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大林藝文生活報
報主:大林鎮公所
創刊日期:2008-01-04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289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大林藝文生活報報
大林藝文生活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大林藝文生活報
發報時間: 2010-05-29 05:00:00 / 報主:大林鎮公所
報主的話

米蘭小鎮,七夕兒女情,熱鬧的「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活動,讓大家於甜蜜氣氛中體驗自己栽中的無毒蔬菜之美。

圖書館推廣閱讀學習,再造樂齡學習新風貌, 8月17日歡慶祖父母節暨成果展活動,歡迎大家的蒞臨。

 

[公益聯播]102年最新活動大事曆
大林藝文生活報
0
投入社區服務 婆婆媽媽動起來 文:宛然
溫馨熱鬧的母親節活動在暖暖的愛意中圓滿結束了。這次活動,源自於「你有多久沒有認真注視過媽媽了」的想法,黃鎮長特別設計了「感恩時刻拼拼樂」趣味遊戲,主要目的就是讓子女在尋找、拼湊母親的容顏時,再次捕捉媽媽細微的特徵,再次注視媽媽的笑容,再次感受母親慈愛的光輝,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媽媽身上,也把愛媽媽的心用行動表現出來。
      在社區服務多元發展的現今社會,今年大林鎮的模範母親有一特色,就是除了養兒育女、相夫教子的傳統家庭照顧角色外,很多媽媽也走出家庭,進入社區,擔任起志工角色,為鄰里奉獻一己之心力。例如;代表大林鎮接受縣府表揚的西林里馮秀英媽媽,曾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大林慈濟醫院擔任志工,細心為傷病患者服務;目前則擔任衛生所志工,弘道老人關懷志工,誠心為孤苦無依之獨居弱勢長者奉獻心力,熱心參與家鄉社區事務。明華里林瑞禎媽媽,國小老師退休後擔任大林鎮明華里社區志工,協助推動社區銀髮長者參與保健、研究、環保、關懷、參訪等活動而奉獻心力。大美里鄭許燕真媽媽熱心公益,對社區村里建設一直默默奉獻。而社區也因為擁有更多的「媽媽心」、「媽媽愛」,憑添更多助力,並使大林各社區洋溢一片「婆婆媽媽」的溫馨關懷之情。
珍愛媽咪 文:美坊

        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媽咪就與孩子緊密相繫。或許這一切的情緣是在母體內形成的,總之,看到媽媽,聞到那熟悉的味道,孩子就笑;如果有一時一刻察覺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就哭了。一直到我們長大,可能已為人父、為人母了,還是會很習慣,媽媽在身邊,就會覺得安心。

        我的媽媽今年七十多歲了,她的少女及青年時代生長在典型的農家中,做的是耕田、播種、除草、割稻、曬穀等粗重農事。後來嫁給任公務員的爸爸,當時公務員薪資微薄,她跟著吃糙米、做麵條,養育三名兒女,兼做家庭裁縫,克勤克儉,維持一個家的溫暖與幸福。然而那樣清貧卻快樂的日子並不常久,因我在幼年時就生了重病,病因不明,群醫束手。為了醫治我的病,父母帶著我遍訪中西名醫,問過各方神明,嚐盡密方百草,歷盡千辛萬苦,然而我的病時好時壞,嚴重至手腳關節變形成殘,從此,我走不到的地方,有他們的揹負;我拿不起的重物,有他們擔待;求醫就學,有他們一路護送;生活瑣碎,有他們耐心照料;為了照顧病弱的女兒,同為女人的媽媽,不知暗自流了多少眼淚,優煩多少心事,忍受多少委屈?但是為母者強,在我最痛苦、最無助、最孤單的時候,媽媽總是陪在我身旁,給我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現在,我有一份安定的工作,但沒有人知道,爸媽和我曾經承受多少人「未來的日子怎麼辦?」的尷尬「關懷」;我完成了碩士學業,但沒有人知道,我在制式教育中只唸到國中畢業,就因病輟學十數年,後來想再進修大學及研究所卻缺乏勇氣,還是在媽媽的支持鼓勵下,才順利開展的;我在渡過十八年輪椅生活後,重新恢復行走能力,但沒有人知道,我曾經經歷四次重大手術,每次手術,媽媽為我掉的眼淚都比我自己的還要多,多到要匯聚成一池湖水了。而我知道的是,媽媽的每一滴眼淚,代表的是她源源不絕的愛,代表的是她永不放心的疼惜,代表的是她對孩子的祝福和期盼。

        每次讀蘇東坡的詩:「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總是感觸良多。也許是因為曾經走過太多風雨,所以我們才能更加珍惜當下「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平淡「小確幸」(村上春樹語,意即「微小但確切的幸福」)。媽媽在陪我吃過那麼多苦,走過那麼多荊棘路後,在五十歲後,開始拓展自己的生活領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她跳土風舞,學書法、國畫,參加老人會。現在,媽媽是大林老人會副會長,元極舞老師,因為能夠為更多人服務而感到踏實且滿足;每個星期一、三早上,媽媽參加被我們暱稱為「老人幼稚園」的長青活力站,習得健康常識,做得精巧手工藝,去年還把學得的串珠手藝帶給我們的同事,刮起一陣「串珠熱」;星期二她要上國畫課,跟著嘉義名畫家董學武老師習得一手好丹青;加上下午的「老人歌唱班」,她的生活可謂多采多姿,我們常笑她:「跟您約會還要先預約呢!」但是做兒女的都知道,媽媽這麼會安排自己的生活,每天過得充實又快樂,那就是我們最大的福氣了。在康乃馨花香滿溢的季節裡,僅以此文,謝謝媽咪,珍愛媽咪,祝福媽咪!
兩個媽媽 文:大林國小四年丙班 陳詩穎

