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還是社交焦慮症?─桃園臨床心理師公會─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20,2018宅男、宅女?還是社交焦慮症?
宅男、宅女?還是社交焦慮症?
國軍桃園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潘能靜
每當畢業潮後,在心理治療診間陸陸續續就會出現一些因為在部隊適應或就業困難而情緒焦慮、低落、憂鬱的患者。探究原因後,才發現,在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適應障礙….的底下,其實有不少與社交焦慮症有關。
不像一般其他的心理問題,即使社交焦慮症的終生盛行率,在一般人口中超過10%以上,也是目前美國排名第三的心理問題,仍容易因為與害羞和內向不容易區辨,而較少受到重視,或者視為一種障礙或疾病。
在華人的文化中,較強調溫良恭儉讓,希望孩子聽話少惹事,加上現代社會網路的發達,人際互動日益疏離,宅男、宅女越來越普遍,罹患此疾病的孩子更容易隱匿其中而被忽略。往往多是年齡到了須面對社會與需轉化為成人角色,出現困難或是嚴重到發展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適應障礙或有自毀行為時…,才被發現。
什麼是社交焦慮症?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社交焦慮症最主要的表現是,害怕在一般的社交情境中,成為周遭眼光的焦點,感覺舉手投足都暴露在別人的評價中;或是在某些需要表現的場合裡,有持續而明顯不自在,甚至出糗的感覺。罹患者會因此而逃開,或儘量避免參加類似的情境和場合(摘自李宇宙醫師文)。
然而即使離開讓人焦慮的社會情境後,社交焦慮患者的腦中還是會不斷的進行分析和迴旋浮現著焦慮情境,使他焦慮的情緒繼續持續與強化。而且無論在現場或者已經離開,往往都還伴隨有強烈的生理上的症狀,如心慌、臉紅、出汗、發抖、肌肉僵硬…等,使患者更感到焦慮與痛苦。不但影響其當下的行為表現,也助長了他之後繼續採取逃避行為。
逃避的時間久了,社交技能自然就略來越生疏,也越來越難累積,使患者更擔心害怕自己無能處理社交情境,而繼續選擇逃避,也對自己越來越失去自信,形成 ”想法—情緒—生理—逃避行為—社交能力—自我評價 ”互相影響的惡性循環。
社交焦慮症的形成原因
現有的研究發現,社交焦慮症與生物(遺傳、神經生物、先天氣質)、學習(屈辱經驗、父母管教方式、習得焦慮)、訊息處理模式(過度注意於社會威脅信號、過度聚焦於自我)、認知(錯誤思考、擔憂、信念)、行為(迴避行為、社交知能)、環境壓力、自我價值有關,而這些相關的致病因素都由來已久,也不是短期間能夠改變的。因此在治療上必須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一方面需要長期抗戰;另方面則要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社會支持與協助,包括親人、同儕的協助等多管齊下,才不至於挫折失望。
身—心—行為—社會—自我與人生價值的整合性治療
目前已經發展出與致病因素相應的整合性的治療模式,以中斷”想法—情緒—生理—逃避行為—社交能力—自我評價”互相影響的惡性循環,而啟動良性的循環迴路。包括生理治療(藥物治療、放鬆訓練、生理回饋)、注意力調整(內觀、靜心)、認知治療(想法、信念)、行為治療(暴露練習、社交技巧訓練、自我肯定訓練)、關係與存在治療(人際感受、人生與自我價值的調整)、團體治療….,等等。不但可以協助社交焦慮症的患者改善相關的症狀,甚而可逐漸的建立對自己的信心,享受人際互動間的情感與樂趣,提升生活品質,擁有更健康、自由的人生。
歡迎您來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類似的困擾,但不確定是否罹患社交畏懼症,您可以於網路或相關書籍上進行有關社交畏懼症問卷或量表的評量(註)。或是可以選擇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及臨床心理師的協助,一起合作來了解與面對您的問題,幫助自己重拾自由、健康與快樂!
註:因許多社交焦慮問卷涉及版權,不便刊登。您可以考慮上網蒐尋,或於相關書籍有量表提供。例:心靈園地網站,有「社交畏懼症評量表」的檢測,或於以下書籍中可獲得相關資訊,(1)再也不怯場,張老師出版社;(2)走出社交焦慮的陰影,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