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
報主:慈濟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7-12-13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47
官網:
http://www.tzuchi.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報
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發報時間: 2013-02-13 11:00:00 / 報主:慈濟基金會
[公益聯播]化妝品真相大公開社群
慈濟大愛人物誌
潘桂群與吳燕玉,因為賭,險些賭掉人生,投入做志工後,找到生命價值。
賭徒變志工 穩賺

    賭徒人生,贏了,就認為可以快速致富,輸了,就想著明天或許會贏;只可惜難以把持貪念,但總是浪費了寶貴時間與生命;其實,同樣的分秒、同一雙手,還有穩賺不賠的好事可以做。

    潘桂群的祖父是地主,文化大革命時受批鬥,從此家境辛苦;1972年出生的她,14歲父親往生,母親帶著五個兒女打工度日,排行老么的她放學回家,總得上山放牛、割草、挑糞、澆菜等,她渴望著未來,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家庭。

    從廣西遠嫁福建泉州的潘桂群,在入門後不久便懊悔了,原本以為可依賴的先生,不工作、不顧家,天天喝酒;想起母親早先對這樁婚事的擔憂,她不能退縮更不敢說離婚,畢竟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遇人不淑,加上鄰婦「三缺一」不斷地熱邀,她想:「我賭博掙錢,也是為了這個家庭啊。」有了說服自己的好理由,她一日日沈迷,差點賭掉自己人生

    長潘桂群16歲的先生無法依賴,她沒辦法想像,若非靠賭博賺些外快,她拿什麼養大一對兒女?她在國營菸草公司工作,為十多位員工烹煮中餐、晚餐,她的月薪從早年人民幣六百元增加到現在的一千一百元;雖然薪水不高,但工作時間不長,方便她隨時賭一把。只是,隨便摸一圈的輸贏就是數百元,一旦嗜賭後哪能再專心工作?大約有十多年時間,潘桂群心心念念的都是賭、賭、賭。賭博,為了有更多錢養育兒女,也差點為賭博失去兒女,孩子下課後不想回家,因為爸爸只會喝酒,媽媽每晚總在賭博,回家,哪有任何溫暖可言?

    沈溺賭博期間,婆婆中風又失智,先生依舊放著不管,潘桂群在工作、賭博間忙得不可開交,還得照料婆婆;又急又氣的她,自然將情緒轉嫁老人家身上;有時趕著出門賭博,一口口餵婆婆吃飯很慢,心急之下用湯匙將飯菜硬推進老人家口裏,婆婆哽嗆得將食物咳噴出來,讓她心情更加煩躁。

    連休三天,她通宵達旦賭博;有時邀來賭友在家中開戰,利用空檔照料婆婆;有天下班,疲憊的她一進門就看到婆婆滿身糞便,雙手四處抓抹,一旁的先生若無其事地喝著酒,她憤怒不已。

    她勤於賭博也勤於賺賭本,有時一早幫人洗衣,再趕赴賭約;下午兩點後去幫人打掃,接著打牌到天亮。遇到手邊沒本錢,賭技不錯的她會幫人代賭,贏了錢再從中抽成;偶爾,她輸錢心情差,準備飯菜時恍神,錯將炒菜的薑絲倒進白飯裏,或是菜裏加太多鹽、忘了放鹽等,主管去電責備,她還發脾氣地說:「想吃就吃,不吃就算了!」

    潘桂群只要用手去摸麻將,就知道它是「紅」是「黑」、是「筒」是「萬」;不同花色觸感各異,摸久了自然猜得出一二。 她平時賭運不錯,玩六合彩卻栽了跟斗;她做組頭,跟高利貸借錢來當本,結果欠她錢的幾個人跑路去了,害她花了二十個月才還完債務,晚上也常因焦慮而難眠。

    回想婚後,捕魚挑魚賣、在家繡彩布、到麵包店包裝麵包、去拉鍊廠當女工,如此努力生活卻依然吃緊,原本只想用賭博的小利來貼補家用,但從女兒十歲起她賭到現在,女兒都年逾二十了,她想,還要這樣玩下去嗎?住在菸草公司旁的慈濟志工施利群,幾次邀約她來做環保,但趕著去賭博的她,怎會停下匆忙的腳步?

    2008
年,她拗不過施利群的邀約,到廈門參與了兩天的冬令發放;看到穿著同款制服的志工們笑容滿面,大家開口都是好話及感恩,她感觸很深,返鄉後開始跟著志工做環保。剛開始,有村人嘲諷她:「回收的錢是要拿來做賭本嗎?」她用骨氣去除了賭性,完全不經手任何回收資金,不想給旁人機會講閒話,甚至,她還自費在家門外租了塊空地,作為平日環保回收的據點。

    潘桂群性格直率得徹底,她坦言自己在穿灰衣當見習志工時,她說:「其實還有在小賭,就像吸毒那樣,時間到了,癮頭來了,就覺得心癢。」那段時間的志工活動,若需要朗讀「慈濟十戒」,潘桂群會大聲唸出其他九戒,故意漏掉「不賭博」那一條戒律;但她終究找到方法,有時出門做環保,她會把手機放在家中,不理會賭友的來電邀約,「用環保來止癮啦!」直到受證為慈濟委員,她才真正戒了賭。

