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自己作主 當他人貴人─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29,2024替自己作主 當他人貴人
1986年底,許美雀的母親心肌梗塞,毫無預警地離開了人世;和母親感情甚篤的她悲痛異常,不知如何自處,帶著四歲的小兒子回娘家沈潛了一個月,感覺自己部分的生命,也隨著母親一同死去了。十年後,父親、大哥在兩週內相繼因病往生;再四年後,從小就特別疼愛她的二哥罹患腸癌,從發現到辭世,不過短短三個月。
許美雀的婚姻、家庭與事業平順,生活無虞,然生命的老病與凋零卻一再提醒她:「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人生的意義究竟為何?」她回憶,母親辭世前兩週,從南部北上探望外孫,「她跟我說近來膝蓋較沒力,就只是這樣而已,」她不解,「怎麼人突然就不見了?」
大學畢業不滿兩年便嫁人,待在娘家的日子太短,許美雀自覺未能盡孝;失去母親後,經常夢見她,夢裏母女倆相依相偎著……思念之深,許美雀在友人建議下開始為母親誦《地藏經》;這部經文,是佛陀在天界為母親所說之法,因此又常被人稱為「佛門孝經」
她隨身帶著《地藏經》文本,得空便翻開來誦念或抄寫,平撫渾渾噩噩的心境;愈是持誦,愈感到與母親更貼近,她想要替母親再做些事情。最初對經文義理似懂非懂,時日一久,也有些感悟,理解了「因果」、「布施」的觀念,並隱約覺得生命少了點什麼;於是母親往生翌年,她劃撥出第一筆捐款給慈濟,並主動去電慈濟臺北分會,想了解如何行善,經由志工鼓勵,她開始跟親友、同事募善款,參與訪貧,並到離家不遠的忠孝醫院當志工。
1996年,大哥罹癌,深受病痛之苦,只能依賴止痛針緩解;許美雀清楚地看到他氣息起伏,直到往生,「出生時很辛苦,往生時更辛苦,有人怕一口氣上不來,也有人希望這一口氣不要來,但都無法自主…」
「母親的往生,讓我接觸佛法、加入慈濟;大哥和父親的往生,讓我認真思考生命價值,確認了方向。」她回想過往幾年,她持家、從家庭重返職場,事業順利,卻漸漸淡失「人生無常」的警惕;「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她決心急起直追,1998年受證為慈濟委員;隔年,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與慈濟合作展開關懷獨居長者的行動,她承擔南港區的服務窗口,也開啟了她對慈善工作的深度投入與體會。
有次訪視志工研習主題是「立遺囑」,許美雀捫心自問:「如果沒有明天,我還牽掛著什麼?我最遺憾的又會是什麼?」宛如茅塞頓開,她開始鋪排下半輩子的人生。
許美雀出生在純樸臺南農村,身為村長的父親用心安排她的課業;大學畢業後學以致用進入服飾業,婚後北上相夫教子,許美雀說,她從來就不曾為找工作而煩惱過,「我喜歡當家庭主婦,後來去上班,當上業務經理,也是很快樂的職業婦女。」
傳統女人,多為先生、孩子、家庭而活,「孩子都長大了,我覺得該規畫新人生,也要有所取捨。」儘管月薪逾六萬元,但她在2002年辭去工作,全心全意於助人的慈善服務,「既然找到方向,就要專心投入;考慮太多的話,很多事情做不成。」
一般人習慣守著錢財,免得老來沒錢花用。但許美雀逆向思考,她認為正因人生無常,所以更要把握機會布施。領到了退休金,她添上勞保給付、積蓄湊出一百萬元,以先生名義捐贈給慈濟。
「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每天起床,想往哪個方向、想做什麼慈濟事,都可以在家人的支持下放心去做;更感恩先生包容、成就我,讓我能全心付出。」
而陪伴個案的經驗,也教會她:「趁自己還清醒時,認清方向,做就對了;因為從倒下那刻開始,就無法替自己決定什麼了。」
許美雀永遠忘不了,二十年前隨志工第一次去看個案,案主全身癱瘓,只剩一張嘴能說話,「原來四肢能自在地活動,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五十歲,許美雀因退化性關節炎做手術,即使在復原的半年內拄著枴杖行動不便,她也沒停止志工事,不讓時間空過,甚至覺得自己的雙腿是「做」好的。
五十五歲時,她接受雙眼白內障手術,在手術臺上發願,曾經有過的無明和迷濛,看不清的對與錯,都要隨著混濁的水晶體一併去除;今後要用清淨心、清淨的雙眼,好好地去看護苦難眾生,適時給予伸援。
術後不久,她就參加了慈濟在大陸的冬令發放;也在四川汶川強震後兩度前往災區膚慰鄉親,一待就月餘;臺灣遭受莫拉克風災,她趕往高雄、屏東災區付出;更前往菲律賓颱風災區陪伴災戶…
「我的眼界變寬了,但我更珍惜臺灣、更珍惜南港。」家住臺北南港區的許美雀,期待自己能走遍社區角落,為那些需要幫助的苦難人伸出雙手,真心關懷、給予溫暖。
過去,她總隱約覺得人生缺少了什麼,如今,她找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