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耕‧食 共同體
報主: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創刊日期:2012-08-15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68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耕‧食 共同體報
人‧耕‧食 共同體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耕‧食 共同體
發報時間: 2012-12-19 11:00:00 / 報主: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本期目錄
<老農立傳> 首批種甜杮的農民黃家珍夫婦
(轉載文章)台灣躍進:區域立委能不勤跑攤嗎?
政策推廣電動機車不能只有購車補助
為老農立傳徵稿
我常常的享受各種美食,這是千千萬萬和我父親一樣辛勞的農民所生產出來的食物,希望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能記得這些農民的辛勞付出,及向天學習得的生命智慧,讓我們用文字、用影像等方式,來感謝他們的辛勞!來瞭解他們的生命也歡迎你(妳)一起來記錄!       

朝祥于山城發聲工作團隊   請將你的稿件寄到
guevara4900@gmail.com 在主旨上註明:為老農立傳
徵人耕食志工
徵求認同「扶助農民,消除盤剝」、「讓
消費者獲得合理價格」、「降低食物里
程,愛護地球」這三大理念的熱心人士
,加入我們的志工。

身為人耕食志工,我可以做什麼?

訂閱人耕食電子報;

將人耕食電子報與網站的文章,轉載
於你的FB、部落格,或者將網路文章
寄發給你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得知
相關訊息;

召集親朋友好友、厝邊隔壁擔任人耕
食直銷志工;

投稿人耕食電子報。

聯絡方式

fpccgoaway@gmail.com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人‧耕‧食 共同體
<老農立傳> 首批種甜杮的農民黃家珍夫婦
施朝祥

黃家珍西元1947年生於後龍的大家族中,家族共有水田二甲有餘,旱田一甲有餘,家中窮困無餘財,日用所需都需要人力方能備齊。

黃家珍自小孝順父母,每日天還沒亮時,就自行起床,提著水桶到井邊打水,挑水回家放在水缸,以供家庭母親洗菜煮飯需用。那口井雖有二十餘尺深,但出水量不豐,如果太晚到達井邊,被鄰人捷足先登,就無法汲取到水。

 

家中水田都是種植水稻,主要是要用來自家食用,食用有剩的部分才會出售給農會,那時農會收購價格還算不錯,每百公斤都有千來元。

 

早年沒有農藥,其實也不需要農藥,因為稻子和各種作物,也沒發生過什麼病蟲害的侵襲。

    

維護防風林

 

後龍是個靠海的地方,冬季時海風很大,為防止海風的侵襲,在田埂上總會種上木麻黃等防風的作物,但這防風的作物,又不可以生長的太茂盛,長的太茂密則會遮住 陽光,反而影響稻子的生長。所以每到春天,沒有強風的季節時,就要開始整修木麻黃樹,木麻黃樹只能高四米,寬一米多餘的部分就要修剪掉,修剪下來的枝幹剛 好當作材燒。

 

冬天時,東北季風非常強勁,颯颯的風從屋子的孔細中穿進來,把人凍得刺骨。在冬天時,為了取暖,大家總是在灶前放張小几,一家十幾個人就圍在杜前吃飯,靠著灶內的熱,讓大家可以安心的吃一頓飯。

 

撿拾材火

  

早年,沒有瓦斯,要炊煮都需要材火,除了修剪防風林的枝幹外,還要到各地去撿拾木材,通常長得快速的木頭,比較不耐燒,被種為雜木材,平時就用這種材火燒水 煮炊。而過年時,假期長大多不出門工作,則會用在山上砍下來相思木當材火,相思木材耐燒,在過年時,大家都要休息,一定要用相思木,便用一般材火根本不夠 用到開工日。

 

畜養家畜

  

家中養有二、三頭牛,除了平時幫忙犁田,耕作,要到遠方載物時,也用牛車搬運,而養牛的工作,通常是小孩子的事,一般是到田邊或荒地去割草回來餵牛。

 

家中還養了幾頭羊,羊是放到沒人耕種的野地吃草。羊通常是養來吃的,那時的羊肉比較好吃,不會像現在的羊,現在的羊都是吃飼料的,那肉吃起來就沒有口感,而且也不甜美。

 

