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的農場學習─人‧耕‧食 共同體─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2,2017建立孩子自制力的美式方法
原文為紐約時報Building Self-Control, the American Way
SANDRA AAMODT、SAM WANG原作 施泰翔翻譯
似乎每年都會有新書上市,藉由家長對於進行親職教養的不安來大發利市。去年有蔡美兒的《虎媽的戰歌》,今年則有杜克曼的《養大小孩》。
不過,與其嘗試著仿傚我們認為在其他國家採用的嚴格教養方式,不如考慮採用成功的普世教養法則會更為有益。就如中國與法國的家長,美國的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合作,來為孩子培育出強健的心靈 。
不論在任何文化,能否培養出自制力都極為關鍵。這項依附在前額葉皮質發展的能力,為心智的彈性,社交的技能,紀律的培養都提供了基礎。這項能力的好壞可以預測一個人在教育,職業發展,與婚姻上是否成功。事實上,孩提時期的自制力比智商在預示未來學業成就還要加倍重要。相反的在小學階段就缺乏自制力,會增加成年後陷入財務困境、犯罪,成為單親家長,以及淪為藥物成癮者的危險。
傳統亞洲學生的成功,部份是歸功於他們在幼年時就能展現出良好的自制力。在一份研究中,孩子被要求一邊看著朝右望的臉部照片,一邊往左邊看,以測試內在控制力的發展。結果顯示,中國的學齡前幼兒比美國小孩還要成熟了有六個月之多。另一份研究發現在這樣的測試下,韓國小孩的表現跟比他們大了17個月的英國小孩旗鼓相當。
就如同許多的大腦機能,自制力能從練習中培養。中式教養方法強調對孩子的訓練,在密切監督孩子的表現同時,也積極的提供支持,同時還提供孩子努力的動機。不論是家長或孩子都因為這樣的教養方式而付出了重大代價。東亞的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苦讀 - 在南韓,平均時數是每天14個小時。由於家長施加的壓力是這樣強大,當地的政府還得雇用監查員來實施私人家教活動不能超過晚上10點的限制。
在 《養大小孩》一書,杜克曼女士對於巴黎的家長能教出不會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或在遊戲場打架的小孩頗為欣羨。她將法國的孩子之所以能表現良好,歸功於諸如他們被強迫遵照既定的計畫表,以及必須靜靜的等待大人的關注。不過這種養育理念在學校體系中,反映在強調記憶的強化課程裡。法國的小孩在12歲時就被分流到不同的教育系統中,這種措施強化了家長的社經地為對孩子教育成就與求職的影響,因而遲滯了社會階層流動。
對美國的家長來說,很幸運地,心理學家發現了孩子可在沒有外部壓力下學會自制。不只是家長或老師,孩子自己也能對良好行為的塑造發揮強力主導力。關鍵在於引導孩子們積極參與遊戲、社交,以及尋求其他的成就的內在動力。在孩子享受其中的活動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以提升學習成就,同時降低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壓力荷爾蒙會阻礙學習,增強焦慮,嚴重的狀況下,影響還可能經年不退。
有效的建立自制力的方式結合了享受樂趣與難度漸進增加的挑戰。與其強迫孩子進行他們不樂意參加的活動,不如順著他們個人的傾向進行安排。當孩子們從自己能樂在其中的活動發展自制力,家長就不需要在一旁盯著不放了。找出能激發孩子強大熱情,不過也需要費心力從事的活動吧。不論是玩棒球統計學或製作影片上傳youtube(不是被動的當觀眾),孩子熱情投入的興趣建立的心智持續力同樣可以運用在寫數學作業上。
孩子可以在遊戲中練習成年時會大有用處的能力。年幼的孩子可藉由精密也需要運用大量想像力的遊戲,如在玩扮家家酒時演醫生或消防員,來發展自制力。從事學齡前教育的教師,可藉由簡單的技巧來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 如在紙上畫一副耳朵提醒孩子該輪到他靜下來傾聽了。頻繁的練習至為關鍵。蒙台梭利學齡前兒童教學法將自制力培養納入日常教學活動裡。
