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洪秀柱,叱吒國會女戰將(2012/07/11)─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21,2024洪秀柱,叱吒國會女戰將
文.陳歆怡 一頭短髮、個頭嬌小,腰桿總是挺直,細框眼鏡下的目光犀利、靈動,二十多年前即脫離教職轉戰政壇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至今舉手投足之間,仍像充滿威嚴的「訓導主任」。 她是國民黨內第一女戰將,曾創下立委8連霸的紀錄,資深程度僅次於立法院長王金平;她敏捷機智、咄咄逼人的問政風格,得到「鐵娘子」、「小辣椒」的封號;長期專注教育政策,更博得了準教育部長、影子內閣的美譽。今年2月,她以69票高票當選立法院副院長,為女性參政樹立新的里程碑。 不論演講或質詢時,洪秀柱都喜歡引用古典詩詞:「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個『縮』字是直的意思,不是縮起來、躲起來。本席覺得用在各部會首長的身上也是一樣,在這個危機年代,應該要自己親上火線,扮演推銷和溝通的角色。該做的就去做,不必隨波逐流,也不必委屈討好,要把政策說明白,爭取民眾的信心。」 這是2008年洪秀柱面對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的質詢稿,忠實反映出她一貫勇往直前、剛正不阿的性情。 從政是為了告慰父親 洪秀柱從政,與經歷過白色恐怖的父親的教誨有關。1948年次的洪秀柱,在家中4位兄妹中排行老二,從小成績優異、個性活潑,深得父母及師長喜愛。 洪秀柱的父親洪子瑜在中國大陸時任職於專賣局,1946年來台後擔任台糖月眉糖廠副廠長,1947年「228事件」後,他因為對時局好發議論而遭到逮捕,被送至綠島「感化」3年3個月。返家後一直找不到正職工作,家計都由洪秀柱的母親一肩扛起。 洪秀柱透露,父親後半生始終落寞、有志難伸,卻不曾在子女心中埋下仇恨種子,反而在過世前半年寫下回憶錄,提醒子女「將來有機會服務公職時,必須盡忠職守,認真負責,合則留,不合則去,切勿戀棧。」 洪秀柱清廉自重的處世原則,深受父親的身教言教影響,而她選擇從政,也是為了帶給父親「寬慰」與驕傲。 由於父親學法,不免期望女兒日後能考上法官或律師,洪秀柱的大學志願表,只填了6個學校的法律系,沒想到數學考砸了,進入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 畢業後,在師長引薦下,23歲即出任汐止秀峰國中訓導主任,是當年最年輕的訓導主任;1991年取得美國密蘇里州東北大學教育碩士。 洪秀柱在教育崗位上,幾乎全年無休,有時半夜還在替家長找學生,逐漸遠離法律,父親對此頗有微詞,她對父親說:「法律只能治標,而教育可以教化人心,使人人都守法,讓社會步上軌道;我從事教育工作與學法是殊途同歸,您也不用太失望。」 1989年,第1屆立法委員最後一次增額選舉,國民黨首度辦理黨內初選,曾任基層黨職的洪秀柱決定爭取提名;因為父親一直認為他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冤獄牽連子女的前途,洪秀柱想靠爭取提名證明,她的前途與父親的境遇無關,也想給父親帶來榮耀。遺憾的是,父親竟在洪秀柱告知通過黨內初選後不久過世,沒能共享當選的喜悅。 可畏又可敬的戰將 基於對教育的熱愛,洪秀柱始終堅守教育文化委員會,長期擔任召集委員,特別著力在教育改革、教師權益、中輟生、醫藥分業、全民健保等法案的推動。 1992年女性立委人數不多時,她就被國會觀察基金會評選為「北縣專職專業立委」;2003年,被澄社評為「議事規則僂禲B專業性佳、整體表現佳」的第一名召集委員;2008年也被商業周刊評選為第6屆教育委員會的第一名立委。 在競爭激烈的政治圈中,洪秀柱堅持專業、清廉正派的問政風格,是國民黨相當倚重的改革戰將之一,也讓她3度名列黨內不分區立委的優先順位。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洪秀柱的強力監督,亦令綠營官員、民代視為可畏又可敬的對手。 洪秀柱從不諱言與民進黨在國家認同等意識型態問題上嚴重分歧,「但我尊重他人發言的權利,也歡迎理性的溝通辯論。」2008年8月,她揭露前總統陳水扁家族的海外密帳案,雖然招致反對者怨憤,但她能戰、敢戰、善戰的形象也更深植人心。 這種旗幟鮮明、得理不饒人的個性,卻無損於她在立法院各黨派的好人緣,因為她向來不結黨營私,只問是非曲直。民進黨立委藍美津就曾說:「教育議題上,大家聽洪秀柱的就對了。」她跟前民進黨籍立委盧修一與戴振耀也是出了名的惺惺相惜。她與盧修一雖在同選區競爭,卻敬佩其政治風骨;她讚賞戴振耀對農民及弱勢團體的關懷,總是連署支持他的提案。 新角色,更上層樓 上任立法院副院長4個月以來,面對新角色,洪秀柱自許未來要行事公正,嚴守議事規則,卻也遺憾「失去質詢的樂趣」,「有時為台下感到心急,好想糾正他她:你話應該這樣說……」 如今的她擔負起更多「領導」工作,包括以副院長身分接待他國來訪議員,拓展國際外交,以及近日以副黨主席身分,率團赴中國大陸參加第4屆海峽論壇大會,一席懇切而不卑不亢的致辭,蘊含對兩岸和平的深切期許。 從講台、質詢台再到主席台,洪秀柱都是全力以赴、盡其在我。她不讓鬚眉的氣魄以及奮鬥歷程,擴展了理性、清新和公正的問政空間,也帶給現代女性從政的優秀典範。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2年07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