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知道衞生福利部下設負責全民心理健康的單位是什麼嗎?它是「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聽起來怪怪的。為什麼心理跟口腔兩種八竿子打不在一起的業務擺在一起?
這是醫界政治角力的結果。由於衞福部在升格時,組織再造有單位設置數量限制,牙醫得跟心理健康和中醫兩領域搶「司」這個位置,中醫勢力大,牙醫又不願意接受設在比較低的層級,而心理健康是一個在政治上很弱的領域,沒有辦法抵擋,最後只好被迫跟牙醫併成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當時還沒成局前,我聽到這個消息,曾經想試著幫忙,但是少有可為之處,無奈中看它發生,主要是因為,幾乎各醫界都有很深很廣的政商連結,但是心理健康,不管是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都沒有這種後盾。於是我們看到現在這個看起來滿荒謬的狀況。
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顯示出對心理健康的忽視,同時,也顯示在衞福部升格時,政府錯過了歷史契機,把台灣的社會福利與心理健康結合起來往上提升。
從更廣的視角看,整個衞福部的構成,除了原本的衞生署之外,更納入了內政部社會司、兒童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國民年金監理會等單位的社會福利業務。健康和福利兩項併成一個「部」等級的大單位,原本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社會福利和心理健康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在同一部內正可以好好合作。
事與願違。整併後,衞福部變為「衞生大、福利小」的局勢,完全命中整併前社福界對社福邊緣化的擔憂預測。那就更不用說,整併只是單位整併,未有整合。福利這端的邊緣化,衞生這端心理健康的弱勢,加上醫政社政沒有做好整合,使得台灣政府不但日常運作未有提升,更在面對緊急危機時,毫無應對能力。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3年衞福部升格以來,台灣面對好幾次重大危機,有天災、有人禍,不管是氣爆、地震造成的大規模傷亡,或是隨機殺人事件帶來的群體恐慌,原本應該要由社福和心衞聯手重建社會的,卻看到政府比民間更加手足無措。
重視社會福利,重視心理健康,更要重視兩者的合作,這是台灣面對災難時代必備的救命良方。是時候,好好回頭讀2011年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的〈我們要社會福利署——「衞生當家,福利不見了」〉和2013年心理健康行動聯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界怒吼——捍衞「心理健康司」獨立誓師大會〉兩篇新聞稿,想想該怎麼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