學習第二語言也強化了心智運用的彈性,因為不同的語言互相進行干涉,同時孩子也必須判斷用那種語言能夠跟談話對像溝通。在必須互相衝突資訊的干擾下做出判斷的測試中,如要受測者指出用綠色塗成的"紅"字,使用雙語的孩子表現的特別好。使用雙語的小孩甚至在一歲之前,就表現出更擅於學習抽象規則,或者將之前所學的規則顛倒過來運用。可看出持續使用雙語直到成年的人都終身享有這樣的優勢。
有氧運動可增加前額葉皮質活動,是另一項增加認知彈性的方式。亞洲人流傳的需要高度集中力以及嚴守紀律的運動,如武術,瑜伽,與靜坐,都有可能帶來進一步的益處。儘管家長時常擔心體育活動會浪費掉原本能運用在課堂學習的時間,對多項研究的分析中反而指出,有強力的證據支持,體能活動提升了學業表現。
自制力與社交技巧的關聯是雙向的。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以及在行動前想過可能的後果,能增強不論在家裡或在教室中的自制力。根據對213份共有 270,000位從幼稚園到高中學生都參與的研究,增進社交與情緒控制能力發展的學程與針對學科進行的教學改進,對增強學業表現有同樣的成效。
孩子們的起步各自不同,不過都同樣能因建立自制力而得益。雖然許多孩子在家庭裡就培養出這樣的能力,不過被飽受精神壓力所苦的家長養育下,所成長的孩子,能發展出相關能力的機會是相對有限;而一些為學齡前兒童設計的教育課程,可為他對日後的就學做好準備提供莫大的幫助。另外,平均而言,男孩子發展出自制力的步調比女孩慢。不論起步的快慢,培養自制力對生涯成就的提升是有好處的。
有一項觀念美國的家長可以向亞洲和法國的家長學習:沒有必要硬是用盡辦法支撐孩子自尊心。孩子是不會得益於儀式性的空洞讚美的,如在各地美國遊戲場都可以聽的到的「幹得好!」中法的家長甚少讚美小孩,不過成長在這些文化中的孩子並不會顯著的缺乏自尊。更有效的方法是讚美孩子實際努力的內容。「你好聰明」並未指出下次要怎麼做;「哇,你持續不懈的挑戰數學難題直到解出答案!」則明確指出了父母希望看到的表現。傳遞高度但做得到的期望給予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工具 - 這是獲得真正自尊的最佳徒徑。
讓孩子自發的建立自制力發揮了傳統美式文化的強項。能被自發性的動機激勵為孩子帶來其他長期的正面影響,如擁有獨力思考能力與勇於表達。
幫助各位的孩子自我管理而非仰賴他人的指示行事,能對他們成年後的人生帶來莫大的幫助。如果運氣好一點,他們還可能進而贊同以努力而聞名的艾迪生(Thomas Edison)所說的:「我認為工作是這世界最有趣的事。」
Sandra Aamodt是『自然神經科學』的前總編,Sam Wang是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專長為分子細胞學與神經科學;兩位合著有《歡迎認識你們小孩的大腦:心靈自授胎到大學是怎麼成長的》
築夢系列文14 -迷惑(下)
施朝祥
(本文為築夢系列文14 -迷惑(上)的續篇)
機械耕作
阿凱看著地努力耕作著,忙錄了半天,卻看不到什麼成果。不斷地建議:「應要用耕耘機進行耕作,這樣才會快。」
機械耕作和我內心想法有衝突,阿凱的建議被我遲而未決地擱置了。
機械耕作在某種信仰上,是代表著工業革命以來對單位時間內生產量的大幅增長,可更大程度減少工作人手,就可更快更舒適地耕作……可說是好處多多。
就我的觀察而言,機械耕作也意味著「頓殺多生」,如果說人工耕作算是古代的刀械作戰,那麼機械耕作可說是飛機大砲,可以「頓殺多生」。而農藥算是原子彈級的設備,不但「頓殺多生」,還令其「絕子絕孫」。
另外,人工耕作才可以讓人更為親近土地,瞭解土地,去感受土地的存在與現況;機械耕作則是遠離此一目標。作為要以發展教育為原則的農場而言,這不是最恰宜的作法。
理念歸理念,俗言道:「先願肚子再顧佛祖。」而釋尊則用了中毒箭喻說明了這狀況,當下應先把毒箭傷治愈,而不是追究中箭緣由。於是我向專業耕作農尋問機械耕作的價格等相關事宜。
中秋節前一日,還在思考何時進行機械耕作,農場地竟已被耕作完成。
看著整片平整的地,地面上數十隻白鷺鷥的錯落其間,找尋被耕耘機翻出來的各種活物。而大花咸豐草、兔絲草、野莧、紫花藿香薊……等草已被活埋入土,當有機肥料去了。
淹灌養土
地已耕好一片綠油油的田變成了紅通通的土,接下來就是用淹灌引自大安溪的水,要將貧瘠的紅土和入發亮的肥黑土。
看著后里大圳的水汩汩地流入紅通通的土中,將土地變成了一面鏡子,映出遠近的天色與風景。第一次淹灌土地,意味著土地下的蟲又要找新的家了,白鷺鷥則在剛被淹灌土地附近開始找尋那些耐不住水淹而爬出地面的蟲,紅嘴烏秋也不客氣地來搶食這豐富的大餐。
