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速報2009.05.29─尋找閱讀的姿勢:簡約風格面面觀─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25,2009[簡約亂看書] 《妳離開以後》
還記得當初那個一個月看十二本書的時候,《陪妳到
最後》輕易的在十二本書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讓我印象深
刻的一本當月好書。我逢人就推薦,那本書也輕易的擄獲
了眾人那渴望感動的心靈,光是在自家的小書店就賣出了
近十本。
雖然已經事隔多月,但《陪妳到最後》的文字依然深
刻的環繞在我的心頭。瑞‧科倫的文字不算華麗,敘事鋪
陳方式跟一些文壇大師相比,甚至還相形遜色許多。但是
他幾近日記式的筆法,直接的對現實進行描寫,進而批判
。脫光站在陽光下讓眾人審視需要勇氣,尤其是自己扒光
自己,更是讓人敬佩。在上一部作品中,瑞‧科倫懺悔式
的書寫,在書本的最後讓我徹底的卸下觀察者的武裝,故
事鋪陳、結局引爆程度,一切評論的好壞全都被拋到腦後
,我盡情的、幾近崩潰的宣洩我的情感,如此直接又暢快
的閱讀經驗,讓我給了《陪妳到最後》幾近滿分的評價,
同時開始期待續集的到來。
多月後,在痞克書櫃的活動中,我榮幸的獲得了一本
《妳離開以後》的贈書。當郵差將書本送至我手中的時候
,承襲了上一集的封面創意,隱約的透露出《妳離開以後
》欲帶給讀者的一些訊息。澳洲、親情,無非是這一本書
最大的一個表現。
如果說《陪妳到最後》是一本絕望的書,那麼《妳離
開以後》就是一本希望的書。兩本書相互陪襯,互補的極
好。《陪妳到最後》中,整本書籠罩著卡門即將離去的這
個事實,偶爾穿插出希望,卻立即又將讀者帶進絕望,最
後引導致死亡的終結;《妳離開以後》則是以絕望為開頭
,開始史丹將自己的生活破壞再重組的人生。在《陪妳到
最後》中,史丹一直都不知道什麼是「愛」;但在《妳離
開以後》中,史丹開始尋找「愛」。
《妳離開以後》少了上一集的煽情,不帶著讀者彷彿
像是搭乘雲霄飛車般的飛舞自己的情緒,本書彷彿是騎乘
著腳踏車一般,隨著故事的進行,慢慢的踩踏著自己的情
緒,時而愉悅、時而感傷。徹底的墮落後,史丹突然醒悟
,帶著女兒離開那個卡門離開的地方,前往卡門曾經踏過
的澳洲。這一趟旅程,是在尋找卡門的過往,無非也是在
尋找史丹遺忘的過去。
整體上來說,《妳離開以後》故事走的很緩慢,也很
平淡。少掉那轟轟烈烈的憤怒跟悲傷,總覺得整本書的表
現是差了那麼一點,但父女之間溫馨的互動卻也是如此的
動人。可惜的是,故事的鋪陳敘述有時過於流水帳,造成
一些重要的劇情太過於跳躍。但結局的部分處理的還算漂
亮,藉由前面故事的鋪陳拆解,清楚的帶出史丹的內心表
現。原本不抱希望的結局,也帶給我意外的驚喜。
有別於《陪妳到最後》,我難過的看完最後一個字,
當我闔起《妳離開以後》的時候,我的臉上帶著微笑。
延伸閱讀:
《陪妳到最後》/商周出版
[簡約看電影]《貧民百萬富翁》:整個印度撐起的史詩鉅片
電影短評:
當一切都回歸於美好的時候,那一瞬間的感動足以讓人竄
起雞皮疙瘩
觀影心得:
探討的雖然是近代,卻如同史詩般浩大!值得一睹風采!
