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聰明節能──中華電信幫你省電(2010/05/05)─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24聰明節能──中華電信幫你省電
文.李珊 圖.林格立 21世紀是能源效率蔚為顯學的年代,也是台灣產業強項──ICT資通訊業──大展身手的年代:藉著電腦的「智慧」和網路通訊的「串連/整合」能力,無論是工廠的生產、民眾的生活、交通工具的驅動,都可以在使用能源上更具彈性、效率,也更聰明。 據全球數位永續倡議機構(GeSI)的「Smart 2020」報告指出,ICT產業有能力促成其他產業大幅減碳,使全球在2020年達成較2002年整體減碳15%的目標。敏銳的台灣資通訊業者早已嗅到此一商機,電信業龍頭老大──中華電信──近年即陸續推出「智慧型運輸系統」、「智慧型節能服務平台」、「雲端服務」等服務,跨界扮演起減碳天使的角色,未來待政府相關法規及建設成熟後,他們還將進軍最夯的「智慧電網」。 說起「智慧型運輸系統」,一般民眾並不陌生,當都會上班族加班到深夜,無捷運可搭時,一通電話打到無線計程車隊,幾分鐘後運將就準時來到。 而中華電信為它所做的升級「智慧」則在於,以往運將和控制中心必須保持連線,車上乘客也必須忍受無線電對講機傳來的聒噪聲,接著幾位司機搶call ,再由調度中心「喬」出一位前往。 現在呢?控制中心接到叫車訊息,便可在監控主機螢幕地圖上的諸多紅色亮點中,點選距離客戶所在地點最近的那部車子,發一通指令到該車的「車機」(類似手機功能)上,司機收到後按一個鍵回復確認,就算完成了派車調度的工作。 這套結合了衛星定位系統(GPS)和地理資訊系統(GIS),並透過行動通信網路(GPRS)來監控勤務的整合式系統,和以前比起來,除了派遣更快、更公平,還可統計公司發給每位運將的「業績」,並透過螢幕監控司機的行進路線,大大提高了車隊的管理效能和乘客安全。 這套系統也同時廣泛運用在銀行送鈔車隊、警車、物流車隊上。 自家秘方「呷好倒相報」 ICT的「智慧」除了可讓交通運輸的管理更有效率,在建築和辦公大樓領域也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中華電信去年正式推出的「iEN智慧型節能服務平台」便是一塊試金石。 以一棟辦公大樓或一所學校來說,公共設施的空調、照明,提供宿舍熱能的熱泵、鍋爐,以及冷凍設備、排水系統等等,都是極為耗電、耗能的設備,iEN就是透過網路(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把所有系統連接到一個俗稱「雲端」的中央管理平台,不僅集中監控,更可機動管理。 「iEN其實是源自我們多年來應用ICT監控機房節能的心得。」中華電信協理洪豐玉表示,中華電信在全台各地有上千個機房,為了讓24小時運轉的機房減少耗電,他們會透過管理平台自動調控空調,例如白天高溫時,機房內的10台冷氣全開,傍晚太陽下山後則減少成5台一組、間隔放送,並依春夏秋冬設定不同溫度;此外客戶上網時段的尖峰、離峰也是考量因素,上網尖峰時段,機房內的伺服器CPU需強力運作,散熱量大,就必須多開空調,反之離峰人少時即可降低。 而為了將分散各地的機房統一管控,中華電信又發展出以網路串連、由總部集中監控的模式,估計至2012年將較2007年減少1.38億度用電量,減量達10%。「近年節能減碳風行,我們推想外界也會有這樣的需求,於是修改發展出iEN,」洪豐玉說。 事實上,台灣許多商辦大樓和工廠的能源系統都十足「揮霍」成性,也的確到了需要全盤檢討的時候。 「吃到飽」鼓勵浪費 以電力系統為例,每棟住商大樓和工廠在甫落成、申請供電時,都會和台電公司訂一個「契約容量」;用戶為了避免受罰,多以最大的需求量來訂約,而一旦簽定,即使額度用不完也不能退錢。 在凡事「寬估」以免不足的慣性思維下,「工廠的生產設備如潔淨室等,也常以生產線產能全開、天氣最熱的情況來設計容量,」財團法人產業服務基金會經理馬勝雄表示,無形間形成的浪費,就好比一部3,000cc馬力的汽車一起動,絕對比1,600cc的車耗油。 為了改善這種種不經濟的能源使用模式,近年國內興起一種「能源服務公司」(ESCOs),專門為企業客戶診斷並修改、更換不合理的設計及設備;由於所費不貲,有些ESCOs還會代客戶向銀行洽商融資,之後再從客戶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中分期攤還,一舉創造三贏。 「中華電信的iEN除了目前ESCOs所做的事情外,還增加了『遠端監控』和『動態管理』的功能。」洪豐玉解釋,「資通訊」本來就是中華電信的優勢,他們以齊全的網路設備、強大的資訊處理及「雲端」管理能力,跨行切入節能產業,將原本只侷限於設備節能改善的ESCOs服務層次拉高到國際的水準。「我們不是要搶ESCOs的飯碗,而是雙方合作,共同開發未來新產業。」 誰又忘了關燈? iEN可以讓企業客戶透過管理平台,監控所有活動場域內的耗能狀況並進行機動管理,當然,使用端空間裡的各種設備必須一一裝置相關的感測器、控制器,以便發送訊息給中央管理平台,並接受中央傳回的指令。 以學校為例,管控系統與每間教室的數位課表串連,教室若早上10~12時有排課,系統就會在9:50自動開啟電源、燈光及空調,上完課自動關閉;若要額外使用教室,使用者必須事先上網申請。 iEN還會運用管理手段,來「強迫」使用者改變生活習慣。例如在辦公大樓某區塊在下班時間若忘記關燈、關冷氣,系統會發簡訊給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在確認並非加班後,即可由系統直接關閉並作記錄,「習慣」最差的單位絕對「證據確鑿」,難逃中央監控的法眼。 iEN若運用在工廠就更神通廣大了。以用電系統的「最佳化」管理為例,監控系統除了分析客戶的實際用電數據,建議一個新的合理契約容量外,還會進行每月用電分佈的詳盡分析及動態管理,例如建議用戶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分散到低價離峰時段等。 為了避免產能全開時,用電量會超出契約容量而受罰,監控系統也會精算各設備的耗電量,並且在「即將爆量」時發出預警,隨即依客戶事先設定好的優先順序,暫停某些區塊的電力供應,絕對不能停電的區塊則依然運作如常。 期待節能「誘因」 iEN推出一年來,目前已有苗栗署立醫院、台北榮總,和南投暨南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以及許多中小學、政府機構採用,可惜民營企業因缺乏政府補助,採用的不多。 更主要且早已為環保界詬病已久的原因,還是在於台灣的電價太低(工業用電是日本的48%、英國的88%),企業節能的誘因不足,iEN和各種ESCOs自然乏人問津。 不過中華電信樂觀估計,國內近3年每年至少有20億元台幣以上的市場潛力,他們在苦盼政策轉變的同時,也將爭取每一個練兵機會,因為台灣不能等,地球也不能等。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0年04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