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創刊日期:2005-05-26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020
官網: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4-05-21 05:00:00 /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公益聯播]以關懷動物為關懷生命的起點
本期目錄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
「新台灣學」興起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
「新台灣學」興起

文‧劉嫈楓 圖‧林格立

20年來,台灣社大已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他們不特別在意文憑,而是定睛在教育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社大的使命感與公共性,讓學習由私領域走向公領域,成為一場由衷而發的成人教育運動。」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全促會)創會理事長顧忠華說。

在地、行動、智慧
從「老樹地圖運動」窺見新台灣學

羊蹄甲樹旁,一群來自台南社大的「樹公民」,正拿著量尺仔細測量樹圍,詳細記錄樹木生長情形,因為近年來台灣老樹的棲地正受到地面水泥化與真珠菌肆虐的雙重襲擊,全台社大正共同發起「老樹地圖運動」,以普查方式,監控樹木染病狀況,共同研究解決之道。

現場七、八名志工拿起圓鍬鬆土,架起塑膠菱格網,防止民眾踩踏。小朋友們則抱來辛苦搜集的落葉,灑在樹根周遭,細心澆下水份,要替逐漸硬化的土壤恢復生機。

離台南公園不遠處的廟宇,志工們也在居民協助下,一筆一筆地將樹木的位置登錄上GPS系統,完成台南市老樹地圖。

府城台南是全台護樹行動的先驅,2004年,眼見台南人引以為豪的老樹正逐漸凋零,在社大自然與生態學程講師晁瑞光的推動下,開始結合師生、志工與社區居民,實學實作,全面普查府城老樹資料。

「這不只是樹木的生態保護,更是一項城市治理的議題,」台南社大主任林冠州說,老樹地圖與棲地保護運動,不僅能作為政府提撥養護預算的參考,也能建立樹木公衛體系,發揮「預防勝於治療」的功能。

老樹保護運動逐漸傳播全台,正是「新台灣學」具體而微的展現。

NGO興學
地方特色凸顯,以議題連結國際

為什麼社區大學可以做到教育、學術、行動三者兼具呢?主因是它擁有教育改革的創意氛圍,以及NGO團體長期的投入耕耘。

1994年,正逢台灣教育改革浪潮風起雲湧之際,社會全面性檢討大學升學管道窄化、聯考制度造成填鴨教育、公民意識低落等議題。當時,身為教改前鋒的台大教授黃武雄,進一步提出「成人觀念不改,教育和社會就改變不了」的新思維,於是拋出「社區大學」的構想,希望藉此完成「知識解放,公民參與」的目標。

1997年,黃武雄在報紙上撰寫〈深化民主,發展新文化〉評論,引起熱烈迴響,政大社會系教授顧忠華、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清大教授彭明輝等18名教授率先響應,在積極奔走下,台北市政府也同意提撥經費辦學,1998年9月,第一所社區大學在台北的木柵國中成立。

「為了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出入方便,木柵國中還特別提供新落成的電梯大樓,體貼又創意的實驗之路於焉展開,」顧忠華說。

由於無前例可循,初期社大開了很多一般大學中常見的經濟學、政治學等課程,但運作幾年下來,發現學院裡頭的「套裝知識」不一定適用於一般成人,於是開始創辦各種實用性的「經驗知識」,例如「從電影看民族」、「木工課」、「天文星象觀察」等,並且鼓勵學生組織社團,主動參與社區營造,讓所學延伸到生活中。

逐漸地,全台各地紛紛成立社區大學,由地方政府以招標方式尋找承辦單位。由於當時台灣社會有心、有能力者不多,使得懷抱使命感和理想色彩濃厚的環保、教改、文史等非營利組織(NGO)順利出線,承辦社大業務,從零摸索,造就了在國際間獨樹一格,充滿本土性、草根性、原創性的台灣社區大學。

而這些NGO平日就在其專注的領域上與國際NGO聯繫密切,交流頻繁,台灣社大也得以跳脫封閉性格局,保持與世界的連結,暢談台灣經驗。一時之間,匯聚了各方力量,生機蓬勃。

2003年,《終身教育法》通過,社大得到法源背書,也走過摸索期,終於在台灣遍地開花。而且,各地NGO因地制宜,專注的議題都不盡相同,也開始形成不同區域特色,農村關注農業,原住民部落重視原住民議題,工業城市重視勞工,河川村落監測水質。

社區關係發酵,凝聚認同後,一股源自於民間的在地學問應運而生,「屏東學」、「北投學」、「竹塹學」、「台南學」、「宜蘭學」紛紛躍出,全促會積極整合,鼓勵橫向經驗連繫,一種有別於傳統學術研究、融合地方特色與行動力的「新台灣學」也誕生了!

