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預算與公共治理民主─人‧耕‧食 共同體─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2,2017參與式預算與公共治理民主
楊永明
參與式預算,才是預算民主化之第一歩,也是最重要一歩,同時,也是朝向公共治理民主之基礎,因為,居民須從以原子化狀態贊成或反對政府單向威權制定之政策, 變革向以集體(至少社區集體)理性民主討論── 民主討論必逐漸引發居民之公共理性,以審視進而形成社區之公共需求,按之於預算立案定項。
故而,參與式預算之實踐,即是社區居民之民主討論之(台灣社區居民不曾民主討論)學習,也是居民打破原子化之始,也是公共治理主體之培力育成,由之向『需求民主』逐歩前進。
若 將參與式預算與村里民大會、公寓大廈居民全體大會有機結合起來,即能培力居民踴躍出席村里民大會、公寓大廈居民全體大會而積極發言,也能培力出許多社區公 民組織,當然,引入參與式預算,須由有群眾組織工作經驗(至少須善於開會及引導民主討論)之團體擔負最初之教育與培力任務。
在農村,參與式預算則可與農業合作化運動有機結合起來。
誰反對參與式預算?最先反對者絕不是資產階級,而是民選地方首長、地方議會及地方政府官僚們,因為,預算是前述三者競奪性分贜之特權與利益所在,豈能再允「分食者」加入?
原刊登網址:
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117802817
如果您認同我們刊物所關注的議題對台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讀者回響與投書:回"究竟何謂盤剝?"
讀者太陽能發電廠投書:
人耕食您好,在讀過貴站周儒賓的究竟何謂盤剝?之 後,我個人有些疑問。看國際新聞報導,世界糧食生產其實以足以餵飽所有人口,不過問題在於糧食無法送到消費者手中。如在古巴,種出來的糧食能送到需求端手 上的只有30%(註1),其他都應差勁的交通基礎設施跟運配系統而腐爛(原因包括政府管制機具進口,農民只能開著爛爛的舊蘇聯貨車);在印度糧食浪費的數 字也有50%,因此欲進駐印度的大型通路上沃爾瑪便號稱,只要他們進去印度,便可有效率的解決這樣糧食應通路問題而遭浪費的現象。在這樣的局勢下,生產者 真的有可能如周先生文中所提到的,不經中間通路商即將糧食送到消費者手中?
張世鋒回應:
熱心的讀者您好,您所指出的應涉及所謂食物里程的爭議,
若是產地直銷的半徑在30公里以內,生產者是可以把糧食順利送到消費者手中的,andy & Kiki的運送模式不就是如此?〈因為量少、路程短,幾乎沒有損耗〉(註2:請參考環保,從不收運費開始談起!)
另 外,耗損率這個問題其實很值得探討,包括台灣大電廠的輸配電耗電率高達60%以上,如果走區域型發電、減少耗電率,其實根本不用核電。還有最近有朋友提及 工業產品的耗損也很驚人,像iphone手機因一些製程與材料運用尚未成熟,其耗損率也高達三成,亦即你買iphone的錢有三分之一是在買它丟掉的手 機。
其實不論是農業的盤剝、電力的耗電率、工業產品的耗損率,其實都指向支配者的利益,只要支配者有利可圖,這些耗損、浪費、不經濟都無所謂。
其次,生產者能否直達運銷呢?當然可能!
