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好想工作」的一天(2015/07/29)─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21,2024「好想工作」的一天
文‧張瓊方 圖‧莊坤儒 人口密度、環境空間都不若台北都會緊張的南台灣,可有共同工作空間的需求?此一疑惑在好想工作室得到解答。 鄰近台南大橋火車站、奇美醫院、南台科技大學的「好想工作室」,營運半年多來,在創辦人吳展瑋的帶領下,有了鮮明的個性與獨特樣貌;在這個空間裡工作的進駐者,彼此間維持著可以是伙伴、又各自獨立的關係。 好想工作室的這種發展模式,引發各界好奇。 在夏日炎炎的台南,有一個涼爽、舒適、24小時歡迎光臨的工作空間,每個月酌收1,500元月租費,聽來彷彿天方夜譚。 租金便宜,配備卻絲毫不馬虎。35坪的空間裡,4張大木桌各據一方,再搭配12張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座椅;一旁還有可以小憩休息的沙發區、討論區;一整面牆黑板,可投影、記事;中間的矮櫃,可推移,也可變身講台;此外,會議室、廚房、淋浴設備一應俱全。 這裡的設計、氛圍與制式辦公室全然不同,給人一種自在、又「好想工作」的Fu。 我想工作的地方 「我相當堅定,自己的人生一定要走上創業之路。」74年次的吳展瑋,自美學成返台3年,先後在成功大學任教、TMI台灣創意工廠擔任工程師,去年7月,決定回家鄉台南創業。 創業需要一個工作的空間,吳展瑋剛回台南時,走訪了三、四家工作空間,都不是他要的感覺,於是乾脆自己下海經營。 「這裡就是我想要工作的環境!」吳展瑋對於「好想」的簡明設計相當滿意。他表示,很快地又有3~4家共同工作空間會陸續成立,估計到今(2015)年底,台南可能就會有10家這類的工作空間,但他相信,「好想」一定與眾不同。 「每個空間都應該要有自己的主軸。」吳展瑋本身是資訊工程師,因此,工作空間裡特別歡迎資訊工作者或設計工作者進駐。 相較於北部商辦林立,南部相對而言較少,新創團隊往往得辛苦找可以營業登記的地方。吳展瑋表示,「好想」可以提供進駐者進行營業登記,不過,依照國稅局規定,營業項目不能重疊。 避免在家耍廢 或許有人認為,資訊業到哪裡都能工作,何不乾脆在家工作?哪需在外租空間? 吳展瑋指出,在家工作,誘惑太多,干擾太多。「工作地點有一點路程是好事,即便是三、五分鐘也能轉換一下心情,從居家的心情變成工作的戰鬥心情。」 根據吳展瑋觀察,會來空間工作的都是當地人,且都不會住太遠,「半個小時以上的車程就會讓人懶惰,不想來。」他說。 今年1月初,第一個進駐好想的丁家麒一語切中要點:「我待在家裡會耍廢,到『好想』才能集中精神工作。」 丁家麒,26歲,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目前一邊接家教,一邊自學程式設計。 「我沒有程式背景,自學很孤單,出來跟人接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丁家麒說,自學到某一個階段,如果沒有對象可以討論,很容易失去動力。為了打破獨自在家面對電腦、沒有回饋的困境,他每天騎20分鐘摩托車到「好想」與大家一起工作。 「看到有人跟我一樣,比較放心。」丁家麒說,畢竟自己選擇的路與一般人不同;目前他正積極接案累積作品作為「經歷」,打算今年暑假上台北找工作。 在這個充實自己的過渡時期,丁家麒認為「好想」是最好的選擇。「這裡有同好,又自由。有些地方進去得寫企畫書,可我還在學習階段,哪來的企畫書?」 公、家分明有人已經成功創業,有了自己的公司,還是每天進來好想圖清靜。 76年次的葉濃,兩年多前創立了「挪亞資訊」,專營網站與型錄設計。公司旗下有10位員工,但身為老闆的他卻天天跑到車程10分鐘外的好想工作室上班。 葉濃說,公司就在住家樓下,「住辦合一」讓他覺得有點膩。「辦公室、住家不分開真的很麻煩,有時候我媽煮菜剛好沒醬油,就叫我去買;下午3點還切個水果給我吃,這些都會干擾我工作。」葉濃笑說。 葉濃每天上午跑完在外拜訪客戶的行程後,一定會進「好想」,在沒有家人、員工干擾的環境裡處理一些事情。 「我是做設計的,換個環境可以激起一些靈感與不一樣的火花。」葉濃表示,也曾試過去咖啡館工作,但咖啡館裡人來人往、聊天說話,對工作者而言是莫大的干擾。而且,在咖啡廳,上個廁所,電腦、包包擺著不放心;帶走,可能上完廁所回來,位子就被收走了。 曾在公辦育成中心擔任顧問和講師的葉濃也不考慮進駐育成中心。他表示,育成中心除了付租金,還得付顧問費,每個月約三、四千元,但中心提供的法律、財務與行銷諮詢服務,對已創業的他而言沒有用處,卻仍得繼續繳費。 