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華電子報-群覽原民豐富文化─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31,2024台灣光華電子報-群覽原民豐富文化
文‧劉嫈楓 圖‧金宏澔 說起原住民,浮現在你腦海的印象是什麼?是每逢夏天到來的歲時祭儀,亦或幾百年傳承下的工藝文化?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北投凱達格蘭文化館……,在台灣有大大小小的原住民博物館、文物館,它們由文化、歷史與自然科學的角度切入,致力記錄原住民在台灣的軌跡。 還沒到過原住民博物館嗎?何不親往一趟,參觀各館豐富館藏,重新標誌你對原住民的認識。
位於台北外雙溪,與故宮博物院相眺而望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建築外觀散發出濃濃的原住民風情。 私人原住民博物館 入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像極戴著頭盔手持長刀、蹲坐的原住民武士的建築外觀;上方門楣是原住民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以象徵原住民至高榮耀的羽毛製作的不銹鋼雕塑〈榮耀〉;裝飾廳正中央的是雕刻精緻的排灣族圖騰,兩側則採用排灣族石板屋的建築手法裝飾。 為了讓民眾一覽台灣原住民全貌,置於大廳正中央的互動裝置,只要按下按鍵,排灣、魯凱、阿美、卑南……等各族資訊就會出現。大廳底部左右兩側的舢舨船和石板雕飾,則標明原住民社會的山海文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主任林威城解釋,達悟族是靠海維生的原住民族群,因此在館內特地陳列達悟族傳統捕魚用舢舨船,展現海洋文化的一面。 左側呈現原住民狩獵文化的石板雕飾,則是館方特地邀請擅長雕刻、製陶與裝置藝術的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設計。 名為《狩獵前的占卜》的創作,說的是排灣族女巫師在獵人狩獵前的占卜儀式。本該是創作主角的獵人,卻只在二公尺高的石板下方出現一隅,占去大半面積反倒是巫師。林威城表示,看似主從顛倒的安排,並不突兀,也貼合現實中巫師在排灣族社會的崇高地位。 展館二、三樓與地下一樓,都是順益常設展區。展示原住民生活器物的二樓展區,可見到狩獵、陶器等展品。林威城表示,打獵、農耕在原住民社會多由男性擔綱,此層樓因而被喻作「男人的世界」。陳列各族編織技法、衣飾的三樓展示空間,則被稱之為「女人世界」。而來到地下一樓被喻為「神的世界」的展區,則是與原住民傳統信仰、祭儀文化相關的器物。包括占卜壺、巫師的精美藥盒、外界看來駭人實則充滿原住民對人神靈敬畏精神的獵首文化,都在此樓層完整呈現。 樓高三層、建體呈三角形、樓層面積逐層縮小的展區,不見以族群為主題的傳統分類,而以「人與自然環境」、「生活與器物」、「衣飾與文化」及「信仰與祭儀」區分。 特別的是,順益博物館內看來平凡無奇的解說,不少都出自原住民筆下。林威城解釋,多數展館都慣由學者專家撰述,雖有理論基礎,但難免悖離實情。「不再由外人眼光來看待部落文化,而是由生活其中、熟悉傳統的居民、耆老自己說。」 因此二樓的石板屋解說,即由魯凱族耆老邱金士撰寫,而任教台師大的鄒族教授汪明輝則為充滿刻板印象的飲酒文化撕下標籤,道出原初的文化淵源。不光將話語權歸還原住民,順益從成立第一年就舉辦「與部落結合特展」,讓原住民說自己的故事。第一場即是由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講述從小出生長大的卑南族檳榔部落。 1994年由順益集團董事長林清富創辦成立,是國內少數由私人創辦的原住民博物館。林威城表示,早年順益館藏集中於台灣美術與原住民文物兩大範疇,而後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後,考量雙方館藏定位重疊,才轉而收藏原住民文物。從最初林清富捐贈的五百多件個人收藏,館方陸續透過收藏家、部落耆老等管道豐富館藏,至今品項已擴增至兩千多件。 為了吸引更多民眾入館參觀,順益不斷推陳出新,平日靜態的展示今年加入了不少互動元素。大廳內吸睛的石板雕刻,今年開始加入光雕設計秀,只要站在前方,刻在石板上的巫師、獵人全隨著光線投影的轉換,栩栩如生地動了起來。 二樓魯凱族石板屋也有類似設計。石板屋上頭LED螢幕,放送中低海拔的闊葉林相,讓觀者仿若置身魯凱族頭目石板屋前,感受最道地的原住民文化。 認識台灣原住民,從史前時代開始 面眺中央山脈、台東著名文化地標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則將認識原住民的時間向度,一舉推至史前時代。 1980年,台鐵南迴鐵路台東卑南站(台東車站現址)準備興建動工,無意間發現地底下竟有大量史前遺址。經台大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連照美等人考察判定,卑南遺址是台灣考古史上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遺址,亦是東南亞與環太平洋區域一帶最大的石板棺墓葬遺址。 為保留珍貴遺址,政府在1990年規劃此地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歷經十餘年籌備,2002年開館亮相,成為國內第一家集結史前史、自然史與南島文化三大主題藏品的中央級博物館。 