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創刊日期:2005-05-26
發報頻率:週刊
訂閱人數:1,020
官網: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光華電子報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2-03 05:00:00 / 報主:台灣光華雜誌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本期目錄
媒體募款停看聽
台灣光華電子報
媒體募款停看聽

文‧陳歆怡

 

不論平時或重大災害發生時,媒體越來越常主動扮演慈善救助的推手;企劃良好的勸募活動不僅可以激發民眾的愛心,對媒體自身的品牌形象也大有助益。然而,當媒體從中介平台跨入執行者的角色,其中的利弊得失為何?站在專業倫理的角度,媒體募款又有何應守的分際?

「您好,這裡是○○台募款晚會,我是伍佰,請問您的貴姓大名?」

88水災後不到一周,各大電視台紛紛製播特別節目募款,除了有悠揚歌聲撫慰人心,不斷插播的災情報導觸動心弦,更有藝人現場慷慨解囊及各家企業call-in進來的大筆捐款,讓感動的氣氛與捐款金額一再推高,數小時內就募得上億善款。

聯合勸募協會秘書長周文珍指出,從經驗上來看,捐款熱潮必然集中在災害發生的頭幾天,媒體「打鐵趁熱」的心態無可厚非,參與社會公益的熱情也值得肯定;掌握「發聲筒」的媒體選擇和有「公信力」的慈善團體結合,確實可以互蒙其利。

然而,雖然多數媒體選擇與公益團體合作或會後「轉捐」給政府,仍有媒體選擇透過「自設」的基金會,從募款、收款到後續的分配執行都「一手包辦」。

對於這種法令管不到的「灰色地帶」(「公益勸募條例」規定,媒體及任何營利事業不得主動發起募款),一般大眾難免會有「公器私用」的疑慮,社福工作者質疑的重點則是:這些媒體設置的基金會是否有做到資訊透明?又是否具備足夠的助人專業?

以TVBS電視台捐助設立的「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來說,這次88水災共募款5億9,000萬元,其於災後1個月上網公佈專款專用計畫,包括受災學生急難救助與就學補助,與政府協調中的校園重建工程,以及與清大合作的屏北高中實驗班計畫等等,並表示部分補助項目的人數及金額尚待各中小學及兒童局提供詳細資料,並且將「與其他社福機構整合,避免重複補助」。

雖然TVBS基金會對媒體的邀訪以「工作忙碌」為由拒絕了,TVBS新聞部資深主管陳依玫卻強調,電視台與基金會是兩個獨立作業的實體,電視台決不會干預基金會的運作,況且,基金會的募款活動及徵信也都有遵循法令並接受主管機關的監督,大眾不必擔心會發生公私不分、金錢流用的情形。

另一個自行募款的媒體「大戶」則是以「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為後盾的自由時報,目前為止總共募得超過1億3,000萬元善款,但尚未公佈工作計畫與支用明細。

自由時報副刊主編兼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解釋,報社/基金會的政策從一開始就是以「人」為目標,且優先針對失怙兒少與孤苦老人提供長期性的生活補助。然而,由於政府製作的災戶名冊不甚可靠,為了「把錢用在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報社數個月以來「動員了所有記者在明察暗訪,確實很辛苦。」又,由於資料彙整後需要時間評估、制訂一套分配基準,需等一切都安排確定了才會公佈週知。她也強調,未來專戶執行結束時,所有支用明細除了報請主管機關備查,還會編印專刊供所有捐款者留存。

法令疏漏?角色混淆?

對於媒體的自清,NPO工作者仍然抱持疑慮。首先,由於現行勸募法規對於財務透明的要求相當寬鬆,募款單位只需要在「結案」時將支出明細備查,換言之,如果計畫執行一拖數年卻遲遲不結案,這段期間主管機關都可能「放任無為」,社會大眾也難窺其貌;其次,這些動輒凝聚數億捐款的媒體型基金會,實際上都隸屬於「登記地所在」的台北市或台北縣社會局管理,以社會局的人力與審查技術,對於這些基金會「根本不敢管,也管不動!」自律聯盟張宏林說。

撇開上述關於責信與專業度的質疑,傳播學者也有話要說。曾任公視總經理及台視常務董事兼總經理、現為中正大學傳播所副教授的胡元輝即指出,媒體的主要角色應該是「作為各種資訊及意見交流論辯的平台」,即「公共領域」的促成者與監督者,一旦媒體涉入善款分配與重建領域,「豈不形成了監督者與被監督者的角色混淆?」如此一來便違背了「專業倫理」。「更何況,明明是由同一個媒體團隊直接整合、掛在同一塊招牌底下的事業,當然排除不了瓜田李下的嫌疑。」

胡元輝進一步點出,媒體在災後募款中,其實只盡了宣傳整合的力量,然而,媒體一旦將分配大權攬在身上,來自社會大眾的資源便被輕易地累積、聚焦為媒體/企業自己的榮耀;「事實上,媒體參與公益,除了形象塑造的無形利益,也有商業利益的盤算。」胡元輝舉例,以大型災害募款來說,媒體除了省下藝人、名人在晚會上的「演出費」,上升的收視率能提高廣告量,後續還能洽談「深度報導節目」的贊助。

然而,問題無關乎媒體的「動機良善與否」,而是「媒體能否守住分際」,舉例而言,蘋果日報透過經常性的報導「隨手」替個案募款,「雖也是替報社形象加持,卻是可被接受的模式。」

以88水災來說,「媒體能對社會發揮的最大貢獻,其實是在災後重建的長遠道路上,扮演好資訊平台及監督者的角色,如果因為投入募款而束手束腳不敢持平監督,甚至自己攬功、作假而傷害了大眾的信賴,長遠來看反而得不償失,」胡元輝一語道破。

解鈴還須繫鈴人,在這個媒體當道卻又飽受爭議的年代,關於媒體公共價值與理想性的重建,何妨就從募款角色的檢討開始?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0年01月號)

媒體塑造了人們對災難事件的認知與情感,而名人匯集的電視募款更已成為民間募款的大宗途徑。圖為三立電視台與紅十字會合辦的《把愛傳出去》88募款晚會,桌前編號D-12者即為第一夫人周美青。(圖片提供‧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1. …TVBS基金會對媒體的邀訪以「工作忙碌」為理由拒絕了,…。
    The TVBS foundation has rejected media requests for interviews on the grounds that it is too busy.
    ◎ on the grounds 根據;以…為理由
    Discrimination on the grounds of religion or belief should be avoided.


     
  2. 對於媒體的自清,NPO工作者仍然抱持疑慮。
    NPO workers remain dubious of the media's statements about itself.
    ◎ be dubious of 懷疑
    Senior citizens are dubious of the health care reform.
     
推薦訂閱
台灣光華電子報-頭好壯壯──運動夏令營(2013/09/25)@【台灣光華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八十七期--【法式烤香蕉】@【素食聰明吃】
轉寄『台灣光華電子報-媒體募款停看聽(2010/02/03)』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