一.生產者合作化,除了在地直銷外,或爭取政府補助,或者購買具保鮮功能之運輸載具,或者委託貨運,即可直達運銷,絕對比中間盤剝者幾經轉手之食物總里程數少多了。此外,唯有合作化,才能讓農漁牧養殖產品趨於全利用化。
註1:該讀者隨即來信補充:
剛剛的投書我憑幾個月前讀報導的印象,表示古巴有70%的糧食生產浪費掉是錯誤的。重新讀一次確認後,報導中指出,因運輸體系不佳而浪費掉的是蕃茄(為當地的緩衝作物,雖然我搞不懂啥是緩衝作物,2009年時約有數百頓爛在田裡)。
從這篇報導可以很清楚讀到紐約時報的意識型態。報導指出拉伍上台以後,為增加糧食自給率,在農業領域上私有化與自由化的進度比其他產業還快;不過這所造就的結果是古巴比政策改變之前,糧食價格更高,進口糧食產值增加的現象。
報 導指責造成如此,是因為政府抓的太緊。如農業機具的進口全由國家掌控;土地租約以十年一期,農民擔心政府隨時都有可能將土地收回移作他用;並主張古巴農業 要有救,政府必需改掉大權一把抓的心態,放棄由對農業現況需求掌握有限的官員強力主導一切的現狀,交給有創業頭腦與冒險精神的農民,意及自由市場化的個別 農場主。
紐約時報的報導如此寫並不讓人意外,不過從這篇報導,我也對右派群眾對"大政府"這樣的概念反感多少有些同情。雖然如這樣代表 美國價值的媒體所主張的,主導權應該要交給自由市場下的個別農場主,這並不可取;不過由官僚掌控一切,底層群眾只能被動聽從大有為政府的指揮,並適應政策 的改變,這種作法顯然是非常家父長(假設古巴政治現況就如該報導所描述,沒受到扭曲,不過粗淺印象上紐時比衛報更沒有友善古巴的記者),這樣的政治方式稱 為社會主義,也難怪大眾一聽社會主義就避之為恐不及了。
原刊登網址:
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114689617
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
楊桃
基 本上,馬克思主義認為:下層建築決定了上層建築的發展。在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鬥爭的過程中,資產階級代表了進步的生產方式(進步的生產關係與進步的生產 力)、封建階級則代表了落後的生產方式(落後的生產關係與落後的生產力),這兩個生產方式的鬥爭,進步的生產方式終究會取代落後的生產方式。如:法國大革 命正是資產階級推翻封建階級的專政。而社會主義則代表比資本主義更進步的生產方式,也終究會取代資本主義。
那麼,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裡,誰是第一性呢(亦即誰決定誰)?這在馬克思本人裡面是極其混亂的,也是到毛澤東與鄧小平/劉少奇(亦即「走資派」)的鬥爭裡面,這個矛盾才逐漸浮現。
鄧/劉認為生產力是第一性,亦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必須與生產力相適應。只有生產力發達到一定階段,生產關係才有可能變革。
我們之所以稱鄧/劉為「唯生產力論」,是因為在劉/鄧的看法裡面,他們認為中國當時是生產力尚未發達,是故,發達生產力為第一優先要務,生產關係變革則為次要。
更大膽的說,按鄧/劉的想法推論,生產關係首先得從封建生產關係變革到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才能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因此對劉/鄧而言,生產關係不是不變革,而是生產關係要全面資本主義化,才能過渡到社會主義(當然這是「不能說的秘密」)。
至 於毛的立場,則認為:只有進步的生產關係,才能帶動進步的生產力。這在毛始終在變革農業生產關係上,毛始終堅持農業合作化與集體化,對於工業生產關係則提 出「兩參一改三結合」【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群眾、領導幹部和技術員三結合】,都有一個核心堅持:生產關係變革決定生 產力變革。
我們可以注意到,不管是毛或劉/鄧,發達生產力均是不可挑戰的前提與目的。但到今天,這個前提是否應該被挑戰?亦即:發達生產力是否是我們最終、且唯一的目標?
若設定發達生產力為最終且唯一的目標,我們得放棄有機農業。因為慣行農法不管就產量及「品質」(市場建構的品質觀)上,均遠遠勝過有機農業【甚至可以說,隨著科技發達,可以更多「安全的」慣行農產品】。但有機農業卻符合公共需求(如:健康、對環境友善……)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重要的維度,但不能當成唯一的維度,這樣會危害我們對於公共需求的思考。
原刊登網址:
http://cultivator.pixnet.net/blog/post/109927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