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張老師」園地
報主:「張老師」基金會
創刊日期:2017-03-06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2
官網:
http://www.1980.org.tw/web3-20101110/main.php?cust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張老師」園地報
「張老師」園地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張老師」園地
發報時間: 2019-06-05 16:00:00 / 報主:「張老師」基金會
本期目錄
青少年新家-團體家屋
「張老師」的使命

1 協助青少年解決成長的困難
2 促進青少年健康的成長
3 培養關懷青少年人才
4 塑造關懷青少年的環境
5.倡導關懷青少年的理念與行動

「張老師」服務對象

青少年及一般社會大眾

有些人會認為「張老師」是專門為「有問題的人」而設置的,因此,來找「張老師」的大概也都是有問題的人;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觀念。事實上,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有一些生活適應上的難題,祇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也許你是個身心健康的人,是個好學生,也擁有理想的工作與家庭;但你難免總會遭遇一些日常生活上的困擾,而這些困擾如能及時獲得協助,則可以減少你的焦慮與不安,達到生活上的和諧。「張老師」就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願意與大家一起來探究這些困擾,進而謀求改善與解決之道。

1980輔導專線

1980輔導專線

當您心情低落,想找一個人好好聊聊,請拿起手機或電話,撥打1980輔導專線,線上的義務張老師們會用心傾聽,陪伴您走過人生的低潮。

 

線上捐款

【立刻加入我們】      
「張老師」1980『依舊幫您』專線,期待及需要您的捐助! 
★線上捐款網址 http://epay.1980.org.tw/

「張老師」服務方式
在人生的路上,「張老師」陪伴您,您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與「張老師」聯絡:


※ 「張老師」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 早上九點至晚上九點
星期日 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各地區服務時間會依實際人力增減)
 
※ 晤談輔導:
透過面對面協談方式,運用輔導技巧,陪伴當事人面對與因應各項生活、心理適應困擾。
 
※ 電話輔導:
以電話協談方式,協助當事人處理情緒及各項生活適應上的困擾,
並可針對當事人立即性問題處遇。
 
※ 函件輔導:
透過信函往返的方式,協助當事人探討個人及各項適應困擾,同時提供相關資訊, 以助益當事人因應相關困擾。
email信件請寄1980@1980.org.tw
 
※ 網路輔導:
輔導員運用電訊方式在網路上與當事人溝通,陪伴當事人面對與因應各項生活、心理適應困擾。
「張老師」網路輔導:開放時間為 星期一至星期六 6:30PM – 9:30 PM
「張老師」名稱的由來

「張老師」並非因創始人姓「張」,也不是為了紀念某人,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的生活當中,影響其成長最深遠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其次就是「老師」了,且「老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其職志,此正式輔導工作的本意。至於為什麼叫做「張老師」?因為「張」是中國大姓,語音平順易念,感覺親切普遍;字型(「長」的「弓」)意義深遠,代表開啟、拓展、長遠之意,開啟指的是協助正處於過渡期之青少年有良好的自我發展、拓展指的是不斷地將服務由點擴展至社會各個角落、長遠指的是具有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的長遠目標,所以,我們定名為「張老師」。

 

「張老師」緣由與沿革

      「張老師」於民國58年11月11日,由救國團所創辦,救國團有鑑於社會急遽變遷,青少年問題日漸增加,本著「今日我們為青年服務,明日青年為國家服務」的理念,乃創辦「張老師」,希望結合專家學者及社會的整體力量,以加強推展青少年輔導工作,幫助青少年朋友成長發展。
    隨著「張老師」服務工作的不斷成長,服務成效及理念已深受社會各界所
肯定及認同,加上願以實際行動參與『張老師』服務行列的熱心人士日益增加,「張老師」於民國76年10月9日結合專家學者、熱心企業人士成立「財團法人中國青少年輔導基金會」由李鍾桂博士擔任第一屆創使事長,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服務,以擴大社會的影響力,而為了讓社會大眾能更加了解本會的內涵,進而協助推展「張老師」業務,於87年6月更名為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現任基金會董事長為張德聰先生),並於89年6月20日陸續於台北、台中、高雄、桃園地區成立分事務所和宜蘭、基隆市、新竹、彰化、嘉義、台南市等六個中心。也從傳統的電話線到民國90年起全省的輔導專線更改為簡易撥碼(直撥1980「依舊幫您」);92年接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辦「戒菸專線 服務中心」,成為亞洲第一個戒菸專線;94年因應心理師法成立,積極著手規劃「專業諮商體系」及「志願服務體系」雙軌制,籌畫設立「張老師」心理諮商所,集結有證照的諮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團隊來服務。