以愛之名
顛覆國際經驗,影響公共政策

19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永續教育」、「回流教育」、「終身教育」等概念,主張高等教育應延續至成人階段。但有些西方國家早在20世紀初就已將此概念付諸實行。

重視教育投資的德國,在1905年也仿照丹麥成立「民眾高等學院」,結合公共資源,提供12類專門學程,以大量經費挹注,給予成人就學機會,迄今已有一千多所。

在美國,於1901年各州政府成立「社區學院」,提供短期制、學費低廉的實務課程,作為就業者進修的管道。

亞洲的韓國也在1997年提出法規彈性的「學分銀行」制度。不受修課時間、地點限制,學生在不同成人教育機構修習的學分,都能納入計算,達到一定標準後,就會頒予學位。

對比國際,台灣社大的歷史不長,但兼具公共性與在地性的特質卻讓人豔羨,以民間影響政府決策的成果,也成為國際間的活教材。

2013年,北投社大就串連民間社團和當地居民,促成原先流落在彰化縣的北投車站古建築返鄉;針對北投纜車議題,也促成北投地區首次模擬公投。

永和社大為了因應新北市升格,也在2013年針對中永和區域,提出「生態雙和」計畫,與社區、學校協調讓出綠地空間,分享給生活於擁擠城市裡的居民。「這是永和社大成立14年來,首次對中永和區域所提出的都市藍圖,」永和社大主任秘書張素真說。

林朝成指出,社大的成立初衷,就是希望學員、師生透過學習發展為行動。讓學習不只是個人的成長,還伴有參與社區、社會關懷的公共性質,完成公民社會的願景。

各國社區大學比較

國別:台灣
名稱:社區大學
成立時間:1998
學位授予:無
招生對象:不限學歷,18歲以上民眾
課程內容:強調公共參與、知識解放理念,設有學術類、生活藝能類與社團生活類課程
國別:德國
名稱:民眾高等學院
成立時間:1905
學位授予:有
招生對象:不限學歷,18歲以上民眾
課程內容:強調多元開放的精神,設有社會、歷史、政治、人文藝術等12大類課程
國別:韓國
名稱:學分銀行
成立時間:1997
學位授予:有
招生對象:具高中學歷者
課程內容:有正式學分,不同成人教育機構修習的學分皆納入計算
國別:美國
名稱:社區學院
成立時間:1901
學位授予:有
招生對象:具高中學歷者
課程內容:分2類,一類為4年制大學先修課程,另一類為成人技術、教育類等短期課程

整理:劉嫈楓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4年05月號)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台灣社大透過精彩豐富的課程,吸引成人重回校園。圖為萬華社大學員進行戶外教學。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文山社大學員親自探查木柵生態環境,該課程充滿行動力。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學習不再只有個人成長,社大裡的推拿課(台南社大提供)、烹飪課、英文課,都能成為一項利己利人的技藝。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松山社大舞蹈課程。(林麗美提供 )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高雄旗美社大團隊走入農田體驗農事,實踐「向農村學習」的辦學理念。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士林社大攝影班全台走透透,透過攝影機紀錄下台灣各個角落的在地風貌。(紀國章攝)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萬華社大學員到處走踏,記錄小溪生態。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萬華社大學員參訪關渡美術館,沉醉在藝術的氛圍裡。
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br />「新台灣學」興起
夜晚時分,教室通明,旺盛的學習力預約了明天的未來。

  1. 20年來,台灣社大已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aiwan's community colleges have walked down a road less traveled.
    ◎ a road less traveled 另闢蹊徑;做出與一般人不同的選擇
    A native speaker of Chinese, he took a road less traveled by studying for a PhD in English.


  2. 台灣社大也得以跳脫封閉性格局,保持與世界的連結,暢談台灣經驗。
    Taiwan's community colleges have been able to reach out and communicate their experienc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 reach out 有成果;見效
    Shy by nature, she is forcing herself to reach out and talk to her new classmates.
推薦訂閱
舊鐵橋濕地常見鶯亞科鳥類@【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慈暉」五月 三節同慶@【慈濟大愛人物誌】
轉寄『台灣光華電子報-社區大學20年,深耕原生底蘊「新台灣學」興起(2014/05/21)』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