    潘桂群過去愛賭又兇悍,常為賭跟人吵架,村人對她敬而遠之;如今她投身慈濟做善事,卻得到許多人的微笑;她想,原來自己先改變,旁人的態度就會跟著改變。她有近兩百位的慈濟會員,每月固定繳善款,其中很多就是她過去的「賭友」。

    每月她隨志工去老人院關懷、為長輩們餵食,幾次淚水奪眶而出,因為她憶起往生的婆婆,也懺悔當年的粗魯對待,曾經自覺活得像「垃圾」,幸好認識了慈濟,將她的生命「回收」,成為有「功能」的人,如今她發願:「我人到哪裏,環保站就在哪裏。」

    泉州暴發戶多,許多人甚至可以不用工作,靠收房租生活。但如今潘桂群一點都不羨慕,因為她不賭、茹素、儉樸度日,先生和女兒都在做慈濟;現在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有人想以更高薪水請她去做飯,但她婉拒了,因為她要做環保、晚上參加讀書會,她珍惜有彈性空檔可做慈濟事,不再向錢看。

    去年泉州歲末祝福,潘桂群的女兒上臺流淚分享:「爸爸媽媽賭博沒照顧家庭,這事對我們姊弟影響很大;但自從媽媽加入慈濟後,我們家庭就完全改變了。」這一番肺腑之言像是一記棒喝,狠狠地敲在坐於臺下的吳燕玉頭上。

    吳燕玉從少女賭到58歲,四十多年賭齡比潘桂群還資深,她住在晉江市陳埭鎮花廳口村,賭風也不遑多讓,許多沒上班的人習慣徹夜喝酒、玩樂、打牌,白天睡飽後再專心逸樂。從小看著父母親友流連牌桌,吳燕玉耳濡目染下也有樣學樣。沒有讀書、不識字的她,除了看不懂六合彩外其他都懂,即便是婚後生子,她仍抱著嬰孩趕場賭博,而這樣的景象並不特殊,因為當地許多婦人跟她一樣。

    陳埭小鎮被譽為「鄉鎮企業一枝花」,因為它是福建省百強鎮中的榜首,鎮內企業發達可見一斑,街道兩旁是琳瑯滿目的鞋材商店,而與鞋業相關的工廠也隨處可見,有「中國鞋都」之稱;吳燕玉的先生就經營鞋廠,賺進的現金一綑綑地鋪壓在床下,這些錢被吳燕玉視為賭資,甚至曾經透過關係前往澳門豪賭。

    不像潘桂群還有自己的工作,身為家庭主婦的吳燕玉坦承,她一天二十四小時想的都是賭博,還有一上牌桌三天三夜未曾闔眼的經歷; 每天一早,煮了飯菜足夠家人吃到晚,好方便她安心賭到夜半;若先生問她,就編謊言說去寺廟誦經,通宵賭博,人看起來萎靡沒精神,為免被先生責罵,她在買菜時會溜去診所注射白蛋白或營養液,假裝生活一切都很好。

    「不論是在泉州、石獅或晉江,哪裏有賭局,我都會趕過去賭一把。」吳燕玉強調,「在賭場裏,沒有人不知道我的名字。」曾經,為了躲公安抓賭而跳樓受傷,住院兩個月後回家,心裏最渴望的事還是賭;有些公安會放過殘疾人,同情他們沒有謀生能力,她竟因此取巧地辦了多本殘疾手冊,方便規避因賭被抓的懲罰。

    她揶揄自己說:「算算,這四十年來光是罰金,就可以蓋一棟房子了。」她失去的不只是光陰和金錢,賭到忘了兒女的娶嫁日,甚至先生摔斷肋骨,躺在床上三天她都不知道

    吳燕玉戒了賭,賭友們難以置信,直到多約幾次後發現她竟「如如不動」,就真看到她的決心了。因為「轉變」實在太大,先生剛開始很擔心太太被騙,很反對她做慈濟,恐嚇要剪掉那一身志工服;於是她出門做環保或參與活動時,會將志工服偷偷帶出再換穿上,而且不敢將制服洗曬在家裏。

    賭博,有人賺了大樓,更多人可能是跳樓,賭來賭去,到底總的來說是賠是賺?潘桂群給賭字下了個總結體悟,「沒賺沒賠,只是浪費了人生寶貴時間!」
 

推薦訂閱
心靈電子報第513期--【不必靠整形建立自信】@【心靈電子報】
你何時禱告,你的力量就何時復元@【聖靈的見證】
本期目錄
賭徒變志工 穩賺
靜思小語

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We need to cherish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be at ease with their passing to avoid disturbing our mind with worries.

       ── 
from Jing Si Aphorism by Master Cheng Yen


 

轉寄『賭徒變志工 穩賺』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