看著這畫面,表示許許多多的生物正在生死關頭,讓我對生命的體悟也更深,想起了老子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阿杏姐看到看著這畫面時高興地說:「白鷺鷥是帶來好運的意思,這田會賺錢。」
我也陪阿杏姐開心一下。
其實不是白鷺鷥是帶來好運,而是這塊地養種很多地生物,是這些蟲把白鷺鷥帶來的,白鷺鷥只是一個被看得見的指標。
從漢堡店到TPP 乃木坂46與報社帶你終生學習
本文原刊登於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793
■宋竑廣
面對媒體亂象,國人時常感嘆嚴肅新聞乏人問津、讀者水準低落,甚至新聞業蕭條等問題;而在日本,媒體市場佼佼者之一的朝日新聞,長年透過媒體識讀教育等方式,增加新聞在民眾生活中的份量;最近更進一步和人氣偶像團體乃木坂46合作,推廣讀報、寫作、與終生學習等活動;從新聞辭彙到寫作練習,從數位手機到跨國貿易協定,這群青春活潑的少女偶像們孜孜不倦,帶領自身與讀者進入新聞中的寬廣視野。
19世紀末即創刊的朝日新聞(英語:Asahi Shimbun),為朝日新聞社所發行、編輯的日本全國性報紙,以2012年下半年為時點統計,發行量約764萬份,為日本國內日報發行量第二名(第一名為讀賣新聞);歷史悠久的這份報紙,刊載過不少轟動的報導,例如1945年的東條英機遺書,到近年2012年榮獲第17回記者工會大賞的「核電與媒體」系列報導、榮獲2013年日本新聞協會賞的福島核災除污弊端報導等等,備受讀者的肯定與支持。
▲朝日新聞大阪本社建築外觀,圖攝於2009年10月18日。(圖/hiromitsu morimoto攝 來源/Flickr創用CC)
乃木坂46,是日本大型女子偶像團體,為另一著名女子團體AKB48的「官方對手/正式對手」,團體名中的46,有著製作人秋元康期許「比AKB48人數少也不要輸」的寓意,其行銷策略與AKB48、姐妹團體SKE48等不同,但總製作人相同,且與其他姊妹團體常有合作企畫;曾在2012年得到日本音樂公信榜新人銷售部門年度冠軍,在日本金唱片大賞獲得最佳新人獎,單曲銷售屢創新高,連續5張單曲獲得公信榜週榜冠軍,成績斐然。
跟日本許多媒體一樣,朝日新聞原本就有媒體識讀教育,2012年3月,又利用自身所擁有的報導、照片資料庫等,設立跨世代教育中心「學日」(合併學習與朝日的意思),提供民眾學校考試、就業面試、社會人士進修、終生學習等服務,而「乃木坂46與學習」便是其中企劃之一。
透過朝日新聞的安排,這個新世代偶像團體中的33人,以一年的時間,進行讀報、訪談、賞析、上課與考試驗收等活動,提高對文字、寫作與社會問題的關心,為自己和讀者充實知能,以「對知識好奇心旺盛的偶像」為目標,在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
讀報訪談 拓展新視野
在讀報單元「乃木坂Choice」裡,每隔兩、三天,就會有不同的乃木坂46成員,挑出個人特別關心的報導,寫下心得和讀者分享;柏幸奈選讀了龍捲風傷人的報導,心想該去一趟防災博物館,認識各種防災方式;齋藤飛鳥特別有感觸的是奧運,雖然感受到舉國歡騰的氣氛,但她卻覺得「大人的世界很辛苦」。
相對於災難、奧運這類嚴肅的新聞,以她們的年紀來說,自然也會選讀跳舞、扮裝、卡通等輕鬆的新聞,方便拍攝舞蹈練習的數位相機、宮崎駿在退休記者會上的聲明等等,同樣讓她們有感而發,寫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文字;例如衛藤美彩看了豆漿報導之後,想起小時候曾把牛奶跟豆漿混合喝下,還以為豆漿就是「不甜的牛奶」等趣事。
訪談單元「乃木坂聽講」,是藉由訪問各界優秀人才,學習精進自己的方法與他們的生活態度,對象包括女演員、主持人、補習班老師、太空人、小說家等;透過這群「對知識好奇心旺盛的偶像」的發問,讀者也跟著接觸到平時所不知道的世界;例如訪問太空人星出彰彥時,才知道太空梭裡不喝有氣泡的飲料。
就跟媒體專訪一樣,接觸不同領域的人,往往可以帶來啟發,甚至專業交流的機會。拜近距離接觸之賜,補教老師林修特別以乃木坂46第5張單曲、由製作人秋元康填詞的「你的名字是希望」為題目,為她們上了一堂文學課。
儘管乃木坂46自己就是這首歌的詮釋者,也不見得能察覺詞中涵義;林修提醒,秋元康的歌詞巧門很多,例如一開始的「換裝」,便暗示著改變到來,接著「陽光穿過厚厚的雲層,操場上有了自己的影子」,彷彿從透明般無存在感的人,演進到現在的、明確的自我一般;作為歌手,能夠好好領略歌詞中的文字,意義格外不同。
講師引導 消化大哉問