    本會的成立宗旨在於配合政府政策,辦理身心輔導、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教育推廣等有關工作,以加強接受本會服務當事人生活適應能力,激發其潛能,創造幸福美滿人生,進而促進社會國家之安和樂利為宗旨。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青少年新家-團體家屋

       現今社會兒童虐待事件頻傳,許多家庭因功能不足或社會因素...等多重問題,導致無法提供孩子一個安全居住的環境,協助孩子在家平安長大學習,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安全的議題。因此,新型態社會照顧模式的「團體家屋」因應而生;為了協助在家受到不當照顧與對待、受虐、不適應團體生活的孩子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茁壯,桃園「張老師」於106年起承接專門收容桃園市男性特殊兒少的團體家庭,108年再申請衛福部補助成立第二個團體家庭,主要收容12-18歲的男性特殊兒少,因不當教養、疏忽、肢體虐待、精神虐待而產生嚴重行為偏差、嚴重情緒困擾、逃家、逃學不適宜在家教養或無法適應機構或寄養家庭安置者或無適當機構安置之特殊兒童及少年。而此項計畫最大的特色便是提供「家庭式」的安置模式,有別於過往機構式的照顧;家庭式照顧特色:採小規模的成員、家庭化的生活模式,工作人員及個案人數比將近1:1的比例,期待能透過一系列個別化、精緻化與專業化的發展方式讓孩子能有個健全的生活成長空間,提升自立生活能力,並協助不適合團體生活之特殊青少年能有正向的身心理發展及社會適應能力,此外團體家庭也提供孩子正向社會資源及人際互動環境,協助他們可以重新塑造生命價值。在服務過程中我們努力提供給這群特殊的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專業人員替代家庭中父母角色,接納每個從不同地方來的孩子,並重新建立孩子們對「家」的期待與原來該有的樣貌。

   還記得...孩子們初來乍到桃園「張老師」團體家庭時,從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與創傷後對於大人的不信任、衝撞、哭喊與心碎的模樣,每個當下都讓人心疼與不捨,在團體家庭中的每位成員,雖然毫無血緣關係,但就像家人般相處在同個環境當中,以建立「家庭式」的模式來照顧,而不同於一般安置機構的照顧,我們依照孩子們的個人特質因材施教,因此,照顧這些孩子們一段時間後,我們看見孩子逐漸改變的行為....從起初的抗拒,到開始信任身邊的大人;從怕黑沒安全感,需要拍背入睡的孩子,到逐漸不再恐懼黑暗並能自己入睡;從原本不輕易說話的孩子,到現在可以侃侃而談;從本來只會用哭鬧來表達自我的孩子,開始學會正確的與他人表達和互動,此外,孩子也從沒耐心的個性,到現在的學會等待;我們看見孩子們心裡的傷漸漸的癒合,臉上的笑容變多了,開始像個真正的孩子,不再因為害怕而偽裝自己,憤怒、受傷的過生活!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載兒童應儘可能於家庭中成長,但留在家庭反而使兒童處於不利狀況需暫時或永久離開家庭時,國家應確保兒童適當的替代性照顧措施,而特殊兒少團體家庭是兒少家外安置服務的另外一種新選擇,他的特色是一、提供類家庭的照顧模式,二、滿足難置個案之安置需求,三、可因應不同需求之兒少發展出不同照顧處遇特色,四、因個別化及精緻化的照顧方式,對孩子容易產生改變或影響。桃園「張老師」秉持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精神,參與這項實驗性的計畫,期盼能給予這群特殊的兒童及青少年一個安全生活環境,讓有他們可以在「家庭式」的團體家庭中獲得妥善生活照顧及品格教育發展,發展良好的身心,降低並減輕在過去家庭中遭遇危機事件所造成的創傷,並在良好的照顧下,修補兒童及少年心理的創傷、增能他們的復原力,協助他們獲得更健全的身心發展,未來回到家庭或社會上仍能健康快樂的生活!

  

推薦訂閱
兒童環境文學家徵選活動,熱烈進行中@【環報】
轉寄『青少年新家-團體家屋』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