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未來 黃建榮校長的樹人大業─台灣光華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7,2024航向未來 黃建榮校長的樹人大業
文‧陳亮君 圖‧黃建榮 宜蘭縣岳明國小於2009年榮獲教育部活化校園空間發展特色學校特優;2010年獲行政院國家教育永續發展獎;2013年再度榮獲經濟部推動能源績優學校傑出獎,以及宜蘭縣環境教育獎特優。令人好奇的是,是怎麼樣的家庭背景及成長歷程,讓黃建榮校長能鍥而不捨地堅持於實驗教育這條路;又是怎麼樣的機緣,讓他排除萬難,一次又一次地活化教學與創新教育。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人對鄉土、對自然,以及對於教學的熱愛。 「溫文儒雅」這四個字用來形容宜蘭縣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再適切不過,瘦瘦高高的個頭、慢條斯理的說話方式,加上有條不紊的思考邏輯,在他的帶領下,校務總能不斷地突破與創新。從事教職近30年的他,娓娓道來這一路走來的教育歷程與心得。 來自鄉野的小孩 「我是在蘇澳聖湖附近出生的,大概2-3歲的時候搬到馬賽。」黃建榮說起孩提時期,走過田埂、跨越小溪是他往返學校必經之路;於溪邊抓魚、烤地瓜、玩泥巴戰,更是放學或假日時的樂趣。大自然,對於黃建榮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生活光景,要游泳,就去家裡附近的武荖坑;要抓螃蟹,就去學校旁的澳仔角海邊,他說:「我們這邊到了冬天會去海邊抓鰻魚苗,那時海邊就像夜市一樣熱鬧,而這也是當地人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由於家裡經營雨衣店,印象中只要到了捕鰻魚苗的季節,晚上大約11-12點都還會有人拿雨衣要來家裡縫補。山、海、平原對黃建榮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也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滋養了他往後從事教育工作時的理念。 「爸媽生了3個女兒,還要繼續生,就是希望生個兒子,而我的出生對家裡來說是件很開心的事。」身為家中第一個男生,父母自然抱有期待,但是不會因為有所期待,就對他過度的干涉與要求,反而是順應他的能力去發展。而黃建榮就像是回應爸媽的期待般,從小功課在全班或是全校都維持在前三名的好成績。甚至到了國中,就沒有花太多父母的錢,因為他總是可以得到獎學金。每一年學校要繳的費用,大概有一半都是透過獎學金來支付。 「我很懷念國中時代表學校參加的學藝競賽」他說,當時的學藝競賽,各校要組一隊10個人,這10個人需10項全能,包括要會搭帳棚、烹飪、做木工、化學實驗、跑步、英聽,還要比畫圖……等。大概有半年的時間,利用課餘與假日,在全校最優秀老師的培訓下,參加當時由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所舉辦的校際競賽,最後只差第一名0.2分,屈居第二。 不過這強調手作的體驗教學,深深地影響了黃建榮,他笑著說自己家裡的木工傢俱,包含鞋櫃、櫥櫃、桌椅……等都是自己動手做的,後來辦學帶孩子去露營、烹調美食、欣賞藝術、接近大自然等,也都是源自於這段期間所受到的訓練與啟發。國中畢業後,他是全校唯二考上師專的學生,這位來自鄉野的小孩,也自此踏上教育之路。 山野學堂開課囉 黃建榮師專畢業後去新莊昌隆國小實習一年,接著服兩年兵役,退伍後原本要回實習的學校任教,但聽聞陽明山上有一所小學,校內有游泳池,是一所自然環境很棒的6班小學校。對大自然嚮往的基因促使他去報考台北市的教師甄試,開啟了他於平等國小從事教職的生涯。 因為學校就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東南角,加上1991年台北市率先實施田園小學的實驗方案,「那時就想辦法讓教學與在地的環境資源作結合,比如我們上國語課的時候,我會帶學生到溪邊,讓他們做溪流的觀察,或者上到一首詩,有類似的情境就帶孩子去……」類似主題式的學習,逐漸擴大至跨科學習,把跨領域的科目連結在一起,如研究陽明山地區,就會提到一年當中的降雨量,以及氣候的特色,連帶就會教到雨量的測量與計算,再搭配陽明山相關的文章閱讀與創作,一場結合自然、數學、國文的主題式教學於焉成形。 對黃建榮來說,大自然的一切要比課本精彩太多了。甚至到後來,一個星期就有一次的校外教學,課本也全是自編。