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傳28人打流感疫苗後死亡─快樂好元氣 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ne 28,2024南韓傳28人打流感疫苗後死亡,台灣1例疑急性心肌炎
南韓傳28人打流感疫苗後死亡,台灣1例疑急性心肌炎
台灣民眾搶打流感疫苗的同時,南韓竟傳出28人施打後死亡的消息!對此,台灣防疫單位先是強調「 韓國打的疫苗跟台灣不一樣」,另外也披露台灣目前僅1人在施打之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疑似引發急性心肌炎而一度危及性命。
根據韓聯社21日的報導,南韓是16日發生首起施打疫苗後短時間內身亡的案例,之後20日又新增兩例,21日在大邱及濟州分別新增一例;其中首例為17歲高中生,其他四例皆為60至80多歲高齡者。
住在大邱的78歲男性,20日接種公費疫苗後,當天下午1時30分左右就被送到急診室,隔天凌晨0時5分不治身亡。住在濟州的60多歲男性則是在19日上午接種疫苗,隔天出現異常症狀後入院治療,20日凌晨1時17分左右死亡。
累積上述5例之後,南韓各地竟陸續再傳死亡案例,以致從仁川16日出現第一起死亡案例後,死亡人數在短短一周內增至28人。
《韓聯社》也報導,截至21日止,接種疫苗後出現異常的案例已來到431起,遠比2019年的177件高出超過兩倍。不過,南韓疾病管理廳廳認為,目前已有1297萬名南韓民眾接受流感疫苗施打,出現異常的病例數量並不算特別高,故沒有中斷疫苗接種作業的計畫。
台灣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1日召開疫情例行記者會時,指揮官陳時中提到,韓國打的疫苗跟台灣不一樣。根據南韓方面傳來的消息,上述南韓死亡案例所注射的流感疫苗,皆為南韓國內廠商所製造。
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若跟過去幾年同期來比較,107年有27例注射流感疫苗之後出現不良反應,108年有39例,今年到目前為止是26例,顯示今年並沒有特別增多。而在今年這26例中,有一例比較嚴重,通報時顯示「危及生命」,有疑似急性心肌炎;另外則是五例有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其他多屬紅腫、癢、抽痛。
有關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疾病管制署16日表示,今年自10月5日開打至10月14日止,流感疫苗已施打273.6萬劑,經諮詢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後決定,10月17日起暫緩「無高風險慢性病」之50至64歲成人接種作業,以65歲以上長者及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等主要流感高危險族群優先接種。
歐洲臨床研究:維他命D、益生菌有效輔助COVID-19治療
歐洲臨床研究:維他命D、益生菌有效輔助COVID-19治療
文/呂秉原營養師
七月和十月先後發表的兩篇臨床研究論文顯示,在治療過程中補充益生菌、維他命D,都可以幫助COVID-19病人減少併發症,避免住進加護病房。
維他命D
西班牙研究人員十月發表的論文指出,Reina Sofia大學醫院收治的76名COVID-19病人裡,50人在COVID-19的常規治療(hydroxychloroquine和azithromycin)之外補充了維他命D,另外26人則沒有補充。補充方式是住院第一天吃0.532毫克,接著第三天和第七天各吃0.266毫克。
結果顯示,補充維他命D的那一組病人裡,只有1人(佔2%)最後住進加護病房,而沒有補充的26名病人裡,則有13人(佔50%)需要重症加護治療。此外,沒補充維他命D的13名加護病房病人裡,最終有2人不幸死亡;而補充了維他命D的那一組病人裡,所有人都康復出院。
益生菌
七月發表的義大利臨床研究個案,是今年三月九日至四月四日間,羅馬Sapienza大學收治的70名COVID-19病人,其中42人接受醫師以 hydroxychloroquine、抗生素、以及tocilizumab等藥物予以常規治療,另外28人則在相同的常規治療之外,每天補充一家瑞士公司提供的粉末狀益生菌營養品SivoMixx;它的益生菌含量是每包8000億單位 (CFU),病人每天吃3包。
研究結果顯示,補充益生菌的28名COVID-19病人中,約九成其實在治療期的第三天就已經病況好轉;到了第七天的時候,「益生菌」組病人症狀緩解的比例已達到100%,而對照組的比例還低於50%。
統計分析則發現,「益生菌」組病人發生呼吸衰竭的比例,比對照組低了八倍。而正因如此,轉入加護病房的比例和死亡率,都是對照組比「益生菌」組高出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義大利的臨床研究使用了非常大量的益生菌──每天補充2兆4000億單位 (CFU)。通常用於一般保健時,益生菌用量很少高過每天1500億單位 (CFU);一個2017年發表的臨床研究甚至證明,在152位感染了鼻病毒 (rhinovirus) 的受試者中,連續28天補充益生菌20億單位 (CFU)的人,身體就能呈現出比較好的免疫反應,鼻黏膜中病毒量也比較少。
權威科學期刋《Science》2017年刊出一篇動物實驗論文,則證明實驗鼠在腸內保有好菌的情況下,可以把腸道裡的「植物類黃酮」(plant flavonoids) 轉化成一種叫做DAT的物質,然後DAT被身體吸收,就可以活化免疫系統的「抗病毒」反應,降低流感的發病率。雖然這篇《Science》的研究報告只是動物實驗的結果,但研究人員認為還是足以推論「增加腸道好菌,而且多攝取富含植物類黃酮的食物」,例如蔬菜,應該是值得採行的「免疫提升計畫」。
上述義大利研究人員在論文中也提到,膳食纖維經腸道好菌的發酵作用之後,會產出「短鏈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然後「短鏈脂肪酸」會在肺臟降低發炎和過敏反應。這讓上述「益生菌加蔬菜」的「免疫提升計畫」更增可信度,因為蔬菜正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維他命D不足是危險因子
芝加哥大學9月發表的研究顯示,體內維他命D含量足夠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可能性比較低。
研究團隊在過去一年已經蒐集489人的體內維他命D含量資料,於是就拿來跟他們最近接受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的結果做個比對,因而發現,體內維他命D含量不足者,檢測呈陽性的相對風險高了1.77倍。
除了體內維他命D含量是重要因素之外,這項研究也發現,五十歲以上的研究對象、以及「非白人」的其他族裔研究對象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三位英國學者五月也曾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分析歐洲20個國家的國人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平均值發現,維他命D濃度偏低的國家(比如西班牙、義大利),新冠肺炎病例比率和死亡比率都偏高。
此外,大家都知道曬太陽就能促使身體自然合成維他命D,所以一般認為北歐因日照時間較短,比較會有缺乏維他命D的問題。然而三位英國學者的論文卻寫到,北歐人因為普遍補充魚肝油,且市售乳製品通常都添加了維他命D,所以血中維他命D維持在正常濃度,反而是陽光充足的南歐國家,可能大家都躲閉豔陽酷曬,以致血中維他命D濃度低於其他國家。
至於維他命D的補充量應是多少?一篇2014年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論文指出,如果把70歲以上受試者分成兩組,第一組每日平均維他命D補充量是1000 IU,第二組是2000 IU,兩者都跟對照組比較可以發現,每天平均補充2000 IU的70歲以上長者,一整年下來抗生素使用量明顯低於對照組,可見感染風險降低。所以我認為,每天補充維他命D在1000 IU至2000 IU之間,應可獲得上述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