在課程單元「深夜教學」擔任授課講師的是,非教育體系出身的前中學校長、大阪府教育委員會特別顧問,時常出現在螢光幕前的教育家藤原和博;一個月進行一次一小時的這項課程,目前已進行5次,從校規、政治、商業到國際貿易協定不一而足,每次講師都會和偶像同學們充分討論;而朝日新聞除了報導授課實況之外,還提供網友自由下載上課用的講義,並歡迎老師在課堂上使用,拓展新聞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
▲偶像團體乃木坂46在報社上課用的講義,深入淺出地從日常飲食切入,介紹食物自給率與跨國貿易協定等議題。
課堂上,偶像同學們思考講師所給的題目「校規是為了誰存在的?」,慢慢從個人、群體與不同立場下切入,展開辯證的對話「反抗也改變不了。」「以前男生都要剃光頭,現在不用了,這又是怎麼改變的呢?」;在討論「年輕人的意見可以透過政治表現嗎?」時,認識到日本規定的20歲投票年齡,低於大部分的國家,且在高齡化的社會裡,即便20歲到30歲的年輕人都出來投票,投票數也不及60歲到69歲的老人。
透過生活化的題目、簡單明確的圖表與講師的追問,偶像同學快速意識到種種議題關鍵,即便是像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這樣嚴肅的題目,都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對日本的影響大致為何,並思考「儘管不希望自由貿易摧毀田園風光,但若身為農家子女,是否願意繼承家業呢?」這類在大我小我間來回辯證的大哉問,達成「提高對社會的關心」的教育目標。
互蒙其利 一加一大於二
乃木坂46的製作人秋元康,是日本大師級的作詞者,其經手的歌曲,在銷售量(6,860萬以上)與冠軍名次(80首以上)皆為歷史第一,也是唯一能夠連續兩年包辦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前三名大獎的作詞者(其次為小室哲哉在1995年的成就),作品類型從深刻的美空雲雀歌曲「川流不息」到旗下少女團體的偶像歌曲不一而足。
作為文字好手的秋元康,在搭配這次企劃的專訪中,提到新聞對於寫作的助益,他認為,即便每天只花短短的時間,能夠閱讀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報導,自然地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新的詞彙,不知不覺地便會有節奏地運用在寫作中;從新聞中學習傳達事實的方式,認識事實的原因,可以學到最基本的作文,而儘管新聞報導不像文學那般有趣,也會有枯燥的時候,但事實是表現、比喻的基礎,也是文思泉湧的根本,閱讀新聞對書寫的助益可見一斑。
對朝日新聞而言,藉由偶像團體的人氣增加讀者的益處,自不待言;而對乃木坂46而言,這不是純粹的站台、不是花瓶,而是透過媒體在時事掌握、議題認識與訪談挖掘等各方面的能力,為形象加分、把表演深度介紹給讀者的絕佳機會;進而雙方達成互蒙其利、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過去台灣不乏以高學歷聞名的偶像,而家長看到偶像的求學表現,進而希望子女作為榜樣、鼓勵追星的,也大有人在,偶像好學,只有加分沒有減分。
不過,回到這項學習企劃的初衷:「好奇心」,正是製作人秋元康屢屢開創事業高峰的動力;顯然,不管任何學習,不失本心,永遠是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課。
突破傳統的農場學習 築夢系列文15-寓教於農
文/施朝祥
「老師,我為什麼要讀書(上學校的課程)呢?」許多年來,常常會面臨到學生對學習的最基本疑惑。
常常我只能很阿Q的回答是:「因為哪天你可能要……」或是說:「這是目前教育部的規定,我們還沒有能力決定,只能……」聽完我''單方面''的說法與解釋,學生似乎還是難以接受,而我本身也很難接受這答案,為此我希望能為某些不太能適應這樣學習方式的學生找到其它的學習方法。
我們的社會不斷強調教育的重要,但從未有真正的去理解教育的討論空間,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我們的確有學校制度,它包含了如何上學,如何得到教導並且如何考試的方式。教育課程中有許多科目,學生都會對於為什麼要學習這門科目充滿問號,認為跟我的生活又沒什麼關係,而且學這麼難以後也用不到,那麼為什麼要學?
