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
報主:慈濟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7-12-13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45
官網:
http://www.tzuchi.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報
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發報時間: 2011-12-21 16:00:00 / 報主:慈濟基金會
[公益聯播]第四季早上講堂
慈濟大愛人物誌
慈濟志工欒梁美琴認為服務就是生命的延續,離開校園,貢獻烹飪專長報三恩。
欒梁美琴來台63年 奉獻教育報三恩

 66歲慈濟志工欒梁美琴,走過燙傷、刀傷和車禍重創三大關卡,用最擅長的廚藝與眾人結緣,推廣素食文化。慶祝慈濟45周年慶,慈濟於5月8日,將在屏東分會舉辦浴佛典禮,欒梁美琴邀請社會大眾一起來浴佛,藉法水洗滌心垢煩惱,潤漬天下蒼生。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也是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意義殊勝。2011年以「廣行環保福滿乾坤‧淨化人心風調雨順」為主題,呼籲眾人力行身心靈環保,身、口、意三業清淨,齋戒浴佛,藉莊嚴儀式清淨自心。

慈濟舉辦浴佛大典,不僅尊重傳統,莊嚴恭敬地表達人人的感恩之意,祈祝人人平安吉祥,以虔誠之心報答「佛恩、父母恩、眾生恩」的三恩。來台63載,欒梁美琴認為服務就是生命的延續,雖然離開校園,仍繼續奉獻教育,致力於社會教育的推廣,貢獻烹飪專長報三恩。

欒梁美琴,1945年生於大陸四川,一出生即過繼給遠房親戚當養女,日本投降後國共戰事爆發,三歲的美琴隨養父母來台,在屏東落地生根。養父是山西人,講究精緻味美的烹飪,喜歡在廚房隨養父跟進跟出的美琴,習得養父烹調好手藝。

1965年美琴高中畢業即錄取公職,報到前,在偶然的機會下前往鶴聲國小代課獲得佳評,便由公職轉教職,同年,傅培梅女士在廣播電台開闢烹飪教學節目,下課後欒梁美琴總是黏著收音機學傅培梅做菜,她說,「第一次學的是做蛋捲,我用炒菜鍋做一次就成功,還分送左鄰右舍品嚐。」因為很會照顧人,眷村裡老老少少都稱她為「大姊姊」。2歲時小腿被熱湯燙的體無完膚,36歲做飯時菜刀落下,幾乎砍斷左腳掌,「我的左腳是上天憐憫我很會照顧人才保住的。」欒梁美琴說。

欒梁美琴先後曾在屏東許多國小任職,1994年再回到鶴聲國小服務,這一年欒梁美琴49歲,又面臨人生另一道關卡,因為發生嚴重車禍,臥床8個月期間一動也不能動,喪失行動能力的她因而離開職場,所幸丈夫不離不棄的悉心照顧,加上自己樂觀的與醫生配合,取右骨盆附近髖骨來補左膝蓋髕骨,積極的醫療與復健,終於再度站起來。

1981年,欒梁美琴經學校同事介紹認識「慈濟克難功德會」,雖然一句台語也聽不懂,走過大時代的她,內心很認同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精神創立慈濟的證嚴法師,於是加入成為慈濟會員。

1990年,老同事調職無法再向會員收善款,欒梁美琴自告奮勇幫老同事服務會員收善款,歷經人生三大關卡的她,決定把珍惜健康的觀念傳出去,她從熟悉的料理著手,嘗試用新鮮蔬果代替蛋黃做成蛋黃酥及月餅,贏得眾人好口碑,這樣的讚賞對她而言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更加堅定要讓每一個人都吃的健康。

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欒梁美琴看見慈濟志工從災區勘災帶回救援人員在廢墟裡搶救,以及慈濟人即時膚慰驚懼心靈的照片,不由自主的跟進做志工,平時除了參與訪貧,帶動教師聯誼會與陪伴大專院校孩子走過青少年的成長路外,她更立願發揮烹飪專長,推廣素食文化。

2004年素食烹飪推廣班在屏東市大武里孕育而生,2005年開始,欒梁美琴連續3年在慈濟屏東分會免費教學推廣,2008年在慈濟屏東分會開辦「香織計畫職業訓練」,深入城鄉部落,教導慈濟照顧的家庭及新住民婦女學習製作小吃的技能,幫助他們自力更生。今年5月4日起,欒梁美琴又將於每週三下午2點至4點,在屏東市棒球路慈濟人文閱讀中心開辦素食烹飪課程,推廣健康素食。

慈濟浴佛典禮上,以虔誠供香花、獻湯燭、禮佛足,許下修善、斷惡、度眾生的清淨心願,回向給社區大眾。全體大眾在莊嚴肅穆的佛號聲中,一起虔誠唱誦,眾人齊聲共振,將浩然的道氣上達天聽,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推薦訂閱
喜「閱」動人故事─人生最靜默莊嚴的一課@【慈濟大愛人物誌】
本期目錄
欒梁美琴來台63年 奉獻教育報三恩
靜思小語

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We need to cherish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be at ease with their passing to avoid disturbing our mind with worries.

       ── 
from Jing Si Aphorism by Master Cheng Yen


 

轉寄『欒梁美琴來台63年 奉獻教育報三恩』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