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如果李白有臉書 樂善國小陳維士(2015/07/01)─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3,2025如果李白有臉書 樂善國小陳維士
文‧陳建瑋 圖‧林格立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老師在黑板上寫下詩人李白的經典詩句,正在解釋詩中意境時,台下的小學生便舉手發問了:「為什麼要寫詩啊?唐朝的人很閒嗎?」當場讓老師傻眼。 唐詩、宋詞、元曲都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經典,更是中文藝術的精華,然而距今千年以上的時空差異,讓習慣了網路、手機、平板電腦的小學生難以理解,也提不起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桃園市樂善國小的陳維士老師,竟然讓李白復生,跟現代人一起玩臉書、拍照打卡樣樣來,原本興趣缺缺的學生,態度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到底其中有何樂趣? 點開李白的臉書,動態時報上寫著:「和好友一起喝酒聊天真是太開心啦!和孟浩然─1小時前」杜甫立刻按了讚,並留言,「喝酒竟然沒找我,真不夠意思!」 左半邊的基本資料欄看了更驚人,出生年代是西元701年,工作經驗是唐朝翰林學士,目前則是專職詩人,好友包含杜甫、孟浩然、吳指南等,就和現代的臉書使用者沒兩樣。 李白當然不可能上演穿越劇,玩起臉書,這些其實都是樂善國小5年級小朋友的作業,起因全來自學生的一句發問:「詩人都沒事做嗎?為什麼要一直寫詩?」而引發老師陳維士的一番創意。 和李白有約四部曲 「你們現在吃飯、出去玩也是在發臉書動態,唐朝又沒有臉書,他們只好用自己的方式來記錄生活。」陳維士老師一邊說明,一邊拿出他準備好的臉書表格,「想像一下,如果李白有臉書的話,他會怎麼玩?」陳維士話說完,學生們一開始還瞪大眼睛不知道該如何動筆,但沒過多久就進入狀況,一張張李白的臉書陸續出現,課堂上也充斥著歡笑聲。 同樣一句話,換個方式說,效果卻會大不同。經過李白臉書的活動後,學生已習慣這種教學方式,因此陳維士繼續推出後續的課程,包括模仿古人寫作唐詩、自己動手製作立體書,以及最後的作文題「和李白有約」,學生參與度超高,讓陳維士也吃驚。 陳維士說,用臉書教學的創意其實是他無意間看到有個國中老師,在教台灣歷史時,利用臉書的方式,製作鄭成功、沈葆楨等人物,陳維士便隨手記下了這個點子。恰好這學期的國語課教到唐詩,他發現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有時間、地點、也有抒情兼寫景,剛好吻合臉書打卡拍照、寫下心情動態的模式,於是就設計了這一整套和李白有約的課程。 和李白有約四部曲結束後,陳維士又舉辦了一場效法白居易、司馬光的「真率會」,在會上詩人們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去除繁文縟節和鋪張浪費,強調「簡樸真率」故而得名。 樂善國小以飲茶代替飲酒,學生們輪流上台,朗讀自己之前仿作的唐詩,經由校長評判,如果作得好的,便可獲得一杯茶飲。害羞不敢上台吟詩的學生,則玩起角色扮演,有人在旁搧風、遞茶水、當衛兵,也能自得其樂。 會上還玩起「水中撈月」(在小型球池中找出黃色的月亮球)、「貴妃捧硯」(捧著粉筆盒伺候上台寫字的人)等跟李白有關的典故,親身體驗後,學生自然印象深刻。「不管考試會不會考,這些東西學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陳維士說,接下來課程進入古文明,他透露將會仿效電影《古墓奇兵》的方式,設計尋寶遊戲,讓學生實際體驗金字塔、兵馬俑,並感受古代帝王的權威與神秘。 由於課程活潑有趣,學習效果又好,經媒體報導後,讓臉書上的李白紅了好一陣子,許多外校的老師,也紛紛效法這種創意教學方式,陳維士說:「其他老師做得比我更精緻、玩得更棒,我非常樂見自己的創意能分享出去。」 學習的關鍵:生活體驗 隨著教師社群與聯繫網路日益發達,臉書題材在教育領域中愈來愈常見,今年大學學力測驗才出現李白低頭滑手機的插畫考題,最近又有一位成功高中的歷史教師,在段考考卷中用臉書出題,顯見許多教師同樣體悟,要讓學生了解過去,必須要從現在的生活經驗著手。 