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觀察電子報第238期--Twitter觀察─媒體觀察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8,2014編輯室報告
離媒觀10週年的活動愈來愈近了,整個媒觀辦公室也愈來愈忙碌了,大家很盡心盡力的在準備,所以也希望在11月21日那天,大家可以一同來跟媒觀共度十週年!詳細資訊會稍後於網站上公布。
另外本期也登載了媒觀講堂的第一堂記錄,目前已進行了三堂,接下來的也很精彩,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參加哦!
媒觀講堂 (每週四晚上19:30-21:30)
「公園生活 果菱派客來」(台北縣中和市永貞路282巷2號),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詳細網址:http://www.mediawatch.org.tw/blog/
11/12 透視台灣電影改革:產業瓶頸與勞動困境(林靖傑)
11/19 塗鴉,是反叛?還是收編?(郭力昕)
11/26 狂歡之後:音樂祭的吶喊與反思(何東洪)
12/3 歌唱?跳舞與美食?–新住民的文化新樣版(張正)
12/10 滾動吧!單車:反思單車熱潮背後的秘密(徐文彥)
(圖與本文無關)
本期主題--Twitter觀察
Twitter、Plurk、Facebook幾乎已成最近火熱的「網路」話題。政治人物、新聞媒體都不斷強調和強化它們的工具性和娛樂性,呈現的也是過於簡化的觀點。因此本期特別邀請鄭國威和Wenli兩位部落客針對twitter現象,提供不同角度的觀察。若大家有不同意見,或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可以來信討論哦! (請寄至mwatch.tw@gmail.com)
媒觀講堂第一堂--台灣文化政策中的文化創意產業
媒觀講堂已於10月22日開始,每週四的19:30-21:30 在在「公園生活 果菱派客來」(台北縣中和市永貞路282巷2號),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以下為第一場的紀錄:
課程時間:2009/10/22
講題:台灣文化政策中的文化創意產業 (09年秋季課程第一堂)
講師:王俐容副教授(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紀錄:吳柏萱 (政治大學新聞系、媒觀實習生)
十月廿二日星期四的晚上,儘管外面下著大雨,「公園生活 果菱派客來」卻依然擠滿了聽眾,
文化創意產業是在1990年代末期所提出的,
傳統的國家論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法國本地對於美式文化的入侵:
過去的文化政策,強調提升心靈並加強文化的認同,
文化創意經濟大致可以分為三大區塊:高級/精英文化、
英國John Myerscough的研究提出文化經濟的重要性,他認為,
在和學員的開放討論中,
媒體觀察站節目預告--邊地發聲─正港台灣味唸歌 拷秋勤
主 題:邊地發聲─正港台灣味唸歌 拷秋勤
主 持 人:管中祥、蔡蕙如
頻 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時 間:11月6日(五)晚上6點10分—7點(全國聯播)
節目預告:
你聽過嘻哈音樂嗎?你對嘻哈音樂的想像是什麼?批評社會現狀?
今天的節目將帶你認識不一樣的嘻哈音樂:「拷秋勤」。
叩應(call-in)?不如推應(tweet-in)! /鄭國威
我對那段時期記憶猶新,
叩應(Call-in)是這類政論節目的重要元素,
網路盛行之後,有不少Call-in節目也架設了網站,
叩應的方式曾惹來不少批評,
推特(Twitter)
1. @名稱 進行交談。
2. rt(retweet) 對方的推表示同意(大多數人是這樣用的)。
3. #hashtag 表示該推訊的相關主題,方便集結同樣主題的訊息。
而在推特上進行這些互動時,其他跟隨(follow)
過去到現在,政論節目跟叩應達成了某種以電視為軸心傳播管道,
叩應當然有其必要繼續存在,而推應(tweet-in)
這早已不是創新的點子,只是網路上常見的「
推應最大的問題就跟叩應一樣,在於如何過濾意見,
反過來想,
反正收視率都那麼低迷了,政論節目製作單位啊,
他們的勝利,也會是我們的勝利/Wenli
根據iPhone上廣為眾人使用的知名Twitter第三方軟體,Tweetie內的資料顯示,我是全球第六十九萬一千一百二十三名加入推特的使用者,加入日期是2007年的一月二十四日。劈頭就寫出這些數字,並不是要炫耀自己在推特社群是多麼資深的成員(畢竟前頭還有六十九萬多人),而是試圖努力想要回想,自己在一開始加入推特使用者的行列時,究竟拿它來做了些什麼?
老實說,當時的推特在我眼中,就和後來在野草莓學運時無心運用的Y!Live視訊直播網站一樣,都不過是增添數位生活樂趣的網路玩具。只要連上推特,我就可以隨時知道我那幾十個網路上的朋友們,正在吃些、看些,還有胡思亂想些什麼。就像看不見影像的視訊直播,這種你一言我一語的線上交談,雖然溝通的強度或效率比不上即時的影像或是聊天軟體,但是很意外地,這種時間差的存在,反而讓推特上的自言自語或是熱烈討論,更有了深化的空間;因為一次發言的字數受到嚴格限制,下筆前便更會仔細思考所要發出的訊息究竟是否適當?是否有意義?或是,是否足夠無意義?
隨著我追蹤及追蹤我的推友數量日漸增加,推特頁面時間線上的大量訊息,逐漸取代了我訂閱的部落格文章,或是RSS閱讀器內的內容。此外,大量浮現的中國推友,也讓我真實的接觸到了這些海水另一端的朋友。在此之前,中國網友對我來說,不過是偶而會出現在部落格回應區域內的簡體中文字元,他們的面目模糊,我也不知如何釐清;但在推特上,我可以像進行普通的網路聊天一樣輕易地與他們對話,或是觀察他們對於「防火長城」帶來種種不便、威脅的詛咒與抱怨,以及對於言論自由的渴望期待。這或許是推特於我的最重要意義之一。
漸漸地,每當寫完一篇新部落格文章,我所做的第一個動作不再是發送到推文或書籤網站,也不是轉貼連結到BBS,而是直接推上推特,等著閱讀者給予回應及評價。我信任推特之類的微網誌訊息的程度,早已超越了傳統報紙與電子媒體。自從我開始使用如iPhone一般的智慧型手機之後,我甚至連一份報紙也不需要購買,因為真正重要的事情、深入的分析,或者因為某些理由而在報紙、電視上被略而不表的真實內容,都在推特上唾手可得。那麼,我們為何還要花錢去購買和閱讀同樣極可能是政府、企業花錢買下的假報導,為新聞財團創造用以銷售的閱報率和收視率數字?
即使中國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地封鎖推特網站及相關的應用程式,推特已經被證明是防火長城無法完全阻絕的少數境外網路應用服務之一。透過這些千辛萬苦地鑽過網路封鎖高牆,只為了講幾句實話,或是呼吸一口自由的資訊氣息的中國推友,還有他們珍貴的訊息,我從而有自信能藉此比閱讀財大氣粗的商人所主導的報紙,或是充滿誇張電腦動畫或配上戲劇化配樂的電視新聞,更能深入理解海水那一端,以及正在全世界每個角落所發生的事情。
我的推特人生才正開始。眼下我最大的樂趣,就是一天天看著中國網友們前仆後繼地攻佔推特柏林牆(Berlintwitterwall),透過衝過一堵充滿惡意的虛擬長城,在另一堵早已倒塌二十年,卻重新成為抗議如今世上最強、最大的人為資訊障礙舞台的虛擬高牆上,證明他們每天微不足道,卻無比重要的勝利。
他們的勝利,也會是我們的勝利。因為他們也就是我們。Hail to the Berlin Twitter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