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紀州庵 城南新水岸紀事(2015/10/14)─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3,2025紀州庵 城南新水岸紀事
文‧劉嫈楓 圖‧林格立 新店溪河岸,每逢假日便成為台北市民踏青休憩、娛樂放鬆的最佳去處,車流快速穿梭的水源快速道路高架橋後,卻藏著一棟古樸典雅的日式建築──紀州庵。在蒼鬱參天的翠綠老樹群下,安靜居於台北城南一隅,見證了台灣近百年來的歷史。 「紀州」,濃濃日式風情的名稱,是主人平松德松為了撫慰思鄉之情所取。1897年平松家族隨著日本政府來台,落腳在西門町開設料理亭。伴隨來台的日人增多,生意蒸蒸日上,平松德松在今日古亭同安街巷底的川端町開設分店。 經過兩次改建,紀州庵成為一處有著樓高2層本館、離屋與座落在庭院當中的別館的高級料亭。為了讓遊客親近水岸,緊鄰新店溪岸的紀州庵,甚至搭建了一座小橋,客人從屋內便能走至溪畔搭船遊溪、郊遊賞玩,成為當時人們娛樂休閒的最佳去處。 人潮川流不息的紀州庵,隨著日本戰敗,負責經營的平松家族返回日本、國民政府接收用作政府員工宿舍之用後,逐漸為人淡忘。而自日據時期即是居民休憩娛樂的新店溪畔,也在1970年代台北環河快速道路興建後,改變了水岸風貌。 社區老樹運動,揭開過往 數個世代過後,居民的記憶不再,直到2002年一場老樹保護運動,才揭開了紀州庵的曲折身世。 當時,台北市停管處有意將此處改建成停車場,引起平日關心社區事務、老樹保留的同安森林促進會關心。討論中的老樹保留議題,恰巧遇上為了課堂實習報告來此調查的台大城鄉所研究生,才赫然發現一旁破敗的建築大有來頭。 當時負責調查的台大城鄉所研究生林育群和同學,透過訪談鄰近的耆老居民依稀得知,老舊的日式建築過去曾是料亭,並住過一位王姓作家。再繼續追問下,卻因年代久遠,已無人記得。 直到某天,熱愛文學的林育群讀到作家王文興《15篇小說》的短文〈欠缺〉,看到裡頭寫著:「同安街是一條安靜的小街,住著不滿一百戶的人家,街的中腰微微收進一點彎曲,盡頭通到灰灰的大河那堙C」才找到了一絲線索。經過向本人查證後,證實居民口中的王姓作家,正是寫出文學名著《家變》的作家王文興。 1946年,王文興隨父母移居台灣後,便住在紀州庵本館主屋,直到27歲才搬離。他的青年時期大半生活在此留下的印象與體驗,後來便成了他構思小說的場景。 這項發現令調查團隊大感振奮,「原來紀州庵不只是一處日式老屋,還有更多人的故事。對於後來保留成為市定古蹟起了關鍵意義。」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行政企劃經理邱怡瑄說。更多線索也在台大城鄉所師生的深入調查下,一一浮出檯面。 文學薈萃之地,作家筆下題材 除了歷史古蹟、社區老樹,由紀州庵起始延伸至鄰近的晉江街、廈門街、福州街,更是台灣文學出版的人文薈萃之地。 出了台北古亭捷運站,沿著同安街一路往新店溪方向步行約十來分鐘即是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故事發生地。而在1950~1970年代,被稱為「五小」的其中3家出版社:遠流、爾雅、九歌則分別座落在廈門街、汀州路上,作家林海音、余光中早年也在此居住。細數下來,出現在這片藝文版圖的還有藍星詩社、洪範書店、《台灣新生報》、《文學雜誌》、《國語日報》……。 曾經被漫草掩蓋、蓋著違章建築的紀州庵,經過地方文史團體與台大城鄉所的調查,開始受到外界關注,作家舒國治、時為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廖咸浩都曾多次前往訪查。 2004年,紀州庵被列入台北市定古蹟,並定調為文學重要基地。濃濃的文學氣息讓此地不再是一處老屋,而是由「從對都市綠地想像保存的『同安森林』,轉化成為『台北文學森林』,」城南水岸文化協會總幹事林育群說。 邱怡瑄表示,紀州庵鄰近區域濃厚的文學氛圍並不令人意外。由於地緣關係,不少任職於台大、師大的師生眷屬居住在此,使得此區有著僻靜的文教氣息。 不少作家更將紀州庵一帶的巷弄風情作為書寫題材。除了外界熟知的王文興,包括在牯嶺街住了8年的新生代王盛弘也在〈13座城市〉留下描繪紀州庵的段落;自小在此生長的房慧珍在作品《小塵埃》與《河流》中就不斷寫到晉江街。而婚前定居在廈門街的作家廖輝英和楊佳嫻等人也都以文字記錄他們的記憶。 活化與再生,打造城南藝文聯線 紀州庵在列為台北市定古蹟後,濃厚的藝文氣息與的文壇地位,確立了發展為文學空間的方向,但其中還住著四、五戶居民,而三棟建物中的本館與右翼的別館也在1996年、1998年相繼焚毀,僅留下離屋,修復工程百廢待舉。 2009年,紀州庵新館於原地蓋起後,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也於2年後進駐營運,將此地打造為台北城南的新文學重鎮。一系列結合在地居民、歷史記憶的活動緊鑼密鼓地展開,重新吸引各界目光。 「希望讓紀州庵活化與再生。」邱怡瑄表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進駐三年多來,每年都會推出不同版本的城市地圖,繼2014年的「城南生活地圖」,以食衣住行出發,將附近咖啡廳、小吃店標記在生活地圖的一隅,今年主題則回到「文學」,包括房慧真寫下的〈河岸生活〉、故居在此的作家余光中著作的〈另一段城南舊事〉……,為大眾開啟了文學之窗。 在文學的主軸下,紀州庵也邀請平路、黃崇凱等多位作家漫談「水岸」、「生活記憶」,接下來紀州庵打算將範圍輻射至曾是「萬新鐵路」舊線的汀州路,結合「鐵道」與「文學」兩大主題,希望挖掘更多文史資料。 2014年開始,紀州庵還串連周邊的南海藝廊、客家文化園區、奇異果文創等大小藝文團體組成「城南聯線」平台,希望藉由彼此串連拉抬,帶動社區的藝術文化發酵。 經過一年半,保留原址近7成木頭、結構修復的紀州庵在2014年6月完成亮相。為了紀念特別的時刻,紀州庵邀請拍攝《鑄字人》等紀錄片的導演王明霞紀錄修復過程。 在片中,當年在台灣出生長大、典型「灣生」的平松家第3代的平松喜一郎,也在睽違半世紀後回到孩提成長的地方。今年八十多歲的平松喜一郎與家人重返舊地,輕撫著紀州庵的窗瓦廊簷、走在榻榻米上,兒時的記憶、在料亭穿梭迎客的畫面彷彿歷歷在目。 一場老樹保護運動,竟意外揭開了紀州庵的身世。伴隨台灣近百年歷史,承載了人們不同記憶的紀州庵將融合文學、生活、記憶,繼續在新店溪畔,譜寫下個世紀的城南新水岸紀事。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5年09月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