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
報主:慈濟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7-12-13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48
官網:
http://www.tzuchi.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報
慈濟大愛公益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慈濟大愛人物誌
發報時間: 2014-11-07 05:00:00 / 報主:慈濟基金會
[公益聯播]580食物銀行 招你募物資
生命的癡路與出路

撰文/王本榮

幾年前,我們還在嘲笑大陸的毒奶粉與黑心食品。驀然回首,却發現台灣也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毒島」,塑化劑、瘦肉精、毒澱粉、毒米、混油、餿油、地下藥品、工業癈料等各種事件,幾乎無日無之。比爾.蓋茲曾說:「錢是最沒有個性的東西,到了誰的手裡,就會變成誰」。有油水的地方就容易滑倒,這是台灣企業的「貪」。

人類的大腦傾向於將複雜的因果關係,化約為二元條件形式,以便更有效率來處理真實世界的訊息;而一旦大腦輸入某種對立觀念,它同時會提取貯存於邊緣系統的記憶,並賦予不同的情緒價值。政客善於掌握這種人類大腦慣性,操弄統獨,藍綠的二元對立以謀取個人及政黨的利益,但也造成社會的不安,國家的動盪。有權力的地方就容易腐化,這是台灣政客的「瞋」。

青年人血氣方剛,心性不定,是一個充滿陷阱的時期,常因無法控制欲望與情緒,爭強鬥勝,鋌而走險,偷搶擄掠,作奸犯科,一失足成千古恨,待回首己百年身。一連串的新聞事件,謝依涵的謀財害命,鄭捷的隨機殺人,李宗瑞的偷拍淫亂,曾威豪的聚眾殺警都令人觸目驚心。還不論許多情殺、霸凌、吸毒、打假球事件。有誘惑的地方就容易沈淪,這是台灣青年的「癡」。

「生命會找到出路」是我們朗朗上口的一句話。但從「演化論」的觀點,波瀾壯濶的地球生命史詩,其實是一部前仆後繼,繼往開來的死亡史與滅絕史。能够留存的生物品類,不是被創造的,而是經過長久不停的演化,不斷的競爭,歷經殘酷的自然淘汰後的適存者。與地球其他生命體不同,只有在演化最前端的人類才具有自我觀照的能力與智慧。人類本身包含基因及大腦都是演化的「創作」精品,同時也是「創作者」具有「創化」的能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類的「創化性」若不能正面的提升人性,利濟眾生,反而因盲目的發展,如遺傳基因的人為操控,掠奪及破壞環境的經濟行為,具毀滅性武器,如核武、化學製劑及生化武器的發展,都會將人類逼臨萬劫不復的絕境。人類所面臨的可怕危機無疑都自己的貪、嗔、癡所造成的。「貪」與「嗔」的源頭還是「癡」,由於迷惑、無知、執著、野心而產生愛欲、貪著、忿恨及嫉妒,而且無窮無盡,無休無止,不擇手段,不問是非的追求財富,名位、權勢、美色、甚至歷史定位。無明是人生煩惱與痛苦的總根源,也是生命的「癡路」。

報載台灣每年消耗的塑膠袋高達一百八十億個,而使用的塑膠瓶可推高成超過八座「一o一大樓」。鼓勵消費的社會形態造成了絕對的浪費。台灣在二十世紀,百年氣候的暖化速率是全球平均值的二倍,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率高居世界第一。台灣勇奪這種毫不光彩的「世界冠軍」,己成為國際社會惡質公民的代表。而各種科學證據顯示,台灣氣候正處於極大的變遷中。我們身處的環境,從水資源、海洋到空氣,水土保持、地層下陷,生態失衡都面臨空前的挑戰。「惡名昭彰」的台灣己進入「大崩壞」的前夕,若沒有即時醒悟,到了「惡貫滿盈」,必將悔之莫及。只有提升「人文」精神,才能調和「天文」「地文」與「 水文」,也才能保住「永續發展」的契機。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球性資訊,金融及生態體系,無可避免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社會衝突緊張,資源能源耗損,甚至演變為徧差心理,極端主義。而這樣的社會階層結構充斥著權力、金錢、觀念的暴力,從根本上摧毀了信任,對每一個人都不安全。一個人為了心理生存,常不惜訴諸暴力,選擇退化,甚至殺死自己。雖然精神疾病與人格違常有其致病基因,但罹病率、犯罪率及自殺率的激增顯然與社會環境與文化因素有關,而扣下最後板機的無疑是情緒壓力。每個人必須反求諸己,瞭解企業的真諦是責任,民主的真諦是尊重,自由的真諦是自律。而單純的心念與簡樸的生活才是管控情緒,抒解壓力的良方,也才能祥和社會,滅少災難。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也是人類的希望工程。而目前台灣的教育在物質文明的衝擊下,正處於家庭教育三流、學校教育三流、社會教育三流,「三教九流」的困境,而無法自拔。教育的本質在涵養生命能量,提昇生命層次,發揮生命價值,增進生命意義。學「生」不但要學習「生存」、「生計」,更要學習「生活」、「生命」。如何透過境教、言教、身教,以專業教育提昇學養,生活教育提昇教養,人文教育提昇修養,是教育工作者最嚴肅的挑戰與使命。台灣的品牌應建立在品質、品德與品味上。我常常告訴同學,專業能力不够紮實,就會像趴在玻璃窗上的蒼蠅,緃使景氣大好,前面一片光明,還是飛不出去。但若只有專業能力,沒有品德及人文精神,就會像歌手趙傳的名曲:「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卻飛也飛不高,有一天飛上枝頭,也會成為獵人的目標」,畢竟一隻「不上道」的鳥,大家只希望你「上路」,不希望你「上去」。只有兼具專業能力與人文素養,才能像翱翔天空的蒼鷹,一飛沖天,俯瞰大地,當然還必須裝上明辨事理的導航系統,才能飛在正確的軌道上。培養能終身學習、思辨分析、團隊合作、具慈濟服務精神的專業人才,一直是證嚴上人賦予慈濟教育志業的使命。

今年是慈濟技術學院創校二十五週年,慈濟大學二十週年。兩校所培育優質的醫護人才,有三成以上志願在徧遠地區服務,徹底改善台灣東西醫療失衡狀況。校友們在各界發光發熱,無論專業能力,品德修養與團隊精神都得到高度的肯定。在兩校校慶的前夕,出版教育專書《出路》,看完後我不禁熱淚盈眶,感動莫名。本書詳實的記錄二十二位慈大校友及十二位慈技校友,在慈濟教育潛移默化下的實在「心路」,沒有走入生命的「癡路」,而邁向光明的「出路」。而慈濟所堅持「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歷經風雨交加的試煉後,呈現的是滿天絢麗的雲彩。

推薦訂閱
戒菸專線 量身打造戒菸計畫@【0800-636363電子報】
芬多精的身心靈饗宴@【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
本期目錄
生命的癡路與出路
靜思小語

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We need to cherish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be at ease with their passing to avoid disturbing our mind with worries.

       ── 
from Jing Si Aphorism by Master Cheng Yen


 

轉寄『生命的癡路與出路』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