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淺山生態系最美麗的貓科動物——石虎(2012/11/14)─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26,2024淺山生態系最美麗的貓科動物——石虎
文.李珊 圖.陳美汀提供 被列為一級保育類瀕危動物的石虎和雲豹,是台灣僅有的二種野生貓科動物。 生性機警、隱密的石虎是夜行性動物,體型類似家貓,在野外極不容易發現,調查難度高,多年來資料闕如。直到6、7年前學界投入研究後,牠的神秘面紗才逐漸揭開。 「以前以為石虎在深山,傻傻地跑進深山調查,後來才知道稀有的寶貝在這。」10月初,屏東科技大學博士生陳美汀正在為苗栗通霄護林協會成員講授「低海拔野生動物生態」,希望這些向林務局承租國有林地的在地居民,能擔任保育石虎的尖兵。 體長55~65公分的石虎,尾巴長達30公分,體重3~6公斤,灰褐色或黃褐色、全身有豹狀斑點,又稱豹貓或山貓;石虎外形和一般民眾飼養的虎斑貓相似,但紋路不同(虎斑貓身體條狀紋,尾巴環狀紋),較明顯的差異是,石虎耳朵後面有白色斑紋。 陳美汀解釋,苗栗靠近聚落的淺山地區集合了闊葉林、人造林、竹林、農墾地、埤塘等各樣地景環境,孕育了23種哺乳類,其中包括石虎,以及穿山甲、麝香貓、食蟹等保育物種。 淺山寶地的孕育環境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靠近人類居住的環境,反而聚集不少野生動物? 原因是,聚落附近的草生地、農墾地、林地有許多鼠類、野兔可供石虎食用,森林中常在地面活動的鳥類(如竹雞),也是石虎的食物來源,森林庇蔭則提供石虎養育下一代的保護環境,造就了良好的生存空間。 「這裡的租地多是石虎的棲地,居民是最佳的石虎調查員,」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技正余建勳表示,林務局計畫在苗栗劃設石虎保護區,需要有足夠的研究資料,協會對石虎保育已有共識,希望在第二代林農的參與下,達到社區發展和保育雙贏的目的。 這天下午,一行人拉拔到銅鑼和通霄交界的虎頭崁進行戶外實習課。從稜線鳥瞰通霄,幾個聚落散布在蓊鬱山丘間,稻田、果園景觀錯落,正像陳美汀形容的「鑲嵌地景」。 陳美汀帶領眾人離開產業道路進入新竹74、75號林班地探查,一路上看到獸徑痕跡便往林子裡鑽,不久後即找到一坨灰白色乾燥石虎排遺(大便)。 「看顏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新鮮排遺是咖啡色,大小很像家貓,這些毛是刺鼠背後的鋼毛。」陳美汀說,石虎和家貓不同,從不把便便埋起來,反而會用它來標示活動領域;學員日後若自己發現石虎出沒的地點要記下座標、排遺數量,還得記得埋起來,以免別人重複紀錄。 對石虎來說,排遺除了有宣示活動領域的作用外,也是吸引母石虎的訊號。 陳美汀表示,石虎的活動範圍很大,公石虎可在廣達5~6平方公里(5~600公頃,相當於10個關渡自然公園)的區域趴趴走,母石虎則在1.5~1.8平方公里活動。傍晚到隔日清晨5點前是活動高峰期。 「要不是有陳美汀投入研究,石虎的處境更不堪設想,」余建勳說,近年苗栗縣幾宗開發案,例如苗50線、台13線的外環道開路計畫,如果沒有石虎的棲地資料作為環境評估的輔助,一旦開路成功,棲地破碎化,將使情況雪上加霜。 愛貓成癡 大學讀歷史系,畢業後到木柵動物園工作,擔任夜行館的動物照養員。