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精緻化、生產集體化的農業:台灣農業對抗TPP的唯一出路─人‧耕‧食 共同體─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2,2017(活動) 非核家園青年志工培訓營
(參閱完整大小的圖片請點此或下面的縮圖)
如果您支持我們的理念,我們感謝也歡迎您定期小額捐款
戶名:台灣新社會協進會
郵政劃撥帳號:22464246
槍制管制法案與移民權
施泰翔 同志婚姻權、槍枝管制與授予無證移民公民權這三項議題看似沒有什麼太大的共同點,但都是傳統上美國保守派激烈反對,但近期在民意與政治形勢轉移下,不少保守民主黨、意識型態相對溫和或有意圖尋高位的共和黨人士紛紛改旗易幟的議題。 這類的主張從過去開始就造成了衍生的負面影響,如德州讓持槍警察大量進駐校園後,這些警察不知是太閒了沒事幹,還是天性做事認真,順便也兼職管起學童秩序問題了。原本可用校內紀律與教育手段解決的學童行為問題在那些認真的警察努力下,紛紛得上法庭處理,讓學童因單純的打架跟紀律管理問題留下前科。而在美國社會機制下,一進法庭通常就是人生出軌的開端。 這樣的修法方向在步槍協會過去也支持,但近年由於其在政治上不斷勝利,胃口變大後,便轉向極力反對。目前美國只有在傳統有執照的武器商買槍枝時,會審查顧客的背景,包括犯罪紀錄與精神狀態,但占大量比例的槍枝展以及網路交易卻無此規定,形成極大的漏洞。這項跨黨派議員主導的管制案,並且為了爭取保守派的支持,還規定背景審查雖需留下紀錄,但不得被公權力拿去做為全國性的槍枝持有者資料庫(法案中規定,若有人不長眼,幹了這檔事是可以判15年以上的重罪,可見槍枝持有者的隱私之驕貴);以及家庭成員間做槍枝買賣不列入管制中。 拉丁裔選票在未來占所有美國選民比重只會增加,若此趨勢持續下去,共和黨要贏得全國性的選舉將會越來越艱難。因此,企圖角逐2008年大位,受保守派茶黨人士支持的佛羅里達州參議員Marco Rubio(本身也是拉丁裔),和其他幾位跨黨派同僚組成"8人幫",研議找出保守派與自由派都能接受的妥協案。妥協案加入了自由派會喜歡的放寬無證移民取得公民權的限制,也為了討好疑懼外國移民會大量入境的保守派,加入了優先加強邊境控管的條款。 (本文在寫作時,還未接收到涉及波士頓爆炸案的嫌犯是車臣裔移民的訊息。不過可以想見,此事會被反擴張移民權的保守派團體拿來做為反對藉口,大加煽風點火。)
同志婚姻權已在之前幾次談過(請參閱拙文從美國同志婚姻釋憲案看同志婚姻權運動的進步性與侷限性),這裡先省略不談。在1994年國會通過禁止民間持有半自動步槍的法案後,民主黨於當年期中國會選舉大敗後,民主黨便一直不敢碰槍枝管制議題(該法案由於協商時的妥協,並非永久性質,實施期間只有10年,於2004年期限到後,其管制效力及消失)。近年來在步槍協會強力遊說運作下,各州更是逐步放寬槍枝管制。其中比較扯的例子包括在奧克拉荷馬州,槍枝持有者被允許大喇喇的配槍在身上,毫不隱藏的走進銀行;以及佛羅里達州中因安全考量,而禁止十字弓練習的公園,竟然允許試槍。
然而,在去年年底康州國小校園槍擊案,數十兒童被害,引起民意譁然,一向作風強勢的步槍協會甚至一時不敢反擊後,才有了反轉的希望。不過,民意形勢轉變雖快,美國槍枝權團體一向內在凝聚力與危機意識都極強,步槍協會很快就展開了反擊。步槍協會很快的將問題怪罪在暴力電玩以及精神疾病上,並主張強化校園武裝,讓"有槍的好人來對抗壞人"。
