬緊牙根投入大筆經費籌建國家館,除了希望在展期中行銷國家形象,同時也為拓展中國市場鋪路。 對於台灣而言,參與世博更有重返國際舞台的積極意義。由於台灣館面積小、納客量有限,建築師李祖原特別提出了「建築媒體」的概念,意即建築本身就是一座燦亮的多媒體舞台,即使無法入館參觀的民眾,都能透過遠觀,欣賞玻璃天燈聲光俱佳的展演,將美好的台灣意象牢記於心。 和眾多傾國之力投資、展館面積動輒廣達6,000~7,000平方公尺的各國家館相較,受限於中共官方「特殊關照」的台灣館,建地面積僅有658平方公尺,展示面積則為1,400平方公尺,只比香港館及澳門館(均為1,000平方公尺)稍大一些,卻又正好和園區內最「龐大」的中國館比鄰而居;加上遲至去年7月中旬才簽約參展,該怎麼在極有限的時間與預算內,為看似「渺小」的台灣館凸顯氣度?也成為統籌者貿協最棘手的難題。 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指出,根據精算,在6個月展期中,台灣館內最多只能接待70萬名訪客,意即每100名來世博會的民眾,大約只有1個人有機會入館參觀!但另一方面,台灣館的區位極佳,正位於「A片區」入口處、世博主要幹道「世博軸」之旁,意即當正式開展時,熙來攘往的參觀人潮百分百必定會經過台灣館。 「早在決定參展之初,我們就確立了一個原則──台灣館一定要『小而亮』、『小而大』,並且要『內外一樣好看』,遊客即使不入館參觀也會驚豔於它的風采,」王志剛說。 建築即媒體 為了符合這樣的考量,台灣館設計者、知名建築師李祖原早在競圖之初,就與知名廣告人范可欽,以及國內首屈一指的立體影院規劃公司「躍獅影像科技」組成團隊,合力發想了「山水心燈」的規劃方案。 在團隊的創意激盪下,台灣館實現了建築外觀與多媒體演繹緊密結合的「建築媒體」概念,最後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展館成品,包含刻有代表玉山、阿里山、陽明山稜線的「山體建築物」,以及兼具本土文化內涵及多媒體展演功能的「玻璃天燈」等兩大元素。以下是3大聚焦重點: 1、絕無重覆的影像流轉 宛如晶瑩鑽石包裹著一顆明珠的玻璃天燈,外觀依時間、依角度而不同,變幻莫測。而它的巧妙可以抽絲剝繭層層透視: 第一層(外層)的天燈燈幕,是由854片大小不一的玻璃組合而成,並在玻璃上貼合了由群航科技研發的「通電調光薄膜」。總面積達1萬5,000才(一才約30公分×30公分)的通電薄膜,透過電壓控制,可以隨心所欲調整為「透明」、「霧狀」、「半透明」等多層次變化。 第二層則是重達130萬噸、造型宛如溫潤明珠的「天燈燈球」,球面鋪滿了由光磊科技贊助的100萬顆LED燈泡,可輪番放映各種影像,是遊客「觀看台灣」的窗口。 天燈燈幕與燈球球面的展演影片,則由貿協委請躍獅影像科技、方合廣告和國立故宮博物院等3大團隊製作,主題涵蓋「會呼吸的建築」、「繽紛台灣七彩篇」及「華夏百寶篇」等3方面,包括台北全景、蝴蝶蘭、腳踏車、晶片面板、野柳女王頭、年貨大街、川流不息的車陣、服務全球的慈濟人、棒球比賽的熱情觀眾,以及故宮的「坤輿全圖」、「清明上河圖」等珍貴館藏,都一一現身,甚至還有蝴蝶從LED燈球翩翩飛出、停歇在玻璃外牆上,或是阿里山小火車在內外燈幕間穿梭等立體影像。 2、全新觀影體驗──全天域球幕劇院 外觀光影幻魅莫測,直徑達12公尺的明珠(天燈燈球)內部也別有洞天。 購票入場的觀眾,首先會乘坐電梯來到4樓燈球內部,觀看解析度高達8K的4D、720度全天域球幕劇場。(1K為1024x1024像素,8K即為8192x8192像素;4D即3D加上感官體驗。) 「全天域球幕劇場的特性,就是它可以進行水平加上垂直、共計720度的全方位展演。當參觀者站上貫穿其中的空橋,現場的12台投影機與8聲道立體音響系統,將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傳來畫面及聲光特效,絕對是一般觀眾從未經歷的觀影經驗!」台灣館展演總製作人、躍獅影像科技總經理吳菊極有自信地說。 全天域劇場的影片製作,則請來台灣知名的紀錄片導演賴豐奇執導,他以「自然城市」為題,在長約4分鐘的影片中,具體呈現台灣人期待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 影片的另一特色是「4D」,意即在3D立體影像之外還加上即時的感官經驗,「當影片出現森林或蘭花時,現場就會搭配芬多精及蘭花香氣;看到海豚跳躍時,觀眾也能立即感受海水飛濺的快感,非常有趣!」 3、點燈水台及奉茶禮儀 觀眾「從外而內」驚嘆完台灣館的多媒體展演創意後,緊接著則是極具本土特色的「點天燈」體驗。 當然,受限於安全考量,所謂的「點燈儀式」是以電腦動畫代替,但製作團隊仍很貼心地在各種小細節上營造「真實感」。 首先,「點燈水台」的底座,乃是一個注滿太平洋海水及日月潭潭水的雙重環狀水池,水池中央豎立著玉山特有的玫瑰石,觀眾點燈時就彷彿置身於台灣「大山大水」守護相伴的情境中。 每梯次參觀的40名觀眾,還可在40座燈台的觸控螢幕上,自由選擇由台灣網友票選的「國泰民安」、「經濟騰飛」、「環遊世界」等12句祈福語;當按下觸控鍵的那一霎那,天燈影像就會即時投影在LED燈球上冉冉飄升,非常具有「替代性」的滿足感。 點燈儀式之後,台灣館的參觀動線也將告尾聲,最後一站的城市廣場,則是由多位南投工藝家以竹編技法創作的巨型大樹組合而成,當觀眾集結至「大樹下」納涼時,將有由2,137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16名台灣「親善大使」,端出阿里山高山茶來「奉茶」。末了,觀眾還能將手上這對天燈造型的精緻瓷杯當作「伴手禮」帶走,充份展現台灣人的好客誠意。 「台灣因『心』而大!」──這是本屆台灣館令人印象深刻的宣傳語,也是我國及台灣館處境的最佳寫照。雖然籌措時間緊迫、展場面積有限,但台灣團隊將士用命,必將讓這座「山水心燈」,在上海世博舞台上綻放璀璨光芒!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0年05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