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之保守性與基進性─人‧耕‧食 共同體─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2,2017糧食安全之保守性與基進性
作者/李子紅
國家/國族主義之「國家安全」思維及意識型態,乃將「糧食安全」納入「國家安全」之一環,帝國主義更將糧食視為全球戰略性物資,宛若武器。台灣歷來中央政府,不論藍綠執政,皆採前述「國家安全」之「糧食安全」治理。此即糧食安全之保守性。
國家安全之糧食安全,是平時預備「國家」受威脅時所需之糧食,而非滿足所有住民(不分年齡、族群、國籍、地域)所需之糧食安全─ 供予住民以生命維繫、充足而均衡營養、健康、友善土地生態以利於永續生產。
若按聯合國糧農組織所規範性定義之糧食安全,則係人民之糧食安全,尤其重視窮國之糧食安全及獲取糧食能力貧乏社群之糧食安全。
糧農組織僅僅提供了規範性定義,但未能也「不敢」進一歩闡明如何實現糧食安全之政策、制度及全球治理。
對我們而言,應予思考的是,台灣市場化小農體制與農業政策能否達成聯合國糧農組織所規範性定義之糧食安全?若不能,何因?
糧食自給率與糧食安全,不但係絕對正相關,而且前者須是後者必要條件之一,是以,若將糧食安全稍加落實,即須推動全球各國本土糧食自給自足,那麼,其與糧食成為全球貿易商品(甚至是期貨商品)之體制及國家補貼出口之體制就不可相容共存了,貫徹糧食安全,則:
→反農業帝國主義,如美國
→反農業國際凱因斯壟斷集團
→反WTO
→反為出口外銷之農/漁/牧/養殖生產,
此即,糧食安全之基進性。
原刊登網址:
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75858424
保障弱勢通行權利,我們要BRT!
施朝祥
7日華視新聞報導台中市的婦人踩空摔傷-公車司機竟拒載,看見這樣的新聞,我們除了可以看到不小心被傷害的婦人、不禮貌的司機等等個人的問題外,卻沒有人討論台中市的公車是否是符合人性的大眾交通工具。現行的交通工具,對老人、孕婦或身心障礙者都非常不友善,卻未在新聞報導中被提出,甚憾!
對老人、孕婦或身心障礙者相對友善的BRT公車系統,其低底盤、平行小月台的設置,就相對不易發生使婦人踩空的意外,為了讓台中成為友善的宜居都市,大眾交通系統,應要合於人性化。
原刊登網址:
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72139628
促進民主必須認真研究議事程序改革
施子文
台灣目前代議體制之議會質詢體制,是浪費巨大公帑與公共成本之無效監督體制,其滿足了立委們或議員們虛榮性(自我感覺良好)權力之逞恣,但公務員們與首長們 為備詢而虛耗心力、物力及時間。質詢攻防,從來不能理性而實質審議政策及改變政策,其監督效果僅僅對政策既定航向之極微糾校,以致於直可言,毫無意義!實 質審議政策及改變政策,須採公聽會、協調會,及立法修法之即時透明化協商。立委們與議員們喜歡質詢,因為,那是顯性化(媒體最容易捕捉其主觀所需/所追逐 /所建構之新聞價值)之權力行使與政治表演,而政治表演=政治表現=政績。
個人主張:
一.廢除國是論壇,當下每年中央政府首長須虛耗至少九天半,恭聆立委諸公們的演說比賽。
二.廢除一切質詢,或至少減半。
如此,即能騰出更多時間以用於審議法案及預算,提高議事品質及立修法效率。
相較於質詢,公聽會或協調會之進歩性在於:
一.後者,開放性與民主性皆高,可讓公民團體學者利害關係人(社群代表)參與發言、討論及爭論,一來,較接近審議民主,二來,立委很自覺不可政客表演,三來,有利於達成真正意義之政策方案共識。此係公共治理所必要之過程。
二.按理說,民主而良好之議會運作,每位國會議員或地方議會議員每天代表政黨,主持或出席各項政策/立法修法研議(但非進入正式程序之審議)/各種新生現象、矛盾及危機之公聽會或已發生爭議之協調會,此外時間,即是參與立法修法與預算之審議了,何需撈什子質詢!
三.後者並不非需首長出席不可,只要負責政策研擬層級(反而對該政策及相關業務職掌最熟悉)即可。
質詢,一問一答,或實問虛答,或虛問虛答,縱實問實答,又如何能有意義、有建設性及精細討論?答者,可能因犀利尖銳之問而虛心反省檢討,進而改變既定政策嗎?在質詢場上,答者心態唯一,不答錯、不出糗而已。而問者心態呢?除表演表現心態,豈有餘者!
個人認為,關心台灣民主治理的人士不能對當前議會制度及現象進行浮面之批評便罷,而須開始著手研究思考,以提出一整套系統之議會改革具體辦法。
原刊登網址:
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7139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