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都更夾縫中的藝術種子(2011/01/12)─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21,2024都更夾縫中的藝術種子
文‧陳歆怡 圖‧胡氏藝術提供 2009年上半年,在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底與吳興街一帶、靠近象山腳的寧靜社區,發生了一件小小的騷動:每天中午晚3個時段,只見男女老少都靠在「信義西大排」水溝邊,手倚著木欄杆,盡情享受彷彿有瀑布從80公尺高處打下時所產生的氤氳舒爽;魔幻時刻總維持30分鐘,當它降臨時,霧氣會瀰漫到旁邊的車道上妨礙駕駛人視線,幸好里長及義工總是即時出動,指揮交通之餘不忘順口招呼:「這是藝術家創作的『霧雕』,只在我們泰和里有喔!」 這場名為「藝術在山左右」的地景藝術展,由立偕建設邀策展人胡朝聖策劃,企圖做為此處都市更新案帶給居民的見面禮。 話說2008年初,台北市政府以擴大、延續「花博」成效之名,推出「促進都市再生,2010台北好好看」政策,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是以提高容積獎勵成數為誘因,公開徵求民間提出以2010年9月底前(即花博開幕前)開工為目標之開發計畫案,果然催動出新一波民間參與都市更新的熱潮。 成立於2006年的立偕建設, 共有7個都更案入選「台北好好看」計畫,並持續開發新案中,公司網頁上點出其對都更的理念:「不應僅侷限於狹隘的建築開發,而是持續推動美感經濟的善的循環。」 實際執行上,立偕建設邀來策展資歷頗豐的胡氏藝術負責人胡朝聖(代表作除忠泰基金會「明日博物館」系列,還包括富邦文教基金會在台北東區的「粉樂町II」、文化局委託的剝皮寮歷史街區開幕展等),雙方激盪產生出長期性的「種子計畫」,兩年來已經在內湖的「彩虹橋都更案」及信義區的「吳興段都更案」兩基地周邊,舉辦過為期數月的地景藝術展。 每週與建設公司開會討論的胡朝聖說明種子計畫的「永續經營」理想:以10年為期,遊走全市十多個都更基地並分階段進行;首先,在拆屋之前,就舉辦「藝術在你左右」活動;到了拆遷階段,則致力把施工圍籬化為社區參與的畫布;到了房屋蓋成、居民遷入的階段,則預計在每個社區內設置小型美術館或藝術櫥窗,並且持續策劃藝術教育的活動,而上述費用「全由建設公司負擔」。 值得補充的是,從網頁可見本(吳興段)案正辦理後續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審議程序中,並擬向市府申請之獎勵容積(含停車獎勵、都更獎勵及「台北好好看」專案獎勵)總計8839.52平方公尺,高達法定容積的71.55%,整體規劃是將原4層樓連棟公寓(土地面積約5,461.5平方公尺)改建成地上21~23層的獨棟高層住宅,未來景觀風貌的改變可謂相當大。 都市更新必然涉及財產分配與利益計算,然而為了讓藝術活動單純化,過去一年來立偕建設面對媒體邀訪都傾向婉拒。 胡朝聖則是「轉譯」建設公司的初衷:「都市更新必需與環境做積極的連結,因此與其只跟住民談都更條件上的合作與利益,何不用藝術來溝通,增加彼此更多的想像和遠景?」 藝術家的自我學習 不過,對個別藝術家而言,如何面對社區、創造連結,的確需要比在傳統藝廊展出更費心思。 去年受邀參與吳興街都更案的「藝術在山左右」計畫的年輕藝術家黃博志與劉瀚之,回想創作之初,先是被給定的布展空間吸引──都更基地上預定拆除的舊公寓挑高1樓內僅160公分高的夾層空間,從房間內遺留的課本、玩具及牆壁上的隨性塗鴉,顯示這裡曾是屬於孩子的房間。 黃博志解釋,這種閣樓空間透露了吳興街的庶民生活樣貌,「過去市集繁盛時,1樓做生意、夾層當倉庫,蕭條後則將夾層劃為居住空間,廉價租出去。」 為了挖掘更多的故事,他原本想要聯繫該夾層空間的「原住戶」,卻從里長那方得知,此戶為租戶,似積欠了數月房租,數月前才在都更期程逼近下連夜搬離「走路」,暗示著現實中人的身不由己。另一方面,建設公司已取得都更協議的地主多已搬離,少部分繼續留住的居民也對藝術家的「田野調查」興趣缺缺。 「藝術家當然對『敏感』議題特別有興趣,我也為這次展覽上網耙梳了都市更新的兩面爭論,但這位意外留下遺跡的租戶已經不在了,我們斟酌再三,最後選擇與這個『空間』做對話,」黃博志說。 在名為〈回到半空中〉的空間裝置作品中,可見到創作者向附近居民募集而來的舊書從地板堆疊到天花板,紅色小型飛機迴旋其間,彷彿燈塔的照明裝置則導引人們觀看牆上由光陰留下的痕跡,讓人瞬間墜入充滿好奇與幻想的童年,也彷彿窺見孩童面對成人世界的掙扎與拒絕。 藝術的用途,或許就是在非黑即白的世界裡,提供一方駐足思索的空間!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01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