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金馬獎:帶動華語電影的巨輪(2013/12/11)─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24金馬獎:帶動華語電影的巨輪
文.滕淑芬╱張瓊方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工作者最榮耀與溫馨的回憶片段。 旅美導演李安在紐約當了6年的「家庭煮夫」,終於有機會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推手》,1991年他回來參加金馬獎,雖然在最佳導演的項目上敗給了楊德昌,但卻獲頒一座評審團特別獎。 想起在紐約拍片的辛酸,典禮後他拿著獎座,就在國家戲劇院的路旁哭了起來。「覺得很感動,因為大家對我蠻好的,給我一個鼓勵。」這一座獎,平復了他多年沉潛的電影夢與等待的辛苦,彷彿一切都值得了。 華人世界的奧斯卡 創立於1962年的金馬獎,是全世界第一個華語電影獎項。 如今兩岸三地,台灣有「金馬獎」,香港有「金像獎」,大陸有「金雞獎」,雖並稱為華語電影的3大獎項,但香港金像獎仍以港片為主;金雞獎也只准大陸電影參賽,唯獨金馬獎廣納所有華語電影,堪稱是華語世界的奧斯卡。 金馬獎在華語電影的地位,從報名參賽的影片越來越多,即可看出。2013年金馬獎的參賽影片多達265部,創下歷史新高,也是最多海外華語電影參賽的一屆。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表示,近幾年中、港、台電影都有許多外籍工作人員參與,華語電影產生急遽變化,跨地域合作已成為重要常態,也超出以往我們對華語電影的認識。 「很多人以為金馬獎是台灣辦的,就應該多給台灣電影鼓勵,那就把格局和視野做小了。金馬獎之所以被稱為華人世界奧斯卡,就是它的公正性所帶來的榮耀。」聞天祥說,1980年初,從香港電視劇跨足電影的港星周潤發,曾連續3屆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85年首度以《等待黎明》榮膺金馬獎和亞太影展雙料影帝,周潤發的演藝生涯才打出一片天;梁朝偉的第一座影帝也是金馬獎給的;更別說張曼玉、鍾楚紅、梅艷芳等人都因金馬獎而確立了演技實力的地位。 長江後浪推前浪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史的紀錄,這部大書也反映出近半世紀台灣社會的進程與演變。 「金馬」以在金門、馬祖前線作戰將士堅毅的精神為名。在「反共復國」的年代,帶有不少匡正人心、教忠教孝的意識形態。 初期金馬獎有一套明文規定的評分標準,按主題意識、導演風格、演員技巧、攝影與編劇技術等項目評分,選出最佳影片與個人技術獎項。 但也曾發生過不按牌理走的現象。「如果以主題意識為重,第2屆最佳影片應該頒給《吳鳳》,而不是《梁祝》,」聞天祥說,當年一派評審支持《吳鳳》,另一派支持《梁祝》,兩邊互相拉扯,最後《梁祝》勝出,但為了對《吳鳳》有所交代,於是頒一個特別獎給《吳鳳》。 1960年代以中央電影公司和李行為主導的健康寫實風成形,其間雖仍有不少宣傳意味濃厚的政策片,但本土寫實色彩已灌注在當時的電影風格中。 影評人黃建業在公視《藝文大道》節目中,分析金馬獎與台灣電影的關係,他說,尤其是李行導演,標示出一種嚴肅的專業倫理,他和中影的合作穩固了產業對電影的專業感,也開啟了1970年代愛國片、文藝愛情片產量最豐富的台灣電影黃金時代。 直到1983年,由胡金銓、李行、白景瑞3位資深導演執導的3段故事《大輪迴》,票房竟然輸給了3位新導演的《兒子的大玩偶》,這一戰終於讓李行承認「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事實。 黃建業表示,新舊世代接棒,但可惜,電影專業並沒有往上發展,產業沒有升級,台灣電影產業在1970年代末就露出衰敗跡象。新電影雖然在1980年代建立了文化藝術性,但新電影工作者一直都是單打獨鬥,由於產業基礎薄弱,也形成很大隱憂。 台港電影新浪潮崛起 此時《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等社會寫實電影,片中穿插台語、客語等地方語言,對金馬獎也是一大挑戰。 聞天祥指出,金馬獎在未開放使用方言前,已有小小放水,例如《兒子的大玩偶》,由侯孝賢執導的那一段,都說方言,到了《戀戀風塵》全片幾乎都以閩南語發音。 1983年是新電影走向藝術高峰的分界點,但後來幾部作品的票房卻異常慘淡。「然而,金馬獎評審已經慢慢認清新電影浪潮對台灣的意義了,」黃建業說,1989年《悲情城市》在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拿下金獅獎,更是台灣電影重要的里程碑。 台灣電影在歐洲影展大放光芒,但自1995年起,就出現後繼無力的現象,反映在金馬獎上的是,連續5年台灣電影都和最佳劇情片無緣,發行與票房也明顯走下坡。 此消彼長,香港和大陸電影如《甜蜜蜜》、《天浴》、《千言萬語》等片趁虛而入,打破過去台、港電影平分秋色的態勢,開始以壓倒性優勢橫掃各大獎項,金馬獎成了許多香港導演與演員「黃袍加身」的管道。對他們而言,金馬獎不僅是重大的肯定與榮耀,知名度與聲望也從此不同。 搭起籌資橋樑 電影是燒錢行業,為了讓好故事、好劇本能出現在大銀幕上,2007年金馬執委會就開辦「金馬獎創投會議」,開啟電影前端播種的工作。 金馬電影學院是侯孝賢主席為培育華語地區電影人才,號召世界各地有潛力的年輕短片導演,再邀請國際知名導演與名師來指導的專業修練所。 聞天祥指出,金馬創投會議為欠缺伯樂賞識、但有潛力的作品和作者,與來自世界各地對華語電影有興趣的投資人,搭起一座橋樑。雙方個別預約會談,從第一年102場,年年倍增,2012年已多達591場。 相較於上海創投會議有題材、國籍限制;香港創投以亞洲為範疇,沒有語言限制;金馬創投則以華語片為目標,明確符合金馬獎的精神。 金馬創投會議2013年堂堂邁入第7屆,成果豐碩,像2013年金馬最佳劇情片的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由29歲華裔導演陳哲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就是2010年入選的創投案,他也是金馬學院的學員。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在金馬評審記者會上,美聯社記者向李安提問,金馬獎雖然是華人世界的盛會,但國際知名度仍不高,該如何提高金馬獎的影響力,讓好萊塢看見? 「不用刻意宣傳,我相信華語電影市場將在10年內超越好萊塢。」李安自信地說,全球華語人口是英語人口的4倍,華語電影市場會比好萊塢大,金馬獎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擴散。這些自然就會發生,不需特別去做什麼。 香港導演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裡有句經典名言:「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金馬有高峰、有低谷,有風雨、有轉折,但半世紀的軌跡,始終駐足華語電影人的心中,令人念念不忘。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3年12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