在第一任任期幾乎不碰槍制管制議題的總統歐巴馬原本也考量到政治風險,不想介入(歐巴馬過去的執政風格,便是習慣只挑有勝算的議題來投注政治資本),但在助理建議,若總統不在民意譁然的當下,在此議題發揮領導權,將會面臨支持選民的大幅反談。因此歐巴馬便在公開發言表示,會在職權內盡力而為,並指定副總統拜登領導政策研議小組,研究相關可能的管制措施。然而,近來也有意見認為,不在民意最熱的當下強行讓法案過關,讓拜登帶團隊先做政策研議,給了槍枝協會好整以暇,重新運作組織反對行動的時間與空間。
在近期的形勢發展上,早在參院進行正式投票之前,管制半自動步槍的法案即註定不可能通過。而在傳統受槍枝協會支持的民主黨西維吉尼亞州參議員Joe Manchin,以及也受保守派茶黨人士支持的共和黨賓州參議員Pat Toomey合作下,還是推出了妥協版的加強槍枝買賣時背景審查的法案。
這項妥協案雖然有90%以上的極高度民意贊同,但槍枝協會還是拼命放謠言,宣稱此法案通過會讓聯邦政府對槍枝持有者建檔,讓政府可能有機會藉口沒收槍枝,嚴重侵犯槍枝持有權,強力施壓國會議員不得支持。
參院雖在上周以68-31的比數通過讓管制案進入辯論程序,然而,在最近的投票中,仍然落敗。落敗的原因首先是槍枝協會的威壓統治,具90年代主導通過半自動步槍禁令的加州參議員Dianne Feinstein回憶,當年反對管制的議員至少還拿的出理由來,但今日不少投票反對者都只是閉口不言。再來的關鍵原因,在於參院的內規給於少數派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任何議案,只要沒有100位議員中的60位支持,少數派即可藉由象徵性的發言阻撓,不讓法案進入實質辯論及投票程序。此內規在這屆會期開始前,在民主黨新進議員要求下,只需51票即可修改,但由於民主黨參院以多數黨領袖Harry Reid為首領導階層擔心這會讓他們將來淪為少數黨時,失去影響力,而因此被保留不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協商對各條管制案直接進行投票,任何一向法案沒有100位參議員中的60位支持,就告闖關失敗。民主黨黨團包含盟友雖有55位議員,但在其中4位於共和黨傳統版圖中選出的議員倒戈反對下(其中有三位將於明年的期中選舉面臨改選),雖也有4位共和黨議員跨黨派支持,此管制案仍在多數議員支持下而在當下失去了過關的希望。這對拼命上華盛頓特區進行遊說的康州受難學童家屬,以及本身也在槍枝暴力案被子彈穿腦而過,目前仍有語言障礙的前亞利桑納州眾議員Gabrielle Giffords來說,是很大的精神打擊,其中當場便有人對投反對票的議員大罵"Shame on you!"
對許多議員來講,這並非原則問題,而是政治投資與風險的選擇。如前所述,當下不少原本持保留態度的政治人物打算轉向熱門的政治議題,還包括無證移民合法化與同志婚姻權。雖然在政治利益判斷下,這些議員有轉向的壓力,但是在風險與反彈的考量上,他們也很難有勇氣三項都支持。
在2007年布希時代即打算通過大規模授予無證移民合法化的法案,在當時保守派團體包括教會團體都激烈反對,較左翼的工會組織內部也意見分歧,因而便告闖關失敗。然而近年來共和黨強烈的反移民訊息惹火了不少拉丁裔選民,在不少原本該贏的選舉都被打得滿頭包。2012年總統大選,歐巴馬甚至襲捲了超過7成的拉丁裔選民選票。
另外,共和黨陣營中的動員力頗強的信仰團體,也組織起來,一改過去的反對立場,表示要友善對待鄰人,大舉支持無證移民。傳統倒向共和黨的農業團體,也因無證移民能充當美國人不願意做的農業勞力,現近以一年為期的短期顧用工作簽證也不符合他們的需要。若這些團體能對大致上掌握於共和黨手中的眾議院農業選區,發揮政治影響力,將有助於移民權法案於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過關。
民主黨高層人士樂觀的認為,在槍枝管制議題騎牆的議員否決了槍枝管制案,減少了他們的政治壓力後,他們總該比較敢放膽支持移民權了吧!