在平等國小的最後3年,黃建榮又去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進修,更加強了他於理論與實務上的結合。當他要離開任教11年的平等國小時,前後6任的家長會長,陸陸續續來黃建榮家中拜訪,希望他能留任,直到今日,他仍每年回平等國小,除了與老朋友敘敘舊外,也看看這培育他成為一個可以不用課本來教學的地方。 永續環境大改造 黃建榮的兩個小孩是在平等國小時出生的,當時妻子為了照顧兩個小孩,疲憊加上睡眠失調的情況下,身體出了狀況,而且兩家親戚都在宜蘭,讓他們興起了回鄉的念頭。他的教育路也因此輾轉回到了母校──馬賽國小。從台北市的山林小學平等國小,回到宜蘭原鄉的中大型學校馬賽國小,首先面對的,卻是學校環境不良的問題。 首先,學校設施都是水泥建材,校園也沒了老樹,因為當初校舍在翻新時,下面用的是工程廢棄土,不利種植,再加上西曬問題嚴重,讓黃建榮苦思解決辦法。「當時我把我所學的,藉由教育部永續校園方案的經費來改造校園,目的是讓它成為一個永續教學的大教室。」他覺得學校沒老樹,就沒了人文氣息,於是先換土,把水泥地轉變成是透水的、會呼吸的土地。再來是教室排放水的淨化及生態池的營造,並利用爬藤植物去做建築物的第二層皮膚。回收的雨水就用來種蜜源植物,吸引蝴蝶前來吸花蜜、產卵,以改變校園的生態環境,就不會感覺都是水泥叢林。 而這些面向都需要與課程結合,讓環境保護、永續發展與能源政策等議題搭配課程學習,朝低碳、綠色、永續生態的目標邁進。如從大樹下去找尋小樹苗,幫小樹苗做移植,以及把一顆社區不要的老樹,從社區移到校園等,黃建榮從第一年擔任教學組長開始,到後來擔任3年的總務主任,一直到教務主任的2年期間,一步一步地透過課程與工程,從學生的觀念到施作的細節來全面性地改造校園。 「有一次學校四年級在教水生家族,我就安排一個校外教學,帶他們去宜蘭的員山鄉……」因為員山鄉有最原始的湧泉、溝渠及池塘,就像他小時候看到的一樣,每一站校外教學也都有學習的主題跟內容,「孩子會跟我講說他們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子的校外教學,玩得很開心,又學到很多事情。」對黃建榮來說,教學本來就不應該是死板板的,應該要有更多的學習方式。 揚起風帆任我行 在馬賽國小期間,「無尾港文教促進會」邀請黃建榮來編寫無尾港生態學習手冊,這社區剛好也是他從小玩耍的地方。後來他考取了校長資格,就想說如果有機會,希望能來這附近的「岳明國小」任職。 「我剛到岳明國小時全校67位學生、6個班級,我來之前就知道這裡孩子的出生率會逐年下降。」少子化與社區老化的問題,加上年輕一輩都外出工作,讓他甫上任就面臨了嚴峻的考驗,「這麼好的一個環境資源,如果被廢校,真的是太可惜了。」附近有一個國家級的水鳥保護區,離海邊又很近,全台灣要找到有這樣環境的學校著實不多。 黃建榮提到剛來的時候,沒有做非常多的改變,只是去找出它的潛力,跟未來可能發展的亮點,「有一年帶小孩去冬山河參加國際童玩節,在河邊看到一艘有帆的船。」旁邊教練解說這是全世界小孩在玩的船,它甚至是亞運的項目,靠的是操控帆,用風力的原理讓船前進。「剛好那一年政府有個擴大內需方案,我就跟宜蘭縣教育處提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構想。」後來在政府的支持下購置了8艘船,並從社團開始,成立了第一個帆船社。 但是,在推廣帆船課時,一開始就得面對家長害怕孩子下水的安全問題,「於是我們就利用假日,把家長都帶來冬山河,讓他們看著孩子在這裡練船的樣子,也讓他們坐上大的帆船,實際下去航行體驗。」依照黃建榮自己的觀察,他認為玩帆船比打籃球還要安全,因為下水前都會要求穿上救生衣,即便翻船了,掉到水裡也不會沉下去,只要保持鎮靜,就會非常安全。此外,也可以靠自己再翻回來,因為它有一個中央板,只要人站上去,船就可以再翻回來;相反地,打籃球一不小心就會扭到,甚至還會傷到脊椎等,它的運動傷害絕對比帆船來得多,甚至更嚴重。 在家長慢慢能接受後,便更進一步從選修成為必修,讓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要學,然後規定六年級一定要會駕帆船才能畢業。一個帆船運動,結合了自然科的伯努力流體力學原理(逆風),以及降落傘原理(順風),還有社會科航海歷史的發展,以及英文科術語溝通的教學,更有國語科的海洋文學。黃建榮提到,其實不是希望能培養多少個國手,或是能開得多好,反而是希望從這個運動裡能看到孩子在人格發展上的成長。 從小一就開始的游泳親水課程,到畢業前的趴浪(衝浪)、浮淺、帆船課程,讓岳明的海洋教育豐富了孩子的視野,鍛鍊孩子的體魄。