相對地,共同工作空間有門禁管制,環境安全、舒適,又讓人安心,混亂的思緒得以在此重新整理,又有機會在這裡遇到、認識很多人。「我日後打算再讓二、三名員工進駐這裡工作。」 遠端工作者的落腳地 蔡明勳是一家香港公司(UHOO)的遠端工作技術長,該公司主要生產居家偵測機器,偵測二氧化碳的含量、溫度,透過APP及時回饋;出遠門時可偵測火災。 蔡明勳之前在工研院工作,今年3月底從工研院離職,當起自由工作者,由於案量很多,於是自創「雅匠科技」,找群夥伴一起工作。 除了香港公司和自己公司的工作外,蔡明勳像八爪章魚一樣,還分神推兩個案子。其一是客製化明信片。以美國、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為市場,明信片在當地輸出、印刷、寄送,減少國際運送的風險和郵資。這個平台也可以提供攝影者在上面賣照片。預計6月底開發完成。 其二是與嘉義南華大學教授合作的農產販售平台,小農直接販售、運送,讓食用者可以吃到安心農產品。 「因為我還有小孩要照顧,所以每天早上8點工作到下午6點,有時候跟國外討論有時差問題,所以必須晚上在家裡等孩子睡了之後討論。」他說。 身兼多職的蔡明勳,長期進駐好想工作室,有如公務員般,每天朝八晚六,從不缺席,為的是躲避家中年幼的孩子。「我們這種工作型態,其實在哪裡工作都沒差。但我不能在家工作,不然2歲半的兒子會一直『盧』我跟他玩,最近老二出生,更是沒辦法待在家裡做事。」他說。 共同工作空間沒有一般辦公室被綁住的束縛感,還能獲得跨領域的思維。 蔡明勳指出,學資訊、程式語言,你能想到的跟同行伙伴差不多,若有跨領域的人一起構想,會激發不一樣的思維,在硬梆梆的科技裡加入一些不同的構想,會讓產品更加貼近生活。他以之前架設的「I憩頭」為例,以擴增實境的方式提供附近好玩、好吃的資訊。其中「仙人植物」的角色就是部落客提供的構想。 不賺錢,賺人脈 黃婉貞是好想唯一的女性進駐者,三十出頭的她是Google代理商的廣告業務。 她在台南組了一個社群「BJ4」(叢林游擊戰,每星期4聚會),以討論商業模式和鼓勵資訊工作者出來創業為主軸。好想是每週四晚上社群固定聚會點之一。 黃婉貞表示,資訊業因為技術更新非常快,很需要與同業交流,參加社群聚會是途徑之一。 當然,身為工程師的好想創辦人吳展瑋,自己理所當然是工作者,也是帶領者。目前靠接案賺錢的吳展瑋,在好想不像老闆,比較像是一個進駐者,「跟其他進駐者不同的是,我還要負責打掃廁所,澆花、餵魚,整理環境等等雜務。」 吳展瑋表示,要進駐這裡工作,首先一定要喜歡這個環境。「我經營這個空間,不以營利為目的,通常會請有興趣進駐的人先來體驗看看,真的喜歡,下個月才開始收租。而體驗的階段,也是彼此互相觀察的時機。」 經營空間不為賺錢,那所為何來? 一個月租金1,500元,根本不可能有盈餘。「租金只要能負擔水電、雜支的開銷就夠了,我賺的是附加價值。」 「人才是未來的資產。」吳展瑋說,南部沒有那麼多人才可以搶來搶去,唯一可以累積人才的辦法是深耕、自己育成。「未來如果要創業,他們就是我的人脈。」 而為了蒐羅、育成人才,吳展瑋與鄰近的長榮大學、南台科大、成大合作,免費教授學生。「一個人做不了事情,未來要做大事,還是要有團隊才行。」 日前吳展瑋收了長榮大學12名學生,打算帶領學生一起完成與台南佳佳旅店合作的一套旅店訂房系統,「我預計花半年時間訓練學生,之後他們就可以接手這個計畫。」 人才「加速器」 吳展瑋認為,空間裡最重要的是人,有人才有價值,否則只是蚊子館而已。而共同工作空間最主要的功能則在於交流。 交朋友,是交流的開始。只要開放心胸,自然而然就會吸引同好聚集。 離開台南十幾年的吳展瑋,熟識的老朋友早已不在台南,但自從去年7月經營好想工作室至今,他在社群及共同工作空間裡交了非常多朋友,「有的是桌遊認識的朋友,還有朋友的朋友……,名片堆起來一大疊。」 另外有很多創業者,雖不是進駐者,但會常來串門子,彼此很容易有交集、互動;進駐者的朋友,也可以把這裡當成資訊交流、或有好事會發生的地方。「大家下班就往這裡跑,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凝聚力。」 吳展瑋認為,共同工作空間裡的溝通交流與社群活動,具有「加速器」的功能。他解釋,如果育成中心是把學生團隊變成一個真正的創業團隊,那麼所謂的「加速器」,則是利用資源讓這個新創團隊更快速孵化。 「共同工作空間裡最有意思的是火花、不確定性、可塑性。」吳展瑋表示,無論進駐者或自己,在這裡如果遇到適合的人,都可能變成一個新的事業體。 「現在只要把環境營造好,讓交流出現,等好事發生。」他說。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5年07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