家 裏也養了三櫥的豬,養豬並不是為了賺錢或是吃豬肉,而是為了有機肥,那時會把牛糞、豬屎和上稻草等讓它一起發酵,等發酵後就是優質的有機肥料。三櫥的豬約 有十餘頭,有一頭母豬,主要是用來繁殖用,而仔豬大多是賣掉,每頭仔豬約可賣約一千元,算是很不錯的價格。少數的仔豬才是自己養大,再出售換取現金。

 

家庭式的交工

  

稻子收割期,要在短時間內收割完成,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時就要在叔伯及堂兄弟們一起收割,然後輪流到各家去收割,一直到全家族的田都收割完成為止。

 

收割時,每天一大早就出門到田裏割稻,到早上十一點多時才收工,每個人都還要挑著早上採收的稻穀回到三合院的稻埕曬穀子,中午吃過飯後才又繼續收割稻穀。

 

在父親那一輩還曾經種過小麥,但是附近沒有小麥工廠,無法展輾製麵粉,種出麥子後,要不知要如何處埋,也沒有人要買,之後就沒有在種植小麥了。

 

清水圳的人

  

那時雖然自家有埤塘,但是水田的灌溉用水則是引自西湖溪的水。灌溉溝渠是由水利會維護保養,所以每年都要繳水租。但水圳是否暢通則不屬於水利會負責,為了水 圳的通暢,這一灌溉區的人,就會共同顧用人進行清理灌溉溝渠,這些人則會在稻子收成時,到各戶人家去取應得的穀子,這些人被稱為清水圳的人。

 

旱地上的雜作

  

旱地離水源遠,無法用來種植水稻,一般都是拿來種植給豬吃的蕃薯、土豆(花生)還有西瓜等不用太多水的作物。最主要是種植蕃薯,蕃薯葉當作豬菜飼養豬,有時 會挖出地瓜來餵豬。而到四月時,那時旱地要改種西瓜,則會把蕃薯全部挖出來,將地瓜抱成絲曬乾,製成蕃薯簽放在倉庫,再慢慢取出給豬吃。那時一次收成所製 成的蕃薯簽都是幾萬斤,滿滿倉庫都是蕃薯簽。

 

野味


小孩子時常會到河和溝渠去抓魚、抓泥鰍、摸蜆仔來為家裏加點菜。記得在冬天,是抓毛蟹的最好時機,天氣越是寒冷,就會越多,一天就抓了一百多斤,對黃家珍而言那真是美好的感受。當然,一次不可能吃一百多斤,沒有當天吃掉的毛蟹就會把它醃漬,再慢慢地食用。

  

 

挑埤泥

  

早年的後龍是個鄉下地方,在稻子收割後,除了挑埤外,就沒有什麼工作機會。早期的人們為了灌溉用水的需求,便挖掘了許多的埤塘用來儲存雨水、溪水等地表水。但是埤塘用久了總會汙積,所以常在農閒時顧用人,除去汙積的泥沙,這工作就被稱為「挑埤泥」。

 

工作機會少,而二甲多的田和一甲多的旱地,養不了多少口人,大家只能到外地去找活路,叔叔黃清海和大哥就到摩天嶺採集桂竹,那時主要是將竹子採竹後,送到竹山去賣,當作是竹製品的材料,如牙籤等。開採完桂竹子後的空地,就開始種橘子、香蕉、桃子、粗梨(橫山梨)等水果。

 

當完兵後的黃家珍,也到都市去討生活,那時開始流行重機具,黃家珍也去學習使用重機具,學成後就去上班開怪手、挖土機等,一個月三萬多元。曾經建造過泰山收費站、蘇澳港、花連港、台東志航空軍基地用機場的跑道。

 

開始種甜杮

 

 

西元1978年時,黃家珍也到摩天嶺幫叔叔工作。在西元1981年時,黃清海從新社區的親戚家拿到了二株的甜杮芽,並開始在摩天嶺種植,五年後第一次收成,總共只有六顆,顆粒很大約有十兩重,但不論色澤還是顆粒都遠比新社還優。那時時黃家珍吃了一顆後,那口感令人感動,馬上決定要放棄月薪三萬元的工作,回鄉務農好好地種植甜杮!

