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殘破山河冒綠芽──阿禮部落的生態旅遊(2010/09/29)─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24殘破山河冒綠芽──阿禮部落的生態旅遊
文‧李珊 位於中央山脈最南端、霧台鄉最深處的魯凱族古老部落──阿禮,近年努力推動生態旅遊,深獲國外背包客、及賞鳥賞蝶人士青睞;莫拉克風災後,占阿禮村1/2區塊的「下部落」已不堪居住,但「上部落」仍算安全,原先32戶居民中,有10戶居民不畏山塌路斷的不便,決定留鄉發展,以低度開發、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持續經營一種以保育為主軸、並提供部落生活與文化體驗的生態旅遊。 這種小而美的生態旅遊是否是大型風災後,留鄉原住民的生機和部落永續發展的新模式?阿禮的經驗已開啟了一線希望。 費盡千辛萬苦到達的地方,果然令人印象深刻! 為一睹阿禮風采,7月初記者央求正在屏東榮家「汛期避災」的阿禮生態旅遊核心人物包泰德夫婦陪同一塊兒上山。沿台24線向西行,過了三地門進入霧台鄉後,一路是陡峭坡路,顛簸一個多小時,經過伊拉、神山部落和霧台村後到達吉露村,一片大崩壁阻斷前進的路,此地距阿禮還有6公里,須步行1.5小時才能到達。沿路經過幾處大坍方,有大小落石「掛」在山壁的,屏息以小跑步快速通過,也有一、二座崩壁已經崩到岩盤裸露再無可崩的,便安然踱步通過。一路上包泰德拎著上山的食物默默行走,頗有魯凱人的內斂「悶騷」味,他的客家太太古秀慧背著相機悠閒踱步,看到美麗的花草昆蟲就蹲下來捕捉鏡頭。 人間仙境 近中午時抵達海拔1,300公尺的阿禮,映入眼簾的是個幽靜、遺世獨立的村莊。整個「上部落」的屋舍沿坡地而建,大多是一般的水泥磁磚樓房,偶有幾戶石板造型或貼牆的美麗房舍;來到有300年歷史的大頭目家石板屋前,屋前大片廣場是族人舉行慶典儀式的場地,屋子高度只比人身略高,由石板堆疊出厚厚的牆,牆面有幅百步蛇盤踞在「巴冷公主」身軀上的雕刻及「阿爸禮握手」的家屋名,頭綁紅蝴蝶結的人頭圖騰在石牆高處一字排開,彷彿守護者模樣凝視著部落。「百步蛇是魯凱的祖先,蝴蝶結象徵資源的連結和部落的團結,都只有當家頭目的家屋才能以此裝飾,」古秀慧說。 走在阿禮路上,空氣中散發寧靜清澈的氛圍,從上部落到下部落的陡坡上種了許多紅肉李,但因為不懂行銷包裝,以前都是自用或任其自生自滅,「這兩年才開始用糖加以發酵,做成紅肉李露飲品,對心血管很好,滿受遊客歡迎的。」古秀慧說,阿禮過去都是種植小米、芋頭、玉米等雜糧,自給自足,族人幾乎沒有以農業營生的,山上也沒有其他賴以為生的產業,因此三百多位村民中,85%都到外地工作求學了,留在山上的僅有四十多人,大多是老人。 落葉歸根 說起做生態旅遊的淵源,包泰德十多年前結束「都市流浪」的打工生涯回到家鄉後,曾嚐試種植蔬菜、辣椒及愛玉、甜桃等經濟作物,但不是被颱風颳得血本無歸就是成本過高不賺反賠,一直跌跌撞撞;大約6年前台灣山區部落吹起「休閒產業」風,他們發現許多遊客因到霧台藝術村遊玩時「誤闖」阿禮而欣賞不已,於是轉向休閒旅遊的方向。 民國97年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受縣府委託前來輔導,導入以保育為主軸的「生態旅遊」,使他們對未來前景更具信心。 