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創刊日期:2005-05-26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020
官網: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6-12-28 16:00:00 /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凝結‧茶香的空間
0
凝結‧茶香的空間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一大清早,大溪老茶廠的製茶師傅就開始工作了。從茶園裡摘採的茶菁,經過一夜的萎凋,依著工序進行炒菁、揉捻、乾燥,不同的階段散發不同的香氣,從淡淡的青草味,到乾燥後空氣中的濃郁香氣。這個凝結茶香的空間,至今還繼續訴說著台灣「茶」的故事。




順著桃園大溪山區的兩線道直上,拐進復興路的小巷,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外形挑高、幾乎整個立面都以窗為牆的水泥建築。灰藍色的窗櫺襯著天空的蔚藍,在山區清一色的綠意中,給人一種柳暗花明的驚喜。1899年,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開拓茶園,1926年,在角板山興建製茶工廠,這棟建築因之在台灣紅茶史上留名。


融合中、英、日建築風格


台灣紅茶真正被發揚光大是在1895年日人來台後。當時,烏龍茶外銷主要由洋行把持,包種茶則掌控在台灣茶商手中,紅茶是後起之秀,在日本企業的主導下異軍突起。當中最主要的日商企業是三井合名會社,其創立「日東紅茶」品牌,外銷歐美、打響名號。三井合名會社的茶園及茶工廠遍及北台灣,角板山工廠(今大溪老茶廠)是其8座製茶工廠之一,在當時屬新式、機械製茶的現代化工廠。1928年茶廠引進6台英式傑克遜揉捻機後,開始投入大量生產的行列,那時茶廠日夜分三班趕工,一日粗製茶的製造量可達5,000斤,年產量可達600萬英磅,見證了台灣茶葉的黑金時代。


1946年,角板山工廠更名為「大溪茶廠」,出產的茶葉持續為台灣賺進不少外匯。但好景不常,1956年,一場大火讓廠房付之一炬,所幸茶廠地處老蔣總統來回角板山行館必經之地,發現不見熟悉的茶工廠,詢問原委後,老總統下令全力修復。


與舊茶廠的鐵皮建材不同,重建的茶廠是磚造混合檜木屋架的建築體,比原來的小了三分之一,外形是參考自印度阿薩姆茶廠的挑高式建築,內部則請日本設計師操刀,並結合了台灣工兵的施作技術,重建後的大溪茶廠可說是「中、英、日三國、三種文化的融合。」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玲珠表示。


聰明綠建築


大溪老茶廠的空間設計更聰明的引自然入室,「這棟建築在當時就已經有綠建築的概念了」,劉玲珠說。


當時製茶已步入量產的時代,大批的茶菁不可能採用日光萎凋的方式進行,所以當初老茶廠設計二樓空間為萎凋區,一樓則是倉庫和製茶區。萎凋的作用在於讓茶菁水分蒸發,使茶葉柔軟,方能進行揉捻的工序。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當一樓製茶區的機器(如乾燥機)運作時,產生的熱能則透過天井竄升到二樓加速茶菁萎凋。


不只是將機器產生的熱能再利用,二樓萎凋區的南北向牆面各設有4座皮帶動力通風扇,可吸入室外空氣產生對流,亦可配合季節季風調整開關,保持萎凋區氣流的平穩。東西面則是可90度旋轉的窗戶,可導引氣流進入室內,並配合通風扇排出熱氣與溼氣。大溪老茶廠店長萬光久解釋著,穩定的氣流能確保茶葉的品質,氣流如果混亂不一,茶的品質就會被影響。製茶師藉此調節萎凋區的溫度,亦可說是借力自然的典範。


萎凋完接續的工序是揉捻,揉捻能改變茶葉細胞的型態,讓茶汁黏附在葉面上,沖泡時茶葉的菁華方可迅速釋出,是茶湯甘甜與否的關鍵。萎凋後的茶菁順著二樓地板上的投茶孔,投入一樓製茶區的6台傑克遜揉捻機中,直接進行揉捻作業,如此又省掉一趟人力搬運的工夫。


儲存茶的倉庫則選在一樓另一側避開太陽直射的角落,牆面上下安設有孔洞利於通風,為防止蟑螂、老鼠竄入,孔洞裡設有紗網、鐵網,層層保護。


從這棟老建築的種種細節,讓人見識到日本設計師如何「適地適性」的運用自然。而後台灣農林接手,茶廠雖因產業蕭條閉廠了15年,但在2010年台灣農林決心修繕整建老茶廠,劉玲珠說:「『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的英文名是TAIWAN TEA CORPORATION,如此更讓我們有使命感,思考如何把這個牌子再次擦亮。」


風華再現


2013年,老茶廠重整後開幕,委請擅長利用建築與自然對話的設計師曾志偉改造老茶廠,以「風華再現」為主軸,而「保留」是兩造雙方最基本的「共識」,空間則區分成製茶區、門市區、茶書室、閱讀區、文物區、靜水餐廳(新建)。