 

黃家珍也開始在摩天嶺種植甜杮,早年甜杮市場不成熟,認識甜杮的人不多,每斤只能賣到二、三十元。後來農試所的人員,也認為甜杮是具有市場價值的新品種作物,尤其適合種植在摩天嶺,並開始指導農民要如何使用農藥、肥料。

 

那時全摩天嶺種植甜杮約有十到十二戶,就組成了摩天嶺甜杮產銷班第一班,這也是全國最早種植市場化甜杮的第一批人。在產銷班中農民們集體採購有機肥料,不但可以用比較合理的價格買到肥料,政府還購賣肥料的補助,每公斤補助一元。

 

農試所協助推廣

 

 

並從西元1990年開始大力推廣,在頂好公園、干城車站、青年公園…….等地進行推廣工作,連續五年的推廣,終於讓社會大眾認識到這種新又好吃的水果──甜杮。也讓甜杮的價格達到最高峰,每斤可以賣到新台幣二百元以上。

 

剛 推廣時,民間有個吃杮子不可以喝酒,不然會中毒的說法,那是因為多數人不知道,吃牛心杮喝酒會中毒的原因,牛心杮為了催熟使用電土(丙炔),才會有那個中 毒的傳說。而甜杮是在樹上成熟的,並沒有這個問題,但多數的民眾不知道這事。為了破除人們錯誤的認知,黃家珍還會帶酒去推廣會場請人喝酒,並馬上吃下甜 杮,借由實際的行動去破除人們的迷失概念。

 

大氣暖化

 

早年甜杮很容易照顧,幾乎沒有什麼病蟲害,最嚴重的危害就是鳥,到甜杮快採收的季節,鳥就會來光顧,為了防止鳥害,為了防止鳥害,都是用沖天炮來嚇鳥。後來黃家珍把全園都用網子套住,這樣鳥就進不來了,但還是會有少數的鳥偷偷跑進網室內,不知那鳥是如何跑進來的。

 

早年天氣很冷,那時沒有塑膠水管,只能竹片一段接著另一段,把水接進甜杮園子,每天早上剛起床時,外面都結著霜,而竹片上的水也結成了冰,要等太陽強烈後,才會將冰解凍。而已經好幾年沒有冷到會結霜的情況了。隨著氣候的暖化,病蟲害也開始出現,如介殼蟲、東方果實蠅……等。

  

東方果實蠅登上了摩天嶺

  

年種植甜杮是不用套袋的,隨著大氣暖化,東方果實蠅也登上了摩天嶺,從西元一九九七年開始,摩天嶺的甜杮也要開始要套袋了,這一套袋就把每甲的生產成本拉高三十萬元以上。

 

每 個袋子套袋成本一塊錢,袋子三角,工資七角。甜杮的採收不是一次採收,而是要看每個杮子是否成熟了,成熟了的杮子才能採收,以前不用套袋時,只要用放眼一 看,就知道那些是可以採收的田杮,而今套上袋子後,毎個袋子都要打開來看,那個是成熟的甜杮,那個是不成熟的甜杮,以往一個人一天可以採收五分地的甜杮, 而今連二分地的甜杮都無法採收完成,這一往來所增加的採收成本是難以計算的。

 

除了農事增加外,還有果蠅的防治成本也會增加不少,防治東方果實蠅的農藥錢,施用農藥的工資,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接棒

  

黃家珍已有不小的年紀了,田園總不能就這麼地荒廢吧!目前孩子也回到身體準備接班。孩子回來後,打開了網路直銷的市場,雖然目前成積還不是很亮麗,但在這年 代,隨著甜杮價格的飆漲,全國各地都在搶種,供貨量大價格自然低迷,而今可以把甜杮用直銷的方式賣出,減少中間商的盤剝,雖然不能和以前一樣好價,但至少 可以維持一個不錯的行情,也算是件不錯的事。

原刊登網址:
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75854416

(轉載文章)台灣躍進:區域立委能不勤跑攤嗎?
本文原刊登於台灣立報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4764

在台灣有一奇特現象:區域立委,尤其是非台北市之區域立委,不能不於選區內勤跑攤。紅白帖、社團活動、廟宇活動、各式應酬及邀宴,凡是有人氣之場合,即便立委本尊來不了,也得派分身露臉,甚至還得掏腰包贊助,這一切,就是為了固樁、為了連任。

此 外,在選區內設服務處,在國會辦公室聘助理,以專責處理選民服務,雖謂為選民服務,但所服務幾乎皆屬選民個人問題,而非關政策、法律、制度、公共事務、集 體性民怨民瘼及權益,故也非立委職責職能所應為,甚至,嚴重瓜分了立委善盡公僕職責及發揮公共職能之時間、心力及所需行政/公共資源。但為了連任,選民服 務才是區域立委每天必不可少之「日常業務」!