「阿禮有非常雄厚的生態旅遊潛力,」陳美惠表示,在自然資源上,阿禮位於雙鬼湖(大鬼湖、小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的入口,鳥類、昆蟲、哺乳類,動物資源豐沛;文化資產更是珍貴,整個西魯凱中過去「逃過」日本和國民政府遷村「迫害」的,只有阿禮和鄰村的吉露。 莫拉克風災後,吉露因地基滑動,需整個遷村,阿禮的「上部落」便成為目前魯凱族人能居住的唯一據點,部落裡的頭目家屋就是一座活的博物館,石板家屋裡面有「魯凱三寶」——陶壺、琉璃珠、銅刀,家屋下有前3代大頭目家的墓葬穴(魯凱人過世後,均以蹲坐方式葬在屋內石板下),還有說不盡的頭目家族故事。而當地人和大自然還有各種緊密相連的生活關係:例如採行不施用農藥和化肥的自然農耕法,運用石板做桌椅、地板,居民的「傳統智慧」保存遠勝於許多原鄉。 愈挫愈勇 先天條件具足,加上族人認同生態旅遊,努力進修相關知識,口碑逐漸傳開,遊客幾乎沒有間斷;然而就在生態旅遊漸入佳境之際,不幸碰到莫拉克,飽受驚嚇之餘還得面對是否劃入「特定區」和隨族人遷去長治基地的天人交戰。 魯凱是一凝聚力強、強調集體行動的民族,今年初多數「上部落」族人決定伴隨家園已毀的「下部落」族人一起遷村下山,只有這10戶因為長期在部落奮鬥,對土地的感情深厚,最後仍決定留在美麗的原鄉。 「莫拉克過後2個月,台24線公路才搶通,雖然山上沒電,還是有很多朋友一直問什麼時候再開始營業,就算烤火、點蠟燭,他們也願意來!」古秀慧說,這麼多熱情老客人的支持,也是促成他們留下來的力量。 「環境雖然變了,但生態旅遊本來就是以生態為主體的旅遊方式,」陳美惠說,莫拉克正可提供機會,讓族人和來客省思:人應該怎樣順應環境變化而改變,什麼時候可以作為?如何作為?又什麼時候應該停工收手,謙卑地把掌握權交還給自然? 在這種思維下,留居戶決定7 ~10月颱風季節不對外開放,即使季節對、但天氣不好也得關門。至於吉露到阿禮這段6公里長的公路既難以修復,就乾脆請遊客從吉露步行進來,實踐真正低度開發的生態旅遊精神。 在地培力 陳美惠表示,災後生態旅遊的條件更加嚴苛,族人必須培養「好幾把刷子」才能永續發展,因此今年4月起她向林務局爭取到一個實驗計畫,延請5位留居的村民在鄰近的雙鬼湖保護區擔任監測員,包括動植物數量及活動狀況的監測、災後崩塌地植物的恢復情況,以及土地裂痕蝕溝的大小異動等等,每月支付固定工資。 「這樣做,除了提供在地人基本的生計,對山林保育更是一大利多。」陳美惠說,由於在地居民熟悉環境又有地利之便,可以經常監測,累積豐富資料,效益極高,而經過這樣的「培力」,居民會更體認山林保育和部落永續發展息息相關,也培養出對環境變化的高度敏感,「山老鼠」就難在山區上下其手。 「在環境如此惡劣的狀況下還願意留下來,一定是真心愛山的人。」陳美惠說,這類愛山的居民若能和政府建立夥伴關係,共同守護山林,不但創造原鄉的就業機會,更可培養原民未來自力經營社區的能力,堪稱政府、部落和山林的三贏。在台24沿線上,目前三地門鄉中的三地村、達來村,和屏51線上的德文村等,都還保有山區部落生活,這種整合環境監測和生態旅遊的模式值得大力推廣。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0年09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