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人‧耕‧食 共同體
報主: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創刊日期:2012-08-15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686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人‧耕‧食 共同體報
人‧耕‧食 共同體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人‧耕‧食 共同體
發報時間: 2016-04-15 05:00:00 / 報主: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
本期目錄
轉載文章 文:盧倩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轉載文章 文:盧倩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轉載文章

文:盧倩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在台灣,TPP沒有經過什麼討論,就已經是一個獲得了朝野高度共識、認為應排除萬難努力爭取加入的投資貿易夥伴協定。貿易協定畢竟是一個專業門檻相當高的東西,當政治菁英一面倒支持,多數人便會相信加入TPP真的對台灣好,剩下的只是一些技術性問題,例如美豬的開放與配套等。然而如果TPP隱藏著可能對台灣社會造成巨大而且深遠傷害的條款,那麼政治菁英便應該更謹慎深入地討論它的利與弊,並且更坦誠且全面地讓民眾認識TPP的來龍去脈與意義。

直白的說,TPP是資金雄厚的跨國企業試圖將國際投資及貿易制度「規範」得更符合他們需求的藍本。由美國大企業組成的Business Roundtable對美國政府決策擁有「過人的影響力」,其不僅是TPP重要推手,其網站亦透露了對TPP早日通過的殷切盼望。

由於數十年的貿易自由化已使得關稅低到不再構成貿易障礙,於是持續尋求利潤更大化的跨國企業便將腦筋動到了擋其財路的種種法規。主權國家依民主程序所立下的勞工保護、環保、消費者保護、食品安全法於是成了影響企業利潤的「貿易障礙」;隨著侵入性愈來愈高的貿易投資協定的簽訂,台灣人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社會該是什麼樣子的權利愈縮愈小。台灣真的想讓跨國企業來決定我們的勞工、環境、消保、食安法規嗎?

美國許多民間團體指控TPP談判過程黑箱,這實在是冤枉了美國政府:談判內容對於資金雄厚的企業菁英而言非但不是秘密,甚且受其指導。儘管今日TPP內容早已公布,但其談判過程中只對勞工、環保、消保團體保密的事實,早已說明了該協定「大企業點菜、政府上菜」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一份標榜對環保、勞工、消費者保護採「高標準」的協議,卻偏不對於這些標準的落實提供「有牙齒」的執法工具,而唯獨賦予外資在自估其潛在利潤受損時,可提出訴訟並高額求償的特權。

例如當碰上勞工權益,TPP條文(第19章)便軟綿綿地規定「締約方『應』『致力於』『鼓勵』在勞動議題上自願採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締約方『應』『推動』其勞動法令的社會意識…」。至於環境保護(第20章),更是除了對「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隻字未提外,條文充斥著「致力於」(shall endeavor)、「認知到」(recognize)這類空泛用詞,對於藐視或違反漂亮高標準的一方完全無意祭出有效制裁工具。

然而當自認受了委屈的是外資而非勞工或環境時,TPP則不假辭色要地主國等著法院見(第28章爭端解決),同時這並非真正的法院,而是繞過地主國司法制度另外設立的仲裁庭,負責仲裁的審議小組成員大可以是看大企業臉色吃飯的商務律師。如果TPP是一部企業利潤至上、勞工環保等其他考量皆須讓路的協定,台灣應謹慎思考要不要敞開雙臂迎接它對這塊土地及台灣人民所可能造成的無法逆轉的傷害。

台灣校園午餐禁用基改食品的規定剛上路,立刻遭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此一禁令列為「技術性貿易障礙」。對於對TPP不存一絲懷疑的善良台灣人而言,這該是個嚴重的警訊:TPP尚未生效/簽訂尚且如此,一旦台灣簽訂了TPP,孟山都(Monsanto)等基改食品大廠不僅能夠禁止台灣「禁止」基改食品,還能禁止台灣規定「標示」(非)基改食品。一個私人企業如何能夠禁止主權國家立什麼法?上述隱藏在TPP深處、外資獨享、當其自估潛在利潤受損時,可在私設仲裁庭向地主國政府索取高額賠償的TPP第28章「爭端解決」機制就是答案。

TPP爭端解決機制雖不起眼,卻是專為跨國大企業設計且專供其使用,能重重傷害簽約國土地人民主權的秘密武器。歐巴馬政府基於環保考量拒絕加拿大輸油管公司(TransCanada Corp.)興建從加拿大越過美國直達墨西哥灣的「基石XL油管」(Keystone XL pipeline),卻隨即遭該公司依NAFTA爭端解決機制提告索賠150億美金,便是諸多案例中較晚近且知名的例子。