2008年1月15日,新黨台北市議會黨團表示未來仍堅持「只問是非,不分藍綠」的問政風格,將選民服務擴大延伸到大安、內湖、大同等選區,為更多市民服務。圖左起潘懷宗、侯冠群與王鴻薇。(圖文/中央社)

當跑攤及選民服務佔去了區域立委每天一大半的時間與心力,加上經常需要「善用職權的附加影響力」來為自己、為競選經費大金主、為大中小樁腳牟私利作為選舉活動之回報,試問,尚餘何心何力可用於立法、修法、審預算決算、監督中央政府施政及進行各種領域公共治理之調查研究?

何 以跑攤與選民服務對區域立委(不分藍綠)之連任如此重要呢?有人認為,是單一選區兩票制所造成,然而,在此之前,實施大選區複數制之時期,跑攤與選民服務 早已有之,頂多只能說於今為烈而已。所以,根本原因不在於單一選區兩票制,而在於大選區複數制與單一選區兩票制之競選遊戲規則存在著本質性一致──勤跑 攤、搏感情,才是固樁的硬道理,選民服務件數愈多,才能換取競選連任時愈多之選票回報,至於競選政見,則是排名最末的事,如何善盡立委公僕職責、發揮最大 公共職能,更是天方夜譚哪!

怎麼辦呢?選民們只能在含淚投票、乾脆不投票、選比較不爛的蘋果這三者擇其一嗎?

其實不然,三者之外,有更佳之選項,那就是推動選舉制度改革:三大公辦、零保証金、公民連署e 化,當區域立委候選人皆須參與由選舉委員會所公辦之三種政策辯論,即電視辯論,報紙雜誌紙上辯論,網路辯論,競選遊戲規則就大為變化了。政策辯論必促使候 選人所提出政見須完整、具體、嚴謹、縝密,否則於辯論交鋒中,就破綻、漏洞、錯謬百出,而為對手猛攻不休,而為輿論批評不斷,選情豈能不一面倒!

由 是,競選政見,必從現在之邊緣位置進入中心位置,不論誰當選,兌現政見之壓力空前,因為,三大公辦政策辯論下可贏得多數選民認同之競選政見,絕不再是文宣 口號,而是最具完整、具體、嚴謹而縝密者,當選者為求連任,只能卯足全力打拚,以求政見之最大兌現率,那時,何來餘時、餘心、餘力跑攤及選民服務呢?

關於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


選舉制度,既然維續了現有資產階級專政、藍綠壟斷、地方派系及一切令人們批評、厭惡但無力改革的現狀──多為長期沈痾弊害,所以,選舉制度就是台灣一切問題的根源。台灣所有矛盾,無不與選舉制度相互鞏固、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滲透。

選制改革,是台灣一切改革的總開關,開啟,一切改革也隨之大步前進。「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之成立,即是為選制改革運動的發韌,為台灣改革力量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政策推廣電動機車不能只有購車補助
施朝祥

電動機車,作為不會排放PM2.5等各類污染廢氣和不使用石化原料和環保車種,卻因售後服務支援系統的短缺,讓市民們在選購車子時,不會當作是首要選項。這對台中市要發展成宜居都市極為不利。

若 只有購車補助,其實對廣大市民而言,是無法解決其使用電動機車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利性,應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如台中市市政府當以積極輔導設置,電動機車 維修站、電動機車充電站。並在特定區塊設立專屬停車位,以提昇市民對於電動機車使用的方便性,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抑止機車排癈氣的污染問題。


原刊登網址
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73322998

推薦訂閱
黎明腳蹤013期@【黎明樂活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頭好壯壯──運動夏令營(2013/09/25)@【台灣光華電子報】
轉寄『<老農立傳> 首批種甜杮的農民黃家珍夫婦』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