而考試方式更造成了,只問成果不過原由的學生,會常常告訴自己:「我應該把哪一段背起來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或「我如何才能通過考試?」這非常荒唐,但很不幸的許多學生都這樣做。
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如果只有僵硬的制度去套牢,是很可惜的。
不一樣的學習路徑
農場學習是從具體的經驗、實際觀察與體身勞動體驗為學習的出發點,可以提供另一條學習的路徑,不同於現今以文字論述、抽象思考為主的學習與評量,開啟更多元的學習方式。
現今教育主要方針在於有效安排教學情境讓學生學得知識,強調給予學生學習的事物必須對學生具有意義才能產生學習。
從行動學習 (actional learning)的角度來看,即在行動(實踐)中學習。它的本質是在真實工作環境的學習中把「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是一個引導人們共同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農場的實際問題的出發,更能引發學習的動機和有意義的學習。
而農場是最可以提供行動學習的場域,尤其是以要達到永續經營概念的農場更是如此,必須能透過循環且多功能的理想來達到不浪費、可循環使用、與大自然共存的永續系統,是一套設計人類聚落與多年生農業系統的方法,從自然界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係。
從多元智慧學習的角度來看: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或譯為多元智慧,或譯為多元智力,專指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迦納(Howard Gardner,1983)的八項智能:語文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八種智能。在農場中,只要適度的情境安排,是可以發展多元智慧的學習。
人各有「智」,每個正常的人都具有多元智能,只是強弱的程度不同,任何人皆有其擅長的智能,也有其弱勢的智能,有些智能較發達,有些智能較不發達。農場正巧能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激發人盡其才,便可達到人人樂在學習、樂在工作、樂在生活的境界。
突破傳統的農場學習
傳統的教學中,獲得酬賞的方法來自於競爭,別人的成功將導致自己的失敗,造成競爭的目標結構。競爭的目標結構下,只有少數的成功者,能在滿足「能力」和「成就」的需求,繼續保有學習動力;競爭的情境下,可能造成學習團體中的互相仇視,更剝奪了「人際關係」和「與人互動」方面的滿足。而中下程度的學生極少獲得酬賞,不容易產生學習興趣。成績不好的學生感覺自卑、不被團體接納,當自尊需求及隸屬與愛的需求無法滿足,進而放棄了學習。也因為某一個學生的成功,會減低其他學生成功的機會,造成同儕間的競爭與對立,也可能使高成就學生成為敵對的對象。
而農場學習,可以讓每個人有一片自己的天,也需要互助合作方能達成目標,如此一來多元的評量與成就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就感,不會造成同儕間的競爭與對立。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很好,可是要怎麼開始呢?
