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無毒醫院的願景(2011/04/13)─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21,2024無毒醫院的願景
文‧林欣靜 圖‧莊坤儒 環境荷爾蒙除了可藉食入、吸入、皮膚接觸,或經由母體胎盤的垂直傳至胎兒外,另一種更令人憂心的傳播管道,則是以「注射」方式直接進入血液,再進一步影響人體的各個內分泌系統。 事實上,目前台灣各大醫院所使用的血袋、輸液袋、穿刺套管、靜脈注射套件,與廢液收集裝置等輔助醫療器材,絕大多數都是由極易溶出塑化劑的PVC塑膠所製成。 這些常用的輔助醫療器材,雖是病人得以在最短時間回復健康的最佳利器,但另一方面,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把眾多已知有害的化學物質導入人體。 去年底,長期關注環境荷爾蒙議題的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與環境品質教育基金會,共同公布了一項讓許多病人及醫護人員頭皮發麻的調查報告,他們檢測9件常見於各大醫院的輔助醫療用塑膠器材,結果有高達6件均檢測出高含量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 其中幾乎多數住院病人都會接觸到的輸血袋及輸液袋,塑化劑含量更分別高達46.1%及29.5%,比例已遠超過經濟部標檢局規定的兒童玩具與橡皮擦含量標準(6種鄰苯二甲酸酯總含量不得超出0.1%)。 雪上加霜的注入 此外,在這份調查中,包括穿刺套管、靜脈注射套件與廢液收集裝置等常用醫材,也均含有高比例的塑化劑。 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解釋,PVC塑膠因具有柔軟、彈性佳與可塑性高等優點,長期以來都是輔助醫療器材的首選材質,然而PVC塑膠在製造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添加DEHP等塑化劑,又因此類塑化劑非以化學鍵結而以混合方式摻入,因此只要一與液體接觸,就有溶出之虞,特別是遇到如血液般含有脂肪的體液,釋出比例會更高。 凌永健的研究團隊,曾在2003年分析直接抽血的人體血清,以及經由捐血中心血袋保存的血清資料,結果顯示只要血清一存入血袋中,不管時間多長,血清中的DEHP濃度均會增加,最高時甚至可增加1,000倍。 換句話說,當病人使用這些PVC血袋盛裝的救命鮮血,同時也將這些高濃度的塑化劑一併注射至體內! 凌永健指出,一般人在生病時去醫院打針輸血只是偶一為之,即使在醫療過程中接觸大量塑化劑,也會在幾天內自然代謝,不必太過擔心。但對於生殖與內分泌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的早產兒、必須長期接觸醫療器材的慢性病患(如洗腎患者),以及剛動完重大手術的病患,因其留院時間較長,這些高含量的塑化劑,就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他舉例說明,2005年美國的「環境健康透視」期刊,曾經找來54名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住滿3天以上的早產兒,並將受測者分成低DEHP暴露組(嬰兒主要接受瓶或灌食的餵養)、中(嬰兒接受腸內餵養、靜脈營養及鼻持續氣道正壓)、高(嬰兒接受臍血管導管、氣管插管、靜脈營養及留置灌管等醫療行為)等3組,最後發現高暴露組尿液代謝物的DEHP濃度,竟可高達低暴露組的5.1倍。 「研究已證實,塑化劑對於胎兒、特別是男嬰有極為不利的影響,很可能會縮短其生殖器與肛門間的距離,導致性徵趨於女性化,因此早產兒等敏感族群應儘量避開塑化劑濃度偏高的醫療器材,以免對生殖健康造成無法回頭的危害。」 凌永健強調,目前歐美已有許多醫院朝向「無毒醫院」目標,也就是醫院不再或減少使用各種含DEHP的醫療器材,未來台灣也應該朝這個方向努力。 應從管制醫材標示著手 針對學者及環保團體的建議,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長林欣慧則回應,由於PVC塑膠具柔軟性及耐久性等特質,臨床使用較不易出現管路阻塞或破損斷裂,可減少投藥及失血風險,加上其成本較低,當權衡各種風險後,以及參酌各先進國家的管理情形後,衛生署現階段並無限用、禁用或訂定PVC醫療器材強制性管制標準的計畫。 不過為了降低高敏感族群的風險,衛生署在日前也發函給各大醫院,建議醫護人員針對男嬰、懷孕及授乳婦女、青春期男性等敏感族群進行具高DEHP暴露風險的醫療行為時,應將DEHP有礙健康的疑慮列入考量。 另一方面,包括台大醫院在內的國內部分醫院,已開始注意到PVC醫材暗藏的危機。 台大醫院藥劑部主任林慧玲就指出,由於DEHP塑化劑為油溶性,因此許多油性較高的化療用藥、免疫製劑及心臟血管用藥,就不適合使用PVC材質的軟袋及輸液裝置。此外,PVC材質也可能吸附部份藥品,例如像治療心絞痛極為有名的硝化甘油注射劑(Nitroglycerin),若裝在PVC容器內,藥效就會減損40~80%。 「PVC醫材須特別考慮藥物相容性的問題,否則就可能對病人產生立即風險,」林慧玲表示。 不過她也強調,目前市面上雖已有廠商可提供非DEHP材質的醫材、或在輸液袋接觸液體內面另塗上一層PP(聚丙烯)塑膠,以隔離DEHP直接溶入藥品。但國內廠商所製造的醫材,長期以來都有材質標示不清的問題,造成使用時的極大困擾,未來衛生署若要逐步推動管制,首先就必須從要求廠商作好產品標示著手,當面對特殊用藥及高風險族群時,醫護人員才能及時作出正確的醫療判斷。 醫院應是救命而非累積毒害之地,邁向無毒醫院的願景,是台灣必須努力的方向。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04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