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前後忘補鈣,母乳哺育導致罕見「產後骨鬆症」─快樂好元氣 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28,2024生產前後忘補鈣,母乳哺育導致罕見「產後骨鬆症」
母乳哺育日漸盛行的同時,台大醫院近兩年發現六位哺乳媽媽骨質嚴重流失,導致下背痛、駝背、甚至身高縮水。醫師強調,這樣的「產後骨鬆症」屬罕見病例,但這些患者的情況仍值得借鏡,孕產婦不要輕忽鈣質的攝取和補充。
台大醫院以一名38歲的陳小姐為例,她去年9月生第一胎後開始母乳哺育,短短半年便出現下背痛、駝背等症狀,後來身高更一口氣減少10公分,就醫才發現罹患「產後骨鬆症」。
而且,確診之前,陳小姐已看過許多醫師,X光只看到多達八處的壓迫性脊柱體骨折,同位素骨掃瞄檢查看到脊柱體及肋骨的多處骨折, 但先前懷疑是其他病症,花費一番工夫才確定是發生率頗低的「產後骨鬆症」。
台大查閱醫學文獻發現,根據德國研究,每100萬名女性當中,只有大約3到5人會發生產後骨鬆。台大醫院近兩年則收治六名30歲上下媽媽因此龍骨被壓扁的病例。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蔡克嵩表示,媽媽從懷孕開始就不斷為小寶寶提供骨質,若媽媽骨架纖細、體型較瘦、皮膚白皙,因本身骨本就不夠厚實,如果又碰上餵乳量大,比如說雙胞胎或多胞胎的情況,產後骨鬆的風險就會升高。
不過蔡克嵩也強調,一般女性儘管產後骨質流失較多,但普遍在幾年內都可自然補回。餵母乳的媽媽如果出現下背痛、駝背、身高變矮等症狀,務必立即停餵,就醫檢查 。
女性在懷孕第12週開始,腸胃對鈣的吸收力倍增;懷孕26週後,小寶寶更會快速從母體抽鈣,以應付骨骼的生長;到了哺乳期間,每天約有200至400毫克的鈣經由母乳流向寶寶。因此,醫師建議,哺乳期間,媽媽每天應攝取鈣質1000至2500毫克;另外台灣女性習慣坐月子,外出曬太陽的機會不多,所以也應該每天攝取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以幫助鈣的吸收。
新生兒也染腸病毒!疾管署呼籲:懷孕期間就要注意
台灣疾病管制署發布消息指出,今年已接獲兩例未足月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案例。該署除呼籲親友探望新生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衛生清潔之外,也提醒孕產婦從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多加留意。
疾管署發布的兩例未足月新生兒病例中,一名女嬰是在出生後第13天檢出感染腸病毒71型,另一例則為男嬰,一出生就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所幸兩例皆屬輕症、經治療後已經健康出院。疾管署人員表示,雖兩例嬰兒的家人皆無腹瀉、發燒等腸病毒症狀,但該署仍推測是在親友探望過程中、寶寶接觸到已感染腸病毒的家屬所致。
疾管署也強調,感染腸病毒的新生兒有可能出現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等敗血症徵候,所以家長注意上述探望過程的人員接觸之外,也要在懷孕的最後階段,也就是大約產前14天起,一直到分娩前後,避免接觸疑似感染腸病毒的人,並注意自身健康;若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幼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
疾管署人員提醒,新生兒應避免與太多人接觸,家中幼兒若診斷感染腸病毒,也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留意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掌握治療契機。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20週(5月15日至21日)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19,312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累計今年國內已檢出34例腸病毒71型個案(27例輕症、4例疑似重症、3例重症個案),分布於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桃園市、台中市、彰化縣、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