朝祥築夢全系列請點此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歡迎你投稿:本刊作為公共性媒體,基於對言論自由的信念與媒體接近使用權之堅持,凡讀者來稿原則上全文刊登。相關說明請參考:http://fpccgoaway.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26.html
美術系教育對我的啟發─談學習主體的尊重與學習評量
文 老張
雖然讀美術系之前,我也和一般台灣學生一樣,經歷升學主義教學與聯考的多重折磨。但因為我自小愛畫畫,所以有另一項肯定自我的「專長」,讓我不至於和其他同在升學主義底下的同學一樣,為了分數斤斤計較、除卻競爭就沒有學習動力等不好的習性。畫畫是個重視自我對話、追求自我淬煉的領域,雖然也參加比賽,但此種競爭只要把自己發揮到最好即可,而不是汲汲營營的和人爭輸贏。
上大學之後,因為讀的是美術系,未來就是要當藝術家,系上大多數的老師都把你當作「創作的主體」,都盡量以討論或溝通的方式引導你,而不是要把你變成某個模子下的產物。也因為如此,老師對於學生的尊重度是很高的。比如說改畫這件事,以前在畫室的時候,老師要對你進行教學就直接幫你在畫上修改,這種師徒制的教學模式是很常見的。但美術系不同,因為尊重你創作的主體性,通常不會在你的畫面上添加任何東西,就算因為畫技的不成熟到非用〝改〞的方式不可時,也會很尊重地問你說:「我可以在這裡示範給你看嗎?」這種情形非常少,大學四年我個人也僅僅碰過一回而已。
圖:美術系上課情形〈來源:東海美術系〉
基於尊重學生學習與創作的主體性,很多教學方法與內容都會隨之改變,甚至包括藝術理論相關課程。一般教理論的老師都會很在意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但因為教理論的老師自己本身也創作,所以比較會從創作者的角度來和你談理論。甚至有時會向你強調,理論是理論,創作能和理論結合當然很好,但創作時最好不要考慮理論說甚麼,這樣才會創作得下去。這種基於實踐優先,且將學生和老師放在同是「創作者」的平等方式,離開美術系以後,我就再沒有碰過這種情形。
常有偏見認為,搞藝術的人很「主觀」,但以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卻恰恰相反。因為在美術系裡,每個人都是創作的主體,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尊重其他人的〈也有例外,就是感覺某人很混又愛顯擺,就會不被人尊重〉。並且,在「非考試模式」下,大家對於彼此的評價都趨於客觀:什麼人畫工好?什麼人思考強?什麼人畫功和思考都不好但色感特殊?很多彼此的評價雖未經認真討論,其實大家認知差異都不大。反而我在當記者的時候,很多同事都是念社會科學相關科系的,其對他人或對自己的客觀度,反而都不及我的美術系同學們。
值得注意與討論的是美術系的學習評量方式,亦即所謂的「評圖」。評圖通常都是期中、期末各進行一次,評圖時,你就把這個階段所有的作品擺上,一一說明自己的創作歷程。老師評分的方式,是依據你在這個階段進步幅度評分的〈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如果你程度不好,但你都有些許或長足的進步,你的分數通常會很高。相反的,如果你一開始就顯示創作程度很好,但卻沒有明顯的進步或創作掙扎,只是為了教作業而交作業,通常分數就會很低。
評量的方式往往影響學習的態度:和別人比,你就會因為競爭而學習,就會容易封閉自己的學習,只想把別人比下去。和自己比,就會不斷的自我檢討和找出自己的獨特性,甚至會不斷找他人求教〈因為人和人之間沒有競爭矛盾,所以通常都很開誠布公〉。所以在此方式下,我目睹不少同學一開始程度有限,但經歷不長的時間,其創作思維與畫工都有驚人的跳躍。
雖說也有部分同學,因循升學主義的競爭模式,還是換湯不換藥的用老師評量的模式來創作,藉以討好這個制度以求拿到好分數,但畢竟是少數。所以我還是很肯定美術系此種教學評量,或者說,這已經不是教學評量,而是道道地地的「自我評量」。後來研究所時我進了建築系,雖然也有「評圖」,其性質和方法就和美術系的大相逕庭,雖然也會仔細評判作品的潛力,但某種程度上還是著重於「比較」,所謂「仝〈同〉款嘛無仝師傅」,說的就是這個理。
談論過往的種種,不禁讓我想起一首李宗盛的老歌《和自己賽跑的人》,副歌是這樣唱的: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未來拚命努力
爭取一種意義非凡的勝利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明天拚命努力
前方沒有終點奮鬥永不停息〞
教育若只是不斷地在製造競爭機器,這真的是所謂「教育」的初衷嗎?一個人在受教的過程若只是在意成績、不能誠實檢視自己,這樣的「教育」真的有意義嗎?在這個追求「競爭力」的時代,我們卻似乎忘了怎麼和自己競爭。
如果您支持我們的刊物,我們感謝也歡迎您定期小額捐款
戶名:台灣新社會協進會
郵政劃撥帳號:22464246 (或者您可選擇郵局帳戶定期自動小額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