除了要先克服恐懼外,在航行中所獨自面對的考驗,更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黃建榮說:「要感受風、感受水流,風會改、水流也會改變,當我們逆風航行時,我們反而會很專注;可是當順風時,卻最容易翻船,因為一不小心,一個轉向,這個船就會馬上翻掉,就像人生一樣。」 連接未來教育路 吹動帆船的風,牽起台灣蘇澳鎮與日本石垣島雙方學校的交流情誼,因為石垣島那一端也有孩子在玩帆船,他們在網路搜尋到台灣宜蘭的岳明國小也在學帆船,便主動提起這項教育交流計畫。利用在學期間,以寄宿家庭的方式,互相交換學生,為期4天3夜,讓學生深入當地文化,了解多元文化的可貴。 甚至連參加計畫的經費籌措都設計成課程的一部分,讓孩子與家長共同發想,如何籌得這一萬元的機票錢(其他費用由公部門支出)。例如有位參加交流的小朋友,用阿公種的高麗菜及家裡附近豬肉攤的豬肉,自己做餡料、水餃皮,全家總動員,並在學校社群群組發送消息。在短短一星期就收到了一萬元的訂單,再利用假日時去完成,而這也是課程中的一環。 其實,岳明的主題課程遠不僅止於此,食農教育、濕地探索、生活大師、山野教育……等等,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個學期輪番上陣(有別於一般學校之上下兩學期),預計在2018年還會推出雙導師制,因為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需要不同老師的專長,還有大家的腦力激盪。岳明國小從黃建榮校長到任時的全校67位學生,到現在122位小朋友前來就讀,甚至有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念岳明而把學籍遷來,因為這裡有全國唯一的帆船課程,也有一群默默付出的教師和可愛的學生們,更有一位將畢生心力奉獻於此的黃建榮校長。 (本文摘自光華雜誌107年1月號)
繼3個姊姊後,黃建榮是家中第一個出生的男生(左1),從小品學兼優。 岳明國小(林格立攝 ) 馬賽國小的課程結合校外活動,每一站教學都有學習的主題跟內容。 岳明國小多樣化的海洋課程,饒富趣味,也兼具啟發性。 岳明國小的帆船課程 帆船課程是結合社會、自然、藝文、語文等領域之綜合學習課程。(林格立攝) 岳明國小為期4天3夜的日本石垣島交流活動,讓學生深入當地文化,了解多元文化的可貴。 透過食農教育種植、照顧、採收、料理與分享的過程,打破生活與學習之間的界線。 自造的木造舢舨船,包括釘槍、砂磨機、黏膠等工序,需耗時一年,即將於2018年完工。(林格立攝)。 教學本來就不應該是死板板的,應該要有更多的學習方式。 對黃建榮來說,大自然的一切要比課本精彩太多了,圖為平等國小校外教學情形。
岳明國小的趴浪課程。 在黃建榮校長的帶領下,校務總能不斷地突破與創新。(林格立攝) |
- 國中畢業後,他是全校唯二考上師專的學生,這位來自鄉野的小孩,也自此踏上教育之路。
His foray in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egan when he was one of only two students from his middle school to test into a teaching college.
- foray 嘗試
When the rain stopped, they made a foray into the woods to search for berries to eat.
- 而這些面向都需要與課程結合,讓環境保護、永續發展與能源政策等議題搭配課程學習,朝低碳、綠色、永續生態的目標邁進。
All of these elements had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chool’s academics so that students could learn abou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olic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ir coursework, and the school could advance its green, low-carbon, and sustainability goals.
- in conjunction with 一起,結合
This exhibition is being held in conjunction with a major medical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