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念力的祕密2」─體驗式瑜伽─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01,2015好書推薦
我們從小被灌輸一個觀念「物種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在面臨存亡時,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真的是這樣嗎?
「念力的祕密2」這本書,延續第一集用科學實驗的方法,驗證我們常提到的一些觀點。但與第一輯有別的是,本書不是以個人的眼光為出發,而是著重群體的利益。
比如,書中就舉出很多例子、實驗來反駁數百年大家信奉的「物競天擇」的理論。用一些小故事來證明,我們天生就有助人的本性,競爭,不是非必然的結果。
書中一開始就提到,有些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全宇宙最小的粒子。但卻發現粒子裡還有粒子,就像是俄羅斯娃娃一樣。書上說「要找出宇宙最小的碎片之所以困難重重 ,原因可能是一個間單的事實,那就是:並沒有東西是獨立存在的。」
「因為 ,所有的事物全都是具有關聯的帶電能量的集合 。....物質,只不過是種關係。」
「雖然你任何時候看起來似乎都是一樣,但在每次呼吸時 ,你都是全新一批的次原子能量。」「我們下萬物成形的參與者,不只是近在眼前的事物,還包括遠在天邊和久遠以前的事物。」
「...最無法簡化的,可能是物之間的關係,以及進行觀察的意識 ,而最後讓事物成真的,是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形成煉金術的鍵結。沒有 「我們」和「他們」,而只有一個不斷轉變的「我們」。我們每次呼吸,都 在共同創造世界。
另一個打破大家想法的觀念是,基因決定一切?還是環境因素?我們都一直以為:基因決定我們的健康,甚至行為模式,但本書用很多的篇幅在告訴讀者:環境因素有絕對的影響力。改變環境可以彌補動物的基因缺陷。生活中的每個因素,一起決定了我們將會擁有一個怎樣的身體。
我舉書中一個小例子,有一個科學家讓一些細菌置於險境 ,名叫凱恩斯的科學家選取有遺傳缺陷的細胞─不能消化乳糖,然後把它們放在一批培養皿中,培養皿的唯一食物來源就是乳糖。沒有可以消化的食物,細菌眼看就要餓死。
但是,並沒有!!
這些原本無法消化乳糖的細菌,居然透過某種未知的機制,啟動了緊急 突變來回應極端的環境危機。而這些突變救了它們自己的命。.....凱恩斯和其他一些科學家證明環境會不斷改變生物體,不只透過表觀遺傳學,而且還直接改變基因。
本書還有其他精彩章節,譬如:太陽如何影響地球、影響我們,因此,別錯估我們與宇宙的親密關係。人我的份際模糊,人類的大腦是勤奮的模仿者。透過同理心、模仿的方式,我們可以與另一個人連結,例如,治療者銾透能量給病人時,會造成兩個人的大腦同步。因為我們是共享著一組宇宙神經電路。
另外,書中對於「面對危難時,你選擇伸出援手,或是袖手旁觀?」做了很多討論和實驗。書中的結論是「互惠,人類生存的最佳策略」。
Monica會建議各位,好好地把「念力的祕密2」從頭讀到尾,因為愈後面的文章愈精彩。書中提到為何我們換個方式認識世界。因為,當我們從全然不同的觀點 、從制高點來看待生命,如此才能看到彼此的關繫。
最後,Monica和大家分享書中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明付出不是減法,而是加法。
美國加州大學有一項針對巴西Mato Gross的蘇雅印第安人研究,想找出以音樂和名的原住民如何使用數字。科學家發現,這些原住民是用歌聲建立社群、建立社會認同,而且用來表達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研究人員對這些印第安人提出的問題是:如果你有10條魚,送出3條 ,你會剩幾條?蘇雅人毫不猶豫的說,13條。村子裡每個人的答案如此。
不是這些印第安人的算數太差,而是,他們有個習俗,當你送東西給某人,受禮者要加倍奉還。所以,送了3條魚出去,卻雙倍的回來,所以,是13條沒錯。
當蘇雅人知道原來別人的算法和他們不一樣時,很驚訝的說「為什麼白種人總是要把「付出」當成「減法」呢?」
這個問題很好。請問,當您在付出時,是否也得你少了什麼呢?
這本書會打破您很多根深蒂固的觀念,但行動要跟著變,才是真正的轉化。
祝福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