       
我有兩個媽媽,一個是生我育我的媽媽,另外一個是我的小姑姑。因為小姑姑身體不好,沒有結婚,從小她就把我當女兒一樣疼愛,後來收養了我,所以我都叫她「小姑姑媽媽」。「小姑姑媽媽」和我們住在一起,讓我每天都能享受到兩個媽媽的愛。
   
       
我的媽媽很能幹,像機器人一樣從不停手的照顧我們。她每天教我讀書,幫我檢查作業,更天天煮出美味可口的飯菜給我們吃,幫我們補充營養,讓我們有一個溫暖美好的家庭。

        我的「小姑姑媽媽」對我很好,她每天陪我看睡前故事書,陪我睡覺,半夜起來幫我蓋被子。「小姑姑媽媽」很會寫文章,所以她也教我寫作文,要不是她的鼓勵,我也寫不出好的文章。「小姑姑媽媽」像聖誕老公公,常常買禮物送我,買漂亮的衣服給我穿,幫我綁美麗的頭髮,她常說我是她的小公主呢!
    
       
如果我做錯事,兩個媽媽就會像兩隻兇猛的獅子,聯合發出恐怖的責罵聲,讓我嚇得趕快請求媽媽們的原諒,並且保證下次再也不敢再犯錯了。如果我很乖,表現很好,兩個媽媽就會高興得摸摸我的頭,給我獎勵。如果我傷心哭泣,兩個媽媽就會像白雲那麼溫柔的抱著我、安慰我,給我力量和勇氣。
老師說,有媽媽愛的孩子,就像小天使一樣幸福;而我有兩個媽媽愛我疼我,我真是最幸福的快樂天使啊!
(本文為98年正聲廣播公司嘉義台「心馨相印-媽媽的愛」母親節徵文得獎作品)
「話我家鄉六」 大林情緣 文:大林國小四年甲班 王立君
我們家族在大林已經好幾代了,從曾曾曾祖父就開始在這兒種植稻米、果樹,還買了許多田地。到了曾祖父當上了大林鎮的第一位醫生,跟大林鎮關係更是密不可分。
        曾祖母說曾祖父是一位善良有醫德、醫術高明的醫生,當時的鎮民普遍都很窮,沒錢付醫藥費,而是拿家裡的米、蔬果、雞鴨來抵付,仁慈的曾祖父總是開心地收下農民辛苦栽種的農作物。曾祖母還說,我們家的食物多到可以開一家雜貨店呢!

       
大林有一座遠近馳名的糖廠,從一號省道遠遠望去,就可以看到漆著「台糖生物科技中心」醒目的百年大煙囪。曾祖母說,大林糖廠建於一九一四年,因為工作待遇佳,吸引了大量人口,也讓大林鎮民愈來愈豐衣足食。雖然糖廠風光不再,但廠區內的日式員工宿舍、規劃整齊的巷道、冷飲部透心涼的枝仔冰,仍是遊子返鄉回味童年的老地方。
       
任憑時空轉換,大林仍保有淳樸民風,就像媽媽包的水餃餡裡,有隔壁阿伯的新鮮有機蔬菜;餐後水果有洗車廠老闆家的香甜多汁鳳梨、柑橘;只要走在路上,迎面而來的都是微笑和親切的問候聲。在大林,雖然沒有101大樓,沒有捷運,更沒有百貨公司,卻有著濃厚的人情味。
(本文於 2010-03-23 發表於「人間福報第13版」)
「書香花園十之四」 《蓮葉清單》的簡單生活(四) 文:美坊
四、在不斷的更換中,為自己而做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日月星辰更迭中,我們自己會成長,而你也會發現,世事永遠多變。對於「簡單」,每次你作了個決定,要簡化某個生活層面時,就會有個令你進退維谷的難題冒出來,作者將之稱為「交換」。
  許多在簡化路上冒出來的交換,都是難解的習題。隨著新資訊和新因素的出現,持續不斷地換來換去。一個人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出最好的選擇,但只要想著這些問題,思考每個決定的利弊,挑一條我們覺得最好、也最環保、且目前能夠應付的路來走,那我們每個人便肩負起自己應該挑的擔子。
  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一肩挑起自己的擔子,那麼,那些看來頗為棘手的環保問題,很快就會消融在人類普世關懷的溫暖中了。
  我們或許是獨一無二、分別的個體,但以生物學來說,我們彼此間的區別,並不比分子或一片葉子來得大;而那片葉子與其所屬的樹,那棵樹與其所屬的生態系,那個生態系與其所屬的星球,也一樣沒有多大的分別。所以,如果每個人都是地球的一部分,那麼,不管我們對地球、對別人、對其他生物作了什麼,到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
  因此,追求簡單是為自己而做,簡單生活就是永續的生活,是與我們的生態系最能相容的生活。「適者生存」在此並非指爭鬥、掙扎或贏得戰爭,在這個脈絡裡,「適者」指的是「最適合」或「最適應周遭環境」。所以,最能適應的人就是生活簡單的人,他們運用自己所有的感官,不但全心傾聽、捕捉身體的需求,也知道自己是活生生地球體內的細胞。
推薦訂閱
米蘭小鎮挽蔥趣.樂忘齡@【大林藝文生活報】
認識及防治不速之蛙-斑腿樹蛙@【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轉寄『大林社區活躍 婆婆媽媽動起來』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