綜合外電報導
本文也刊登於本刊部落格:
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145257870
{農業} 產品精緻化、生產集體化的農業:台灣農業對抗TPP的唯一出路
木喬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台灣一旦加入TPP(泛太平洋夥伴協議)造成的農損將高達約新台幣728億元(24.42億美元),他同時進一步引用數據,加入TPP後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可望增加1.46%,同時增加社會福利36億元,且工業(增加76.96億元)、服務業(增加115.62億元)的產值都會增加。
卓次長的言下之意就是「犧牲農會成就其他產業」,而他也說政府的因應之道就是「商請農委會研議編列相關預算補助」。這是標準的官僚主義,更是缺乏農業為國之本、缺乏國安戰略考量的一種惰性思維。
台灣農業歷經土地私有化、機械化與精緻化的歷程,從八萬農業大軍到如今產業凋零,人口老化的農村如同爹不疼、娘不愛的棄嬰,從中央到地方農政部會,面對農業轉型、國際競爭,一籌莫展;一旦台灣棄守農業,等於是放棄糧食安全主權,豈可兒戲!
但筆者多次深入農村卻發現,在耕地過度切割的廣大雲嘉南平原,扣除大面積水稻專區之外,蔬菜專區的土地使用效率其實堪稱完善;但除了大型「財團化」經營的合作農場之外,個別農戶因為缺乏「集體化」意識,土地過度切割就成為小農無法翻身成為大農的第一道門檻。其結果就是土地過度切割,造成蔬菜種植的成本提高,農民收益自然受損。
水果部分,因為專業度高,種植面積的多寡對生產成本的影響相對蔬菜為低,銷售通路反倒成為農民收益多寡的關鍵。畜牧業部分,目前均導向大型化、一條龍式的規模,唯一的罩門就是豬隻口蹄疫、雞隻有禽流感問題,嚴重影響外銷市場的拓展。
農政單位以「農損補貼」概念來面對加入TPP,那台灣農業必定宣告死亡!但不論何時加入TPP,或要不要加入TPP,關鍵是「我們還有多少時間讓台灣農業的競爭力向上提升?」、「用甚麼方法可以讓台灣農業不怕國際競爭?」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一個問題是政治問題。第二個問題的方向很清楚,就是朝向精緻、集體化生產的方向。有這樣的共識與認知後,政府再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在「協助拓展海外市場」、「建立農產品品牌化」二大方向,而不是一股腦地將錢直接補貼給農民,造成競爭力的日漸衰退。
甚麼是生產集體化?這是因應小農、農地過度切割的唯一解決之道。先不論畜牧產業,蔬菜、水果從育苗、整地、栽種、用藥施肥到採收的整套「田間管理流程」,農民單幹和集體分工,管理成本自然大不相同。但在資訊透明化的後全球化時代,空有成本降低而缺乏有效的市場銷售通路,農民依舊是弱勢;這個時候,地方政府輔導農民朝向生產管理集體化,中央農政單位則要協助農民建立更多元的銷售渠道。這個一體二面的工作,絕對不是「補貼」二字,而是實實在在地走入農村,從下而上將生產資訊整合、銷售資源分享,以達到「生產專區」為目標,破除小農制、土地分割過細的先天結構性限制,打好基礎,方能面對國際競爭。
以台灣每年冬、春二季外銷日本的「結球萵苣」為例,經營成功者靠著就是先有客戶,再整合小農施以集體分工制的田間管理制度;主導生產銷售的產銷班班長,提供有意願耕作者保價收購,從種苗、用藥、施肥、採收、裝箱,均由產銷班統籌派員到田間指導農民作業;種苗、農藥、肥料全都統一採購,降低成本。至於末端銷售的風險,由產銷班班長自行承擔風險,農民做好份內田間管理工作,不僅收入得以保障,田地得以活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從內到外的「結球萵苣出口專區產業鏈」。目前該產業每年外銷日本量達4,800公噸,這個數字不含供應台灣內銷市場的需求,產值超過億元新台幣。
而產品精緻化的概念並不只是從生產端的管理面,而是要配合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建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鄰近的日本,日本精緻農業的成功,帶動了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的信心,自然對進口農產品的消費興趣不高,消費者寧願多花一點錢購買精緻的國產農產品,也不願購買飄洋過海的舶來品,這就是消費意識的建立與產品精緻化,兩者達到一個相輔相成、正向循環之效。
台灣的精緻農業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尤其在水果方面早已享有聲譽,剩下的就是強化品牌信任,建立消費者信心,並補強蔬菜、畜產品的精緻化、小包裝化,以符合國內消費型態的改變與需求。且精緻化的農業,方能吸引年輕一輩農村子弟返鄉,也可吸納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這個產業鏈,相對解決了農村人力老化與不足的危機。
台灣面對TPP的加入,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危機意識」,更缺乏「解決問題的宏觀規劃」;馬政府口號治國也就算了,第一線負責規劃、談判的官員,若是以此心態來面對「加入TPP後的台灣農業」,台灣農民恐怕真的要欲哭無淚了!