電影評分:★★★★★(滿分五分)
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能讓一向評論電影很嚴苛的
壹週刊專欄影評人,給了高達九十二分的高分,甚至給予
了「如果一年只看一部電影,非此片莫屬」的高規格評論
。
如此的一個評論,我看了《貧民百萬富翁》。
在看電影之前,已經對在台灣是暢銷書的原作《Q&
A》有了印象,一本看起來像是商業勵志書籍卻歸類於小
說類的書。只是當時因為根本沒時間看書,所以只是晃一
眼而已,沒有那個福氣來一睹風采。
《貧民百萬富翁》的導演丹尼鮑伊來頭很大,光是《
猜火車》一片就足以讓他踩住大導演的位置,更讓人期待
本片會如何呈現。果然,我們的大導演沒有讓我失望,開
頭的破題處理從剪接穿插手法開始吸引住我的目光。
不得承認的是,《貧民百萬富翁》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有著如同原子彈般的爆發力。從一個台灣人也很熟悉的
猜謎遊戲做為開端,引發出來的劇情竟是如此的巨大,探
討的議題又是那麼的深入且廣泛。
該說是印度這個國家有著獨特的色彩,而讓電影變得
豐富?還是電影大膽的剖析,讓印度這個國家色彩更加的
鮮明?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印度,卻也是髒亂跟偷竊
充斥的國家。
藉由電影主角所回答的問題,逐一帶出他從小到大的
生活,從鄉村到都市,從小到大,所呈現在觀眾眼前的畫
面是如此的光怪陸離,卻是發生於我們生活另一端的現實
,宗教衝突造成的死亡,貧富差距造成的歧視跟治安問題
,同一個時空的兩樣情,是否值得我們省思?這是我們的
過去?還是會成為我們的未來?
除了國情現象的探討外,為了觸及觀眾的心靈,貼切
能讓人共鳴的情感表達當然是不能少。親情跟愛情是《貧
民百萬富翁》打的安全牌,雖然安全卻不是人人都能打的
好,如何不煽情卻感動人,是個技術也是藝術。在這方面
的處理,電影也算成功,兄弟情由相守到相恨,再由相恨
到相惜。愛情方面,用的是印度寶萊塢喜愛的一生一世相
守的史詩大河橋段,雖然有點老套,但是搭配上主角所經
歷的人生,似乎卻又變得理所當然。
電影沒有低潮,又或者應該說主角的一生就是個足以
吸引觀眾的焦點。在一部沒有低潮的電影中,如何去製造
爆點來吸引觀眾目光,防止疲乏的出現,要看編導的功力
。《貧民百萬富翁》的手法還算得當,採用的是「塞翁失
馬」的方式,每每當觀眾認為幸福降臨的同時,卻也伴隨
著不幸的誕生,悲劇色彩讓主角在電影中成為印度的國民
偶像,也讓這部電影在現實中一舉攻下來奧斯卡的大門。
結局的部分雖然老套的可以,卻好得讓我沒話說,隨
著電影的發展,似乎觀眾已經認為主角應當得到這樣的一
個結局。加上導演在開頭的部分鋪了一個梗,在結尾的時
候運用,為結局加分不少。甚至到了結局,整部電影的走
向也逐漸的明朗,用猜謎節目為開端,卻又打破開端,讓
觀眾明瞭了所見背後的事實,在那一剎那,似乎有沒有得
到那高額的獎金已經不是重點。
當一切都回歸於美好的時候,那一瞬間的感動足以讓
人竄起雞皮疙瘩,卻又不至於到淚流滿面,這種舒服的感
動,真的值得親自體會一下。
[藝文訊息] 《水&綠》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畫
相關聯結 請逕上高市文化局網站
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計畫,自2006年推出,堂堂進入
第四個年頭,徵件計畫的初衷不改,以提供創作者不必
為創作生活煩惱為前提,培育文學創作人才。今年,我
們邀集了深耕高雄的作家詩人聯合策展,藉由他們創作