許多事情在課堂上很困難,放到生活中卻變得很簡單,陳維士舉例:有一位學生,數學成績不太好,百位數的加減常常還會算錯。 但是有一天他發現這名學生跟同學在玩卡牌遊戲時,計算戰鬥力卻一清二楚,「我這張牌攻擊力2,500,加上這個魔法會變2倍,所以是5,000,比你多800,這回合你輸啦。」聽著學生清楚的說明他的計算過程,陳維士心想,百位數的計算都會算錯的孩子,怎麼玩遊戲時連千位數的乘法都會了?於是他展開更龐大的計畫,運用現在正熱門的遊戲──密室逃脫,將學科知識融入其中。 陳維士把教室設計成一個密室,學生輪流進入挑戰,解開所有謎題之後,才能獲得鑰匙逃出。 只見題目卡上,一長串的外星文字,原來是對應到注音符號,仔細比對解碼才能看懂真正的問題。問題包含了成語接龍、英文單字、找地圖等,每過一關才能獲得一個數字,這些數字組合起來,對應到教室後方的置物櫃號碼,裡面就藏有能夠成功脫逃的鑰匙。 這場遊戲結合國語、數學、英文、自然、社會五科的基礎學科能力,同時也考驗學生的反應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孩子玩到一半會鬧脾氣,大喊著不要玩了;有些則向老師撒嬌求救,希望能獲得提示。 「慢慢想,再多想一下,沒有這麼困難。」陳維士則用和緩又帶有威嚴的語氣,鼓勵學生解題。 其實現場不只學生,還有一堆學生家長,也正費盡心思地解題。原來這場活動,是這學期的「親職日」,陳維士邀請到校的家長們與孩子一起闖關,一方面了解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同時也培養出革命情感,拉近親子距離。 在教室之外,更重要的東西 將屆不惑之年的陳維士,對教育有著豐富的想像。 「很多學生上了國中之後,就容易走歪,因為缺乏穩固的根基。」陳維士說,小學老師還能夠用權威,讓孩子不會過於偏差,但這不是根本之道。「擁有健康的生活環境與學習心態,才是關鍵。」 中原大學機械系畢業的陳維士,在學校參加服務性社團、帶營隊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很喜歡與孩子相處,同時也自覺對小孩頗有一套,因而進修教育學程,取得教師資格。 經過多年的教育現場觀察,他發現不少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之後,就撒手不管了,甚至有時候老師主動連絡家長都找不到人,讓他感嘆:「真正的怪獸家長不會來學校咆嘯,而是避不見面。此類家庭裡的孩子,最容易走歪。」 他認為教育不是看成績或分數可以決定,而是一個更長遠的過程。「今天坐在這個教室裡,你覺得大家都一樣,6年以後卻可能分散在台灣各處、念著不同科系、或是在工作。」陳維士在課堂上常對孩子這樣說,「別以為你和你旁邊的同學永遠都一樣。」目的就是讓孩子維持學習的動機。 而要能讓孩子在學習的路上走更遠,家長的態度是關鍵。陳維士除了挨家挨戶到每位學生家裡拜訪之外,學期末,他還出了一張「給家長的考卷」,題目不難,包括孩子今年幾歲、就讀幾年幾班、老師叫什麼名字;比較困難的則是寫出一個孩子今年在數學課學習的單元名稱,以及孩子在班上最好的朋友的名字。 「我本來是希望孩子自己出題讓家長作答,但是他們都不敢,怕被家長罵,只好由我來出題。」陳維士笑說,發考卷時,自己也滿擔心家長會不願配合,班上不少學生也認為父母會拒考,還有人說「一定會挨罵」。 沒想到成效出奇地好,不但大多數家長都配合作答,成績也都很好,「我想應該有很多題是小孩子偷偷給答案的吧!」陳維士笑說。 當然,分數並不是重點,這份考卷的意義在於,讓家長有機會進一步了解孩子,甚至讓平常不太跟孩子聊天的家長,有一個開口的機會。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會覺得這些題目應該很簡單,但如果家長答不出來,難免也有些心酸,畢竟這些都是與孩子切身相關的基本常識。許多家長也因此親自到學校跟陳維士道謝,因為這份考卷,讓他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跟孩子漸行漸遠了。 用創意玩教育,從教室裡玩到教室外,從學校到家裡,陳維士相信只要持續付出熱情,就能在孩子眼裡看見火花。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5年06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