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8-05-09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98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報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7-13 05:00:00 / 報主: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公益聯播]這不是真的!!請協助澄清網路謠言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跨世代的醫學人文對談
第二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座談會-高雄場
 第二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座談會-高雄場
7/16 (六)14:30-16:30
地點:高雄御書房(高雄市和平一路149-14號)
與談人:陳永興醫師、吳易澄醫師
講題:對醫學人文教育的省思---從杜聰明醫師談起。
 
杜聰明,1893年出生,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名醫學博士,戰後初期最重要的醫人,不管在醫療研究、醫學教育或醫事政策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54年,杜聰明博士創辦了高雄醫學院,成為台灣南部第一所醫學院,自創校之初他便提出了應加強學生人文素養,同時積極推動山地醫療,培訓山地醫師。他的背影立下了後輩所仰望的典範。
 
陳永興,1950年出生,現任羅東聖母醫院院長。在就讀高醫期間便自發組成醫療服務隊到育幼院及山地偏鄉服務,80年代,台灣社會進入風起雲湧的時代巨變,陳醫師積極投入各項政治與人權運動,直至今日,他仍為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羅東聖母醫院四處奔走籌款,希望能募得五億元以興建老人醫療大樓。陳醫師以自己的生命實踐了他所認同的醫療人文典範。
 
吳易澄,1978年出生,即將到新竹服務的精神科醫師。被彰化同鄉的前輩賴和所啟蒙,在就讀醫學院時期,加入阿米巴詩社,寫下的詩蘊含濃烈的社會關懷。除了校園裡的活動,他還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網路上合作,擔任過南方電子報與《嗷網路雜誌》的編輯,試圖透過新世代的媒體突圍發聲。
 
吳易澄醫師與陳永興醫師一樣就讀於高雄醫學院,同樣選擇精神科作為專業,甚至與陳醫師同為前後期阿米巴詩社的成員,一樣透過寫作與實際行動關懷社會。我們幾乎要逕自推論,這真是完美的醫者世代傳承,他們肯認的必定是相同的醫療人文典範吧?但,是否真是如此?台灣的醫療體制與醫療人文典範在半世紀以來面臨了怎樣的衝突與困境?
 
這個周末,7月16日(六)下午兩點半,邀請您一起來討論三個世代對醫療人文的想像,就從創辦高醫的前輩杜聰明醫師談起。
推薦訂閱
【ACTION! 走讀社區開麥拉】 屏東社區深度旅遊體驗暨短片徵選活動開鑼了!@【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
(歡迎轉寄)08/28 永和場座談會 從《童年與解放》談台灣教改運動的理念與實踐~第二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本期目錄
第二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座談會-高雄場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電子報
轉寄『07/16 第二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座談會-高雄場』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