視角,為高雄文創提出一條更自由寬廣的書寫方向,同
時也要拉高寫作視野,使高雄成為一座豐沛的文化城市
。
聯合策展作家:曾貴海、李友煌、王聰威
自然生態詩作家:曾貴海
南方移民的夢土,不同身分的人,跟隨時間的腳步
,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裡,將自己的心與家園安頓下來,
慢慢的加些樹葉的綠彩,打開海洋和天空,聆聽愛河的
慢板流過城市,美學的花朵從不同的角落,逐漸開遍整
個城市。
旗津小說作家:王聰威
我的家在水邊。
那也許是一彎家常清溪、一道急促奔流、一條和緩
寬綽的長河、一處私藏沙灘、一片吃人的海蝕斷崖、一
座吞吐洶湧的商港、一塊承載荒史的小島、一徑漁村的
散步堤防……在高雄,我們總是能夠炫耀,我們擁有最
豐富的水邊故事可說。
但曾幾何時,歷史的滄海桑田與人為的環保災難,
一一將這城市最美好獨特的部份與水邊故事一起毀滅殆
盡。我們是否有可能,以現今最熱門的「綠生活」觀念
, 重新連結或發掘大自然與這座城市的關係,讓各式各
樣水的姿態、聲音、氣味、教訓……再次流倘於專屬於
高雄的故事之中?如果運氣好的話,人們或許將因為珍
惜您所寫下的水邊故事,而願意去挽救一座瀕危的城市
。
詩.散文作家:李友煌
近幾年來,高雄都市景觀快速變化,地景的改變必
然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感受與心理
層次。
因此,「水與綠」的徵件主題,可以透過自然地景
與人文地景的雙重書寫來進行,綜言之,即地志的創作
。
地志的要素就是土地與人,與兩者交織而成的歷史
與故事,因此它除了擁有空間的廣度,也同時擁有時間
的深度。
對高雄市而言,高雄地志的書寫,包括都市景觀的
變遷及人們生活的演變。以水與綠為主題,即是以地理
景觀為背景,以城市為舞台,述說以市民為主角的故事
。
因主題設定為「水與綠」,有流於環境及環保書寫
、甚至走向節能減碳等議題的可能,因此宜在徵件說明
中,標舉高雄地志(或規定作品中需含有一定的「高雄
地景」的元素),以拉高創作的人文關懷與視野。
[藝文2*3*4]5/26文創之旅
淺談詮釋學&延深思考藝評是否有存在的需要?
體驗詮釋學:經歷→體驗
體驗的四大概念:
體驗具有直接性的品格。
體驗是整體的。
體驗在時間上有雙向流動性。
體驗概念具有認識論的意義,並構成認識論的基礎。
體驗詮釋學:
確定性與非確定性。
普遍性和個別性。
判斷的方式,直接性與間接性的交錯。
循環的方式,分類的循環和詮釋的循環。
體驗詮釋學:
體驗的概念。
精神科學的基礎。
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
理解與解釋。
理解與解釋,還是理解或解釋?
把實踐的觀點引入理解理論,從語言與實踐的關聯
中把握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統一,以及理解與解釋的
統一。正是這種統一才能完成語言與實踐的相互詮釋並
使理解避免陷入相對主義。
延深思考-藝評是否有存在的需要?
藝評是否有存在的需要?
關於藝術的根源問題,亞里斯多德、狄德羅等哲學
家認為應從事物中去尋找。柏拉圖、康德、黑格爾等哲
學家則是認為應從精神中去尋找。古今中外的思想家,
他們或是從客觀/主觀/主客觀的統一來確定什麼美?
即使是屬於同一派別的思想家也有不同的觀點,至
於藝術的本質和分類、審美方式以及經驗更是各有說辭
。
在叔本華的美學理論中有著與康德一樣非功力而產
生愉快相同的觀點,但是叔本華不是以康德的主體先驗
形式為依據去尋求美,有與柏拉圖的美式理念型相之說
相同的思想。但是叔本華又不同意柏拉圖所說:藝術美
只是一種低限度的美!