本文也刊登在本刊的部落格:
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144850782
:教育: 就學貸款=到底在『救』誰??
曾鵬旋 江長恒 陳映安 林昆履
聯合報導
(本文轉載自東海成報2013春季號)
借錢也要上大學!焦慮啊—
現今台灣高等教育受到大學普遍化、經濟不景氣、少子化等影響,公私立大學均有招生浮濫趨勢,造成低分上大學,文憑嚴重貶值,連碩士生也不一定畢業即可就業,學歷,不再是求職的保證。但大家雖知學歷無大用,卻唯恐人人有文憑,沒有怎麼行?在焦慮感驅使下,不管是否念書的料都要搶進大學。唸私校的高學費卻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的,政府隨即打出「申請就學貸款免利率」來刺激大家的就讀意願,安心念書。看似立意甚佳,但就學貸款究竟造福了銀行團?還是窮人?
就學貸款人的血淚心聲
受訪者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郭○○同學
僑光科技大學 國際貿易系 張○○同學
記者:請問你有申請就學貸款嗎?為什麼?
張同學:有的! 我因為家境不太好 負擔不起龐大的大學學費 所以必須申請。
郭同學:有的 因為我家裡負擔不起學費 就學貸款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
記者:那為何你選擇就讀大學?
張同學:因為現在每個人都是大學生,讀了不一定有工作,不讀一定沒工作。
郭同學:沒辦法啊,不讀的話完全沒有競爭力。
記者:那你認為就學貸款是個怎樣的政策 好或是不好? 為什麼?
張同學:我認為是個非常差的政策! 雖然政府立意是很好 就貸可以幫助我們這些清寒家庭的小孩能夠負擔的起龐大的大學學費。
郭同學:我認為即使政府願意這樣免利率讓我們申請,但我還是覺得這是非常差的政策。
記者:既然聽起來還不錯,又為何說政策很爛?
張同學:因為申請手續實在是太過麻煩了 我平時除了上課之外還得在外頭打工,很忙。每次學期開始 辦理就貸的繁瑣手續過程就耗掉我很多的時間 我認為政府因該簡化辦理就貸的手續過程。
郭同學:就學貸款是個雙面刃,一方面是可以幫助我們念大學,但是出社會以後就要背負沉重的還款壓力。還聽說欠款的人很不方便,不能辦信用卡之外,出國也會受到限制。你想想,五十萬像我們這種家境不好的人要還多久? 在還款完成之前我們就是個信用破產的下等人,政府等於是一面給你好處,一面又把本來很窮的人變成更下等的人,根本加速貧富差距。
記者:就學貸款對你有造成什麼影響嗎?
張同學:繳學費的時候只要繳少少的錢,還滿爽的。但是想到一出社會就要負擔50萬的債務,壓力無形中變得非常大。所以我還是選擇半工半讀以求早日還款,功課也無法兼顧。
郭同學:有啊!讓我看清這社會的現實面 我甚至考慮休學去學一技之長 反正我也體驗過大學得生活了,夠本了,現在大學生根本一點也不稀奇。
政府的就學貸款到底在救誰?
就如以上兩位同學說的,大學學歷已成基本學歷,不讀沒辦法跟別人競爭,但一出社會就要負擔如此龐大的債務,原本立意是希望讓學子們能無憂慮念大學,但還是有許多同學還是必須要晚上去工作以求早日償還並自負生活費,造成課業身體都無法兼顧、無法專心在課業上,那豈不是本末倒置?我想政府該做的不是學貸要如何免利率或要怎麼讓申請能更方便更簡易,而是認真做好把關大學素質,將許多辦學不力的學校強制關閉,讓學校和學生數量能平衡,提高大學入學門檻,而無法達到錄取標準的,便輔導他們轉往技職體系,培養他們的一技之長,讓他們不靠大學文憑也能就業,也不會造成為了混文憑不經思考,就去讀根本沒興趣、根本以後也不想朝該領域發展的科系畸形現象,浪費了學子們的青春歲月與金錢。
本文也刊登於本刊部落格:
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14525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