2年來和美國大山貓、石虎等中小型貓科動物朝夕相處,雖然滿足了近距離觀察的渴望,但她發現,動物園和保育工作差很大。她轉而到美國讀書,碩士論文就以台灣貓科動物為研究主題,由於貓科中的台灣雲豹已絕跡,只好研究石虎。 當時屏科大指導教授裴家騏認為,國內石虎資料闕如,2年內要做出成果,並不容易,因此建議她將研究範圍擴大到「小型食肉目」動物,也就是除了石虎,同時調查食蟹、麝香貓、鼬獾等小型哺乳動物的分布和生態,就以高、屏為採集樣本區。 果然不出裴家騏所料,石虎蹤跡難以尋覓,陳美汀研究小型食肉目期間,還曾被虎頭蜂螫一百多針差點喪命。 然而經此大難,仍不改她的研究熱情,取得碩士學位後,她從野生動物的救傷資料發現,苗栗、南投一帶有石虎蹤跡,對照南投特有生物中心的調查資料也都獲得佐證。 陳美汀的博士研究,就決定鎖定石虎,並以新竹、苗栗一帶的淺山為研究樣區。只是,從苗栗到嘉義的淺山地區雖有石虎出沒的紀錄,但深山裡究竟還有多少石虎?現有資料雖然顯示機率很低,但仍必須深入調查。 山中小霸王揭密 石虎行動敏捷、飄忽不定,要擴大範圍調查其出沒區域,需要藉助紅外線自動相機,2005年裴家騏向林務局申請經費,由陳美汀在苗栗137個樣點和新竹72個樣點架設相機,經過3年調查畫出了石虎的分布圖。 同時,陳美汀也在2007~2008年捕捉到6隻石虎,繫上無線電發報器做追蹤,藉以研究石虎的活動範圍和活動時間等生態習性。 「石虎真的很會跑,我們騎機車都追不到,」陳美汀以一隻追蹤了三百多天的「阿樹」為例,這隻又帥又壯的公石虎,一個晚上最遠可以跑2~3公里,每當她和同伴追蹤到訊號要停車定位時,阿樹又不見蹤影,他們只能迅速定位後,立刻向前追,一個晚上操下來,二個人都精疲力盡。 陳美汀多年研究下來,對於石虎仍有很多未知的生態習性待了解,如繁殖季節、繁殖行為、育幼方式,台灣其他淺山地區的族群數和面臨問題等,都還需要深入研究。 棲地被破壞的生存危機 翻開全球圖譜,石虎的棲地主要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是小型貓科動物中分布最廣、適應力最強的種類,可在熱帶雨林、針葉林、半沙漠等截然不同的環境存活。 而台灣是海島,較之大陸型地區,石虎的生存問題更為嚴峻。首先是棲地減少和破碎化,例如後龍殯葬園區的開發,雖然面積僅有幾十公頃,但在已殘存破碎的棲地開發,一定會造成石虎的食物大量減少。 其次,道路開發也有嚴重殺傷力,今年3月苗128線道同一地點相隔8天就有2隻石虎命喪車輪。 最後,人為的捕獵、捕獸夾和毒餌傷害,更是危機。以陳美汀無線電追蹤的6隻為例,後來有5隻都是遭獸夾夾死、毒餌毒死和捕捉而被迫中斷研究。 陳美汀非常難過,但也只能更努力拜訪宣導,讓苗栗鄉親知道石虎是重要的保育物種,請大家手下留情。 近年林務局和苗栗自然生態學會已積極加入保育行列。林務局到各鄉鎮小學介紹石虎;生態學會則與消防局合作,宣導救傷石虎的知識,也建立養雞場通報系統,為養雞場架設紅外線攝影機,提供協助調查獎勵金等。經過兩年宣導,民眾熱心通報受傷或在道路撞死石虎的件數,都有明顯增加。 保育人士更希望能推選石虎成為苗栗的幸運動物代言人,就像日本琉球列嶼西表島的「西表山貓」被選為觀光大使。台灣最美麗的貓科動物,絕對能勝任苗栗觀光代言的工作,這不僅是旗艦物種石虎的轉機,也是淺山生態系中其他保育物種的福音。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2年11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