叔本華的邏輯是只有理念才是完美的,美是一種存
在於理念之中的,由於理念和意志都不在根據率的時間
、空間中,所以造就了美的客觀性。具體事物雖然不是
完美的,但當我們從個別事物的認識上升到理念的認識
時,就會形成表明理念的典型。
美感是無功力目的:
對人類來說,就只是因為這些事是符號,可以從而
看出人的理念,然後才有意義。而不是事物自在的和自
為的本身有什麼意義,事物本身是無意義的,當人只是
把事物只作為符號,這時,就有一個理念被賦予意義。
在觀審的冷靜中意識到自己不是個體的人,對象已
不是個別事物,然而,再談到純粹直觀,觀審的對象複
雜而同時又固定的清晰形式,很容易成為它們的理念代
表,認識主體超脫意識束縛展示。
美是一種客觀的表現,其根本是人的理念完全表出
於直觀所看到的形式中。
而所謂完美客觀性,藝術是對理念的認識作為傳達
,理念則是意志恰如其分的客體化。所以藝術傳達理念
,即是傳達和顯現了意志。
藝術家對藝術作品的創造,不是複製世界作為表象
的一切,而是複製世界作為意志的一面。藝術家在創造
作品時是負擔著把自己客體化而常往於苦難中的意志,
理念材料的普遍性亦即是概念的普遍性,使一切級別上
的理念都可以由藝術表出,藉由看到人自己的本質。
上述的幾段話中粗略的介紹到藝評的存在是作為認
識自己/客體/主體/客主體,觀審藝術的同時也在對
自己做一個純粹直觀。
而我自己對於上述的話是感同身受的,對於藝術品
的觀點,往往是反映個人內在的想法。進而詮釋作品/
詮釋自己內心的想法、看法。然而,這也不是說藝評沒
有存在的需要,而是對於美/藝術進行詮釋時,這種行
為已經構成一種評論,所謂藝術評論。
然而,所謂的藝術評論家藉由知識/常識/理念的
平台,去闡述/介紹/評論一件藝術品,實而受惠是經
濟層面的附加價值?藝術品的商業利益/經濟效益/現
實利益面?這時我不禁想問,倘若藝術品無法量化的同
時,是否就提高了藝術品的價值?又或者量化的同時,
相對的也將藝術品或者藝術家給標籤品牌化?
這又是市場策略?還是這只是投資者的陰謀論述行
銷手法?把藝術生態徹底作為行銷策略的一種手段,藝
術很難與市場需求劃上等質的符號?倘若是歸類到文化
創意產業,或許藝評的角色就不再曖昧?
先有作品才有評論,這是一個很通俗的道理,要求
客觀的評論是不可能的,這牽扯到所謂的審美觀‧
然而美是什麼? 叔本華說:美是屬於典型的。然
而什麼是典型的?世界不外是意志和意志的活動,萬物
都是意志的客體化,但其中理念是意志恰如其分的客體
化,意志乃是理念的自在本身。
所以,理念這種客體化是完美的,而作為理念依據
意志個體化原理而來的現象,即不同等級的個別事物總
是有欠缺的,是不完美的。理念是意志客體化所有級別
的本質上的東西所構成,生命個體意志顯示著意志這一
本質,能在直觀認識中使它的理念有較圓滿,或較不圓
滿的表明,從而出現了理想的典型。
理念是美,個體本身不是美,典型即是指個體在認
識中獲得的與理念相通的理型。只有理念才是完美的,
美是存在於理念中的,於由理念和意志都不在根據律的
時間、空間中,所以這就有了美的客觀性,具體事物雖
然是不美的。
但當我們從個別事物的認識上升到理念的認識時,
就會形成表明理念的典型,於是就有了美感。
1.審美是對人生痛苦的一種暫時補償。
2.審美是純粹直觀的認識。
3.審美是自失於對象之中。
審美必須是純粹的、無意志的、無痛苦、無時間的
主體。但因為個體都是有意志的,有痛苦的認識主體,
所以審美的關鍵在於忘記,忘記我原來是什麼樣的個體
,做到似乎只有對象的存在。
在對象或客體面前,認識的主體必須自失於對象之
中,使認識主體與對象合二為一。在主體方面忘記自己
是有覺知的正在認識著主體,使主體成為無慾求的純粹
主體,而不是一個有意志的個體。
認識者在純粹直觀之中,只有直觀景象而沒有抽象
的思維、理性的概念的參與。按叔本華的說法,這樣一
來客體就走出了對他自身以外任何事物的關係,主體就
擺脫了對意志的一切關係,這時認識既不可能有什麼功
利目的,又不可能是對個別事物的認識,於是出現了對
理念的認識,從而人就有了美的欣賞。
人是個體,各有喜好,在藝術的領域中,藝評是個
傳達藝術品/創作者訊息的媒介,藝評無法達到每個人
的需求,但就藝評者的直觀而言,這個散播的功能,其
目的是曖昧又具有渲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