茶廠以低調的灰藍為主色,靈感來自二樓、帶有歲月感的灰藍色窗櫺,及製茶機器上生鐵外塗的藍漆,門市櫃台後方的牆壁也刷上同色系的青藍色,佐以自屋頂垂吊而下的紅色電線搭配鎢絲燈泡,在昏黃的燈色下,展現低調中的奢華。


還有許多空間的細節被保存下來,讓人駐足回想昔日茶廠製茶的光景。


店長萬光久指著地上的磨石子說:「地板上某些區塊是用水泥填平的,就是當初製茶機器的位置。」抬頭瞧瞧被燻得焦黑的天花板,這是三台乾燥機經年累月的傑作;文物區展示的那台甲種乾燥機,還能啟動,但運作已不敷成本了,那就留在這兒讓人懷想吧!門市區、閱讀區作為陳列用的鐵架,創意則是來自曬茶鐵架的再利用,除了讓空間具穿透感,也與茶廠歷史有更深刻的連結。


茶書室用了737片黑白相間的普洱茶磚堆砌裝飾著牆面,為空間帶來一抹安穩的氣息。茶室外原本是倉庫區,設計師掀開了屋頂,安置了長形水池,留下一個回字型的迴廊,除了引自然光入室,更讓綠意、行雲、水波融入茶室的景觀。


建築細節中處處可見往昔的風華,通往二樓的磨石子樓梯,牆面上對稱地裝飾著與扶手同樣式的磨石子飾帶。二樓的萎凋區,建築師拆掉了天花板後,151根綜合交錯的桁架裸露出來,這是台灣工兵展現技術、利用榫頭及力學結構交織的奇幻空間,震懾觀者的視覺。整片以窗為牆的老檜藍窗櫺,隨著晴雨四季光影變化,在窗邊擺上幾張圓凳,再配上設計師購自爪哇島的金屬彩椅,二樓的空間就這樣閒置著,像靜止了時間,讓訪客在其中優游。


老茶廠‧新靈魂


老茶廠至今仍依著節氣,每年一過清明,採摘青嫩的茶菁,春秋兩季炒菁做綠茶,夏日揉捻製紅茶。不時還可以聽到那已經八十多歲、祖母級的傑克遜揉捻機,忠誠的工作著,揉捻出一杯杯溫潤甘醇的紅茶。


「做一杯好茶」始終是老茶廠不變的初心,今日廠方更強調自地、自栽、自採,自製有機、乾淨的茶,不僅於此,更希望與在地連結,他們邀請在地有機小農的作物進入賣場販售,推出的自助蔬食料裡,更以重視時令、講求在地為訴求。


這承載歷史的茶空間,融合了新與舊,在保存與新意間尋找最適合的象限。該如何為大溪老茶廠下註解呢?斟上一杯茶,小抿了一口,劉玲珠思索著說:「老茶廠,新靈魂」吧!


(本文摘自光華雜誌105年12月)

凝結‧茶香的空間

自爪哇島採購的金屬彩椅,與茶廠的輕工業風不謀而合。

凝結‧茶香的空間

隱身在桃園山區的「大溪老茶廠」,融合了中、英、日建築風格。外型參考自印度阿薩姆茶廠的挑高式建築,內部請日本設計師操刀,並結合了台灣工兵的施作技術。 (林格立攝)

凝結‧茶香的空間

昔日製茶區的一隅變身為門市區,以自屋頂垂吊而下的紅色電線搭配鎢絲燈泡,透露著低調奢華。

凝結‧茶香的空間

被燻得焦黑的天花板,這是三台乾燥機經年累月的傑作。與二樓萎凋區相通的天井,讓乾燥機產生的熱能透過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到萎凋區加速茶菁萎凋。

凝結‧茶香的空間

二樓的萎凋區,建築師拆掉了天花板後,151根綜合交錯的桁架裸露出來,這是台灣工兵展現技術、利用榫頭及力學結構交織的奇幻空間,震懾觀者的視覺。

凝結‧茶香的空間

二樓東西向的立面以窗為牆,可90度旋轉的窗戶導引氣流通風散熱,是建築借力自然的一環。

凝結‧茶香的空間

老機器上生鐵外塗的藍漆,與門市櫃台後方的牆壁同色系的青藍色相呼應。

凝結‧茶香的空間

茶書室用了737片黑白相間的普洱茶磚堆砌裝飾著牆面,為空間帶來一抹安穩的氣息。



 

    1. 自屋頂垂吊而下的紅色電線搭配鎢絲燈泡,透露著低調奢華。
      Filament bulbs hang from the ceiling on read wires, creating a low-key environment with a feeling of subdued luxury.  
    • subdued 柔和的、暗淡的; 悶悶不樂的; 壓低聲量的
      I like the subdued and cozy ambience created by the floor lamp.
      She looked subdued after the meeting.
      They talked in subdued tones. 

 

    1. 許多空間的細節被保存下來,讓人駐足回想昔日茶廠製茶的光景。
      Many details of the old building have been preserved, enabling people to ruminate on the past of the tea factory.  
    • ruminate 沉思、反覆思考
      He ruminated for weeks about whether to study abroad or not.

 

推薦訂閱
水資源的重要@【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野生》南方女性的人生風景@【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轉寄『台灣光華電子報--凝結‧茶香的空間』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