在「自然史」展區中,透過板塊誕生、冰河時期,訴說台灣島嶼出生的故事;「台灣南島民族廳」則橫越地域空間,除介紹世界南島民族、台灣各大原住民族群器物、社會制度與祭儀,館內重點「史前史」展區,展出包括海洋、陶器,以及出土於花東的史前器物。 其中最值得一提莫過於國寶級文物「人獸形玉玦耳飾」。大小不過巴掌大、散發玉石翠綠般色澤,頭頂一隻獸物,傳達出人與神靈動物的溝通。同樣展現史前時代高超工藝水平的裝飾器物,還有喇叭型壁環,以及長短不一、直徑不過1公分、質地透亮光滑的玉管與玉鈴、玉簪、玉玦耳飾等各式造型精美的器物。 館內另一項展覽重點「台灣南島民族廳」則和館內史前文物相互映照,將理解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再往前推進。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表示,為了理解史前文化,透過民族學途徑蒐集相關文物有其必要,因此設館之初,館內增設了「台灣南島民族廳」,展出原住民相關文物。 尤其台灣考古史上,已得知南島族群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而台灣原住民是南島族群的後代,加上晚近出土的遺址文物,已可指向特定的聚落或文化。「透過原住民文化理解史前史,有其必要。」林志興說。 展區不但從工藝、祭儀、族群等角度認識原住民,同時也跨地域納入鄰近華南少數族群、東南亞,甚至南太平洋群島族群展物。 身為第一位就讀人類學系的原住民,林志興在1990年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期就參與其中。他表示,透過與南島語系族群的連結、納入周邊鄰近區域的文物收藏,是「希望不僅只從台灣了解台灣,而將台灣置身更廣大的世界版圖。」這是中研院院士張光直、台大人類所教授連照美、臧振華等台灣人類學者與歷屆館長籌建之初,為史前文化博物館設下的宏觀視野。 在城市與原住民文化不期而遇 除了來到台東、外雙溪,原住民文化也隱身在城市叢林中,時時與我們不期而遇。 行經新北投捷運站,與新北投公園、綠建築北投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為鄰的「凱達格蘭文化館」,則讓國內外遊客親近原住民文化變得簡單容易。 用以命名文化館的「凱達格蘭」是平埔族的一支,在昔日中國漳泉移民、西班牙人尚未抵赴前,即居住於大屯山、北投一帶。以此命名除了地緣關係,廣義泛指原住民族群,也希望此處成為展示原住民藝術文化的新空間。 地下一樓展出中的「藝術原流」是由阿美族的阿瑪亞‧賽斐格策畫。八位橫跨卑南、阿美、魯凱等原住民族群藝術家,透過裝置藝術、時裝設計將部落傳統賦予新意。二樓常設展區細分為「當代藝術作品」、「生活用品及樂器」、「配件飾品」與「祭儀用品」4大主題,包括達悟族利用椰殼作為飲食器物的「椰殼碗」、標示排灣族頭目與平民身分地位的「肩帶」,賽夏族以蝶旋技法編織、配有圓鏡與山豬牙的「頭目帽」……,都在這裡可以見到。 除了介紹台北市內10個原住民族群文化,較少為人認識、目前仍尚未被正名的「平埔族」,館內也有豐富介紹。 二樓除了特闢「平埔文化」主題,展示相關器物,三樓展區則由歷史角度切入,完整介紹台灣平埔族。花上一個上午,到北投感受溫泉文化之餘,可別忘了順道來一趟「凱達格蘭文化館」,重新認識凱達格蘭族人四百多年前在此生活過的聚落歷史。 走過台灣四百年,原住民留下的工藝文化與生活軌跡,豐富了這塊島嶼。各地政府、民間相繼設立原民文物館,努力保留原住民與台灣島嶼的記憶,而預計將於民國108年動工、落腳新北市鶯歌的「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在原住民正名運動走過二十多年後,也期待完整呈現豐富精彩的文化,為原住民的未來寫下新的一頁。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6年5月號)
開館至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已收藏陶器、 卜壺、獵刀等兩千多件文物。 本身即是卑南族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表示,史前文化博物館的成立對原住民族群極具意義。 1980年因發現大量史前遺址而成立的「卑南文化公園」, 是台灣第一座遺址公園,現場留下不少石棺、生活器具。 融入最新光雕投影技術,象徵原住民山林文化的石板雕刻,為民眾獻上了栩栩如生的排灣族獵人傳說。 凱達格蘭文物館前融合原住民特色打造的圖騰地磚,顏色亮麗繽紛。 1980年因發現大量史前遺址而成立的「卑南文化公園」, 是台灣第一座遺址公園,現場留下不少石棺、生活器具。 屏東三地門地磨兒部落收穫祭。(林格立攝) 與故宮遙相對望,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從入口裝飾到館內陳列,展現了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多元和精彩。(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提供) 部落耆老手中編織的技藝,是魯凱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本刊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