需特別注意的是,政府、勞團、環團、消費者毫無類似保護機制;外資企業是唯一享此特權握此工具的一方。依照過去幾年全球跨國企業對於這類型爭端解決機制食髓知味、越告越頻繁的趨勢來看,未來只要是TPP夥伴涉足投資的領域,台灣任何因國民健康、環保、勞工權益、消費者權益所立的法皆可能遭到巨額索賠;一旦仲裁庭判決不利台灣,台灣納稅人便必須為傷及這些外資企業自估的潛在利潤而付錢,外加驚人的訴訟費。政府甚至可能因為擔心遭訴而壓根兒不願冒得罪跨國企業的險去制定維護國民健康、環保、勞工權益、消費者權益的法規。

想像當台灣想要禁燃生煤、想要堅持肉品來源需有清楚標示、想要提高最低工資、想要禁用對熱帶雨林造成嚴重傷害的原料、想要嚴防對人體健康有疑慮的產品……這一切相關立法卻都要跨國大企業格外開恩才辦得到,那麼台灣的民主還剩下什麼?

美國稱台灣校園基改禁令缺乏科學基礎。乍聽之下這種說法似有幾分道理,而這也是貿易爭端中大企業常用的說辭。然而至今全球已不知有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生命因這種似是而非的說辭而提早隕落。嬰兒爽身粉致癌、石棉致癌、尼古丁致癌、殺蟲劑致癌、化石燃料造成暖化奪取生命……這些我們熟悉的企業隱匿其獨家掌握自身產品致命的科學知識,一藏幾十年的案例層出不窮,全球貿易規則卻持續在大企業把持下,繼續將大企業獲利權看作比人民的生命權更重要。

在沒有TPP的世界裡,全球現狀向企業傾斜的程度已極度令人憂心,台灣是否該更謹慎、通盤地去深入瞭解被美國公民社會稱作「施打了類固醇的北美貿易自由協定(NAFTA on Steroids)」的TPP的「弊」呢?

「利大於弊」的老調子想必又將重彈。從NAFTA到ECFA

,官方或其所委託的智庫對於簽訂貿易協定所能帶來的GDP成長以及工作機會之種種預測,已經成為一種笑料。撇開這類型的所謂經濟模型可依出錢委託單位想要的結果來量身打造不說,這種只管把餅做大、不問經濟成果如何分配的拼經濟法,不正是貧富差距嚴重惡化的元兇嗎?

「高度仰賴出口所以更要勇敢開放」、「絕不能被邊緣化」、「不要怕競爭」、「都輸給韓國了」、「反商仇富心態要不得」……這些常見說辭雖曾成功說服民眾,但經驗卻告訴我們這種「拼經濟」方法使台灣曝露在更大的風險中,較過往反而更加脆弱:以糧食自給作為恐嚇導致更低的糧食自給率、以外貿依存度為恐嚇導致更高的外貿依存、以資金的來去自如安全舒適為首要考量,卻造成台灣對「賭場資本主義」(Casino Capitalism)喪失招架能力。

這樣的拼經濟法亦讓台灣年輕人的生活,更趨近韓國年輕人口中的「朝鮮地獄」,沒有社會流動,沒有可及的夢想,只有強烈的相對剝奪與疏離感。延續過去二、三十年貧富差距惡化過程中所仰賴的經濟思維,不但方向不變,甚且加碼更慷慨地呵護大企業、大外資,這顯然絕對不會是將台灣領向美好未來的選項。然而TPP所想要鎖死的,正是這套世人已警覺不對勁的貿易投資秩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提醒我們:今日的「市場機制」早就不取決於「供」與「需」,而是取決於「規則制定」與「權力」。資金越是雄厚的跨國企業對於政策具有越高的影響力:透過遊說、政治獻金、旋轉門等方式,「金」與「權」魚幫水、水幫魚,連違法都不必就能用錢累積權、再用權累積錢(巴拿馬文件當事人可能皆未違法又是一例),造就了今日全球環境惡化、勞工處境惡化、消費者實質權益惡化的景況。TPP的不單純不只在於條約內容文字高度複雜,亦在於起草推動者背後真正的動機。台灣善良人民不可不慎。

推薦訂閱
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105年3月電子報@【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電子報】
愛維543之101傳說@【因愛維繫電子報】